首页>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作品展示

小河村有面“笑脸墙”•电力扶贫故事之十二

发布时间:2020-08-31

 

  小河村有面“笑脸墙”。

  “笑脸墙”上照片中的人都是小河村村民,他们或端坐堂屋、或行走茶道、或背着娃儿、或纳着鞋底。对着镜头,他们最初有点放不开,当被问到“眼下日子咋样”时,他们的脸上就绽放出甜蜜的笑。

  村民刘耀平因残致贫,以前在广州、长沙打工,挣钱不多开支大。今年,他回乡后被聘为车间制茶工。“一天工资有一百,平时还可以摘茶叶。套句城里人的话,这叫钱多事少离家近。”刘耀平说。笑脸墙上照片中的他正在扶贫车间整理茶叶,弯腰展眉正笑着。

  外号“刘磨王”的刘颂华67岁,前半辈子只会种地,一年到头收千斤稻谷、二十担红薯。自打扶贫队进村,乐观好学的他跟着扶贫队“磨”上了蜂蜜养殖,“磨”上了短视频,“磨”起了年轻人的玩意,当起了主播,搞直播销售。“宝宝们、老铁们,喜欢我请关注我,我是小河村最靓的仔,么么哒!”直播间里的“刘磨王”拿着土特产吆喝。照片中定格的那一笑,尽显生活美好。

  日子舒坦精神足,村民们的笑,收都收不住。这些笑脸,是对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3年扶贫工作最好的肯定。

  20183月,受国网湖南电力委派,谢历冰担任小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驻新邵县坪上镇小河村开展扶贫工作。

  山高坡陡,与世隔绝,小河村位于金龙山下,因一条小河贯穿村庄得名。

  这是个普通的村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中国农民最普通的生活。

  这又实在是个不寻常的村庄。小河村生态环境极佳,那一湾清水是有“生物活化石”之称的中国小鲵的栖息地。

  “三年扶贫,一波三折。”谢历冰将目光投向远方,那里群山巍峨、层峦叠嶂、溪水流长、云雾飘渺。

  半山腰,当地村民唱起富有韵味的山歌:

  小河之水天上来,山高水冷疙瘩暗。

  九十九道坎弯弯,流来忧愁无人欢。

  想要攀登山外山,翻越九个小河滩。

  跨个水道九连环,再蹚九十九道弯。

不畏脚板磨破烂,难以到达青云端。

 

 

  2018年年底,小河村瀑布边。

  林石高耸,激流顺势直下,浪如惊雷。谢历冰临潭而立,面容隐有忧愁。他的心底,此刻正翻滚过惊涛骇浪。

  这年3月,谢历冰初入小河村,挨家挨户走访、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电网、筹备水电站、确定黄桃种植规划、与龙头企业洽谈引进软籽石榴和碧根果种植等产业……他忙得马不停蹄。一切都那么顺利,好像一幅画卷在眼前缓缓打开,呈现出繁花似锦。

  到了年底,情况摸实了、基础完善了、电网改造了,谁能料,即将落地的扶贫产业项目居然落空了!几个招商项目接连“流产”,对方负责人要么表示“暂缓”,要么“投资方向另有调整”。村民种下的黄桃树苗被铺天盖地的虫鸟囫囵吞没,只剩下秃了的树枝。排除了重重障碍,经过水利项目评审,一路通畅的水电站项目也在最终审批的时候卡住了。

  ……

  质疑和颓败的声音四下响起:“雷声大,雨点小。”“‘镀金’演戏来的。”“小河村的穷根,哪那么容易拔。”

  “平时有矛盾,我们是‘出气筒’;有了问题,我们就成‘背锅侠’!工作难干呀。”扶贫工作队队员像挨了霜的狗尾巴草,有点蔫了。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一时间,谢历冰的嘴角急得长了泡。眼看着一年快结束了,再不拿出可行方案怎么办?脱贫擂鼓,越敲越紧,还有多少时间经得起蹉跎?没有捷径,只有再次寻找出路,才可以让小河村人重拾信心。

  谢历冰想起第一次率队进驻小河村,眼前的景象让他有点意外:几条黄土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旧毛坯房,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村集体收入年年打白条,村民又瘦又穷,被山外人讥讽为“一窝山猴子”。

  一路走访来到村里年龄最大的谢容娭毑(方言,即奶奶)家。谢历冰刚说此行目的,就被娭毑一把拽住手:“山石难劈树难栽,山歌好听运难来。吃斋吃了八百年,财神老爷难进来。”谢历冰知道,小河村穷,穷得仅剩河水“哗啦啦”地响。娭毑是担心扶贫干部的决心不大呢。一派愁容的娭毑不撒手。谢历冰看到堂屋里挂着的毛主席画像,朗声起誓:“真是真,真铜打刀利过心,绿水青山变金银,不获全胜不收兵。”

  瀑布的轰鸣在身后渐渐隐去,谢历冰健步下山。

一条小河水,沿着山巅曲线,从山顶铺展而下。时而隐身,时有消失,穿越九十九道坎弯弯,最后终于汇集起来,藏着雷霆万钧的气势,酝酿、起伏、激荡,犹如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扶贫征程。

 

 

  当地流传:“娶女不娶小河妹,玉米红薯当嫁妆。嫁汉不嫁小河郎,一年四季杂粮汤。”小河村1055人,其中84326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小河村耕地面积少、交通不便、贫困户中留守老人多,劳动能力有限,集体经济空白,属于省级深度贫困村。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找准办法最管用。快马加鞭,小鼓密锤,扶贫队在莽莽山乡寻找打开财富大门的“金钥匙”。

  海拔1273.8米的金龙山北麓有大片原生态野生茶树。当地虽有百余年的制茶传统,但都停留在小作坊阶段。如果提升村民的制茶手艺,结合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这不正是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吗?

  事不宜迟,干!国网湖南电力启用45万元捐赠资金,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成了野生茶加工厂。茶厂利润归村集体所有,村民按比例分红。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前往福建考察,请来了建瓯等地的制茶专家教授村民手艺。

  20194月,茶厂试产成功。扶贫工作队为“小河野生茶”注册了商标,申请了条形码,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将产品纳入多个网站的全国扶贫产品销售名录。小河野生茶通过了“国家中小叶工夫红茶一级”鉴定,茶多酚含量达13.0/100克,进入国家民委外事礼品采购目录。

  从2019年的2000斤到今年的5000斤,小河野生茶年产值达150万元,成为小河村打开财富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黑木耳种植,就是“第二把钥匙”。

  扶贫工作队通过大数据调研发现,湖南市场上的黑木耳大多来自河南、浙江,本地产量很小。小河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恰好适宜黑木耳生长。

  20199月,小河村首次下种6万株黑木耳。这可是个新鲜玩意,扶贫工作队宝贝似的小心供养着。黑木耳发芽的时候,晚上易招蜗牛“突袭”,大家就在夜间定好闹钟,眯着眼,打着手电筒在木耳基地巡逻。

  春采茶,秋采耳。制茶是每年4月、5月和7月、8月。黑木耳9月下种,来年2月长成。木耳加工完,茶叶就紧跟着上。一绿一黑,两样特产,生产及加工周期完美错开。小河村人全年有事做,全年有钱赚。发展易储存、高附加值的干货产业,更是突破了地域交通不便、物流成本的限制。

  谢历冰把这个道理细细告诉大家,村民的信心足了,笑容展了。

  既要把产品送出去,又要把人请进来,这才是小河村财富大门的“第三把钥匙”。

  现在的小河村,一座座漂亮小楼散落在山间,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蜿蜒向前。小河村村容焕然一新,环境越来越美,扶贫工作队进一步打造“旅游+消费+产业”的扶贫模式。目前,小河村已成功举办了“5·12魅力小河”“9·19笑满三湘”等活动,吸引了3000多名游客。这还不算完,小河村又计划着举办采茶节、黄桃节,计划着发展“小河花海”、院落美化等项目,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脱贫攻坚中。

  令村民和游客津津乐道的,还有“农光互补扶贫车间”。

  因为小河村耕地面积少,所以谢历冰最初设想将光伏板安装在贫困户安置房的房顶,面积理想,日照充足,并和贫困户签订协议。无意中,一名贫困户嘟囔:“等脱贫后,我还想再砌楼层呢。”谢历冰一激灵:“是呀,光伏板的使用年限一般是20年左右,老乡再加砌楼层,就行不通了。”

  谢历冰又“脑洞大开”,想到了农光互补。

  20193月,占地770平方米、年发电量6万千瓦时的农光互补扶贫车间在小河村建成投运。

  小河村人开了眼界,外来参观者一批接一批。棚顶是光伏板,可以发电,棚体是整玻璃房,棚内为加工车间。小河村党支部书记刘泽荣感叹:“看这个车间,秒懂,产品在这加工、晾晒、储存、展示,过程透明又干净环保,嗨,绝了!”

  不过,建设过程倒是费了不少工夫。工人师傅没听说过能将光伏板装在玻璃房上,担心出事就推脱。玻璃工厂的师傅没试过在屋顶装上光伏板,也挺犹豫。谢历冰好不容易把双方约在一起。多方计算,确定了可行方案,他再给双方“打足包票”,施工才开始。

  每年,光伏发电可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收入。绿色光伏发电替代传统的“伐薪烧煤”,既环保又能提升农产品质量。

  然而,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小河村的扶贫车间也停工了。刚品到生活甘甜的村民,一股脑把焦虑的电话打给了谢历冰。谢历冰说:“放心,绝不让疫情影响收入和生活。”

  扶贫路上有艰辛、有风雨、有坎坷,扶贫工作队逆境突围,攻城拔寨,一边组织疫情防控,一边围绕农产品销售下“巧力”。

  扶贫车间重启,扶贫工作队动员村民积极参与,隔位作业,为上班的村民发放口罩、做好车间消毒等。他们开始“网络云超市”直播销售,积极对接电商平台。320日第一场直播开播20分钟,售出了26万元小河农产品。510日,国网湖南电力开展“青春光明行·爱心助脱贫”网络销售活动,当天销售额达4万元。

  “卖扶贫产品不是卖惨博同情,取胜的唯一法宝是品质。”谢历冰始终思路清晰,“把脉”很准。不少单位在了解了小河村产品的生长环境并品尝产品的味道后,表达出长期合作的意愿。

  扶贫车间又传出了村民的笑声。

  “国家支援我们脱贫,我们支援国家抗疫。”今年3月,小河村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应全体村民要求,向武汉捐赠价值2万多元的小河村土特产等物资。“小河爱心,倍感温暖。”武汉市洪山区洪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汉市石牌岭方舱医院表达了他们的感动。

“何曾畏惧雨连阴,唤醒乡民致富心。精准扶贫贫远去,深山小河乐逍遥。”扶贫日记上朴素的诗句,流露出谢历冰真挚的扶贫情怀。

 

 

  刘颂华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从前“病秧子”,现在新楼房;从前“狗不理”,现在粉丝涨。作为“2020全国两会脱贫攻坚特别报道”湖南经视新闻露脸第一人,8分钟的镜头里,刘颂华讲脱贫故事,吆喝自家土蜂蜜,忒长脸!

  刘颂华年轻时在外闯荡,有过几年风光,更是村里少数几个凭能力娶来媳妇的“能耐人”。但他35岁时做了胃切除手术,花光了积蓄,也丧失了劳动能力。老母亲瘫痪在床,还有两个孩子的学费让他焦心。生活多磨难,他苍老了许多。2012年,本家侄子送来一罐土蜂蜜,刘颂华便由此琢磨养蜂这门手艺。开始,他不得要领,蜜蜂不是跑了就是病了,蜂蜜的产量一直上不去。尽管如此,刘颂华一直都没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信心。

  扶贫工作队盯上了他。乡间扶贫,得树立一个“脱贫英雄”。有些村民在混沌日子中形成了惯性,难免有“等、靠、要”思想。冷不丁,身边人成了“英雄”,大家的想法就不一样了:“哎,我和他都一个脑袋两只手,人家脱贫出列,我不赶上还真不好意思。”

  扶贫工作队请来养蜂专家给刘颂华做培训,帮忙注册商标,设计包装,并帮忙销售。“别人能做的,我磨也要磨会。”对生活永不服输的刘颂华,愣是把每个细节琢磨个透。小河村“刘磨王”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

  村里路通了、电足了、网络全覆盖了,“刘磨王”的心思更活络了。他看到扶贫工作队员用手机直播带货,马上又“磨”起了这个新鲜玩意儿:“磨”短视频制作,“磨”网络用语,“磨”直播出镜……逮到扶贫工作队队员就“磨”的“刘磨王”,成了小河村第一个“带货网红”!

  “刘磨王”的事业越做越大,蜂箱从之前的20箱发展到85箱,家人如愿住上了新房,大学毕业的儿子也找到了工作。

  许多村民也“磨”上了谢历冰,要求上直播做“网红”。谢历冰含笑答应。这正是他想要的榜样的力量。

  “以前穿几块钱的鞋,我今天穿的鞋,300块哪。要脱贫,信心比金子重要,现在的日子,以前是万万不敢想的!”“刘磨王”底气十足,那话扔地上都能梆梆响。

  是呀,村民们没想到的多着呢:山头上一度被抛荒的茶树,成了“摇钱树”;大棚里欢快生长的黑木耳,成了“黑瑰宝”;原本被讥讽为“山猴子”的地盘,成了“世外桃源”;环绕村庄的绿水、四面包围的青山,真成了金山银山……

  贫困户刘连位两个月内采摘鲜叶150多公斤,纯收入超过6000元。再加上公益岗位和村集体经济年底分红,他一年收入两万多元。

  小河村村集体纯收入突破20万元,20182019两年累计为84户贫困户分红近30万元,村民医保全部由村集体缴纳。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2000元。

  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不破坏环境,不带来污染。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上,始终“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谢凯文、陈拓是扶贫工作队的两名“90后”年轻人。刚来小河村,他们靓夹克亮皮鞋,被村民称为“谢干部”“陈干部”。一张口,两人就犯了难。村民听不懂普通话,他们也不懂当地话,鸡同鸭讲,好不方便。紧接着,频繁入户走访、通宵制茶、化解矛盾等等,都让在城里长大的他们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

  “刚来时,有个老阿姨争当贫困户,动不动骂街、拿笤帚赶我们。”两人很少见过这阵势,压力很大。后来打听到老阿姨是个失独母亲,养女外嫁又顾不上她,这才变得霸蛮无理。他俩合计,过节过年多走动,平时多帮着干些活儿。走动多了,老阿姨家看家的狗见了他俩都亲昵地摇尾巴了。有一次,村里来了记者,老阿姨主动说起扶贫工作队满满当当的好话。

  扶贫路漫漫,教育须先行。扶贫工作队深知,扶智才能彻底斩穷根。三年间,他们先后劝12名小河村适龄青少年重返学校,帮助5名高中毕业生报考就读大学。刘新喜是小河村登记在册的贫困户。2019年,他小儿子以高考675分的好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可学费没着落。扶贫工作队为他家申报了爱心助学,解决了学费难题,还把他家的老房子重新修缮,聘请他成为村里的护林员。刘新喜一年工资就能有一万多元。

  “产业就在家门口,80岁的老人都能挣钱了。”今年5月,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南电力董事长孟庆强来到小河村调研,村民刘颂清拉住他说:“孟代表,你能把小河村一箩筐的好事,带给习大大吗?”“行!我一定把大家的心声带到两会上。”孟庆强乐了。

  众人都笑了,笑声惊飞了山林的鸟,溅开了小河的浪。唯有沉默不语的金龙山,犹如一位岁月老人,目光依旧安详惬意,护佑着这群大山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