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18年第10期

【学思践悟·先锋】旅行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8-10-22

旅行的意义

文/刘

  很多人都爱旅行,却少有人像石海洋这般爱得狂热。旅途中的日子自不必说,哪怕就是在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中,石海洋也会扑在各类旅游网站里,度过近乎全部的闲暇时光,好像随时准备出发一般。

  石海洋是国网吉林省吉林市供电公司的一名青年员工。他旅行的脚步始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年代。那会儿,“穷游”的概念才刚刚兴起,囊中羞涩的他就通过“沙发客”网站,住进了厦门沙发主小黄的家里。

  在厦门的几天,石海洋每天都在陌生人客厅的沙发上睁开眼睛,然后一个人出去逛,晚上回“家”后,便跟着小黄一家边看电视边聊天。小黄的母亲极为健谈,会和他分享地道厦门小吃背后的故事。小黄的父亲则热爱历史——从台海军事对峙把厦门变成战争前线的“英雄城市”,到改革开放之后厦门经济的腾飞发展——讲起厦门历史就停不住。石海洋听得津津有味,他们也愿意听石海洋讲述吉林美丽的冬天,对他口中的雾凇、冰雕以及各种冰雪运动,都表现出无限的好奇与向往。对石海洋来说,每次聊到午夜,再与这一家三口吃上一顿简单的夜宵,这一天的旅程才算真正结束。

  离开厦门一段时间之后,石海洋对厦门的景点早已没什么印象,但那些和新朋友彻夜长谈的日子却总是浮现在他脑海中。

  那次经历彻底改变了石海洋对旅行的看法:经济充裕时,把旅行安排得舒舒服服固然能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但在“能折腾”的年纪里,也不应该让金钱羁绊了去往远方的脚步——做一个背包客,感受那些旅途中的奇妙际遇,岂不也是独一无二的旅行体验?

  于是,石海洋身上这样的经历开始越来越多:在苏州的咖啡馆里打工换宿,碰到一个大学毕业三十周年的聚会,坐在吧台里一边哭一边笑听完了他们遥远青春里动人的故事;在搭车去西藏的路上,和一大家子淳朴的藏民坐在皮卡车的货箱里,吃着糌粑喝着酥油茶,在夕阳下对着遥远的雪山纵情歌唱;在尼泊尔博卡拉的民宿里,结识一群凭借千奇百怪的谋生方式常年流窜于尼泊尔各地的西方人,他们高喊着“和平与爱”,过着乌托邦般的嬉皮生活;在豪华酒店遍地的曼谷,却住进了一个“桶”里,那是旅舍顶楼上开辟出的胶囊床位,电源、通风、光照、行李架一应俱全,半夜醒来还能跟隔壁铁桶里的“邻居”夜聊⋯⋯

  对热爱旅行的陌生人敞开心扉,也正是确认自己初心的过程。石海洋和各种有趣的房东聊过宗教、文化、美食和人生,有的人直到现在依旧和他保持着邮件联系。石海洋会从遥远的国度给他们寄一张明信片,也会收到他们从关岛、印度寄来的问候。接触的人多了,石海洋开始感叹,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价值观上是如此千差万别——原来,真的有各种各样的人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也正是他们,让这个世界变得纷繁复杂却又格外可爱。

  石海洋对远方未知之事的好奇心就这样不断被激发出来。在缅甸蒲甘的千万佛塔间追逐每一次日出与日落,在伊朗亚兹德迷宫般的小巷里穿梭前行,在甘肃扎尕那的石林中静静看着嘛呢经幡迎风飘扬,在伊尔库茨克的冰天雪地里感受贝加尔湖冰裂的力量,在亚美尼亚Tatev的修道院中倾听响彻千年的圣咏,在伊斯坦布尔的人潮中迷醉于街头艺人们的精彩表演,在卡塔尔多哈的阿拉伯市场中感受浓郁的异域风情⋯⋯每当那些曾经只在网络、杂志上看到过的场景真实地展现在眼前、并展示出远超想象的活力时,石海洋对世界的热爱便又多了几分。

  “你信任这个世界,对她微笑,在累的时候不喊累,对自己说一句,这是自己选择的路,于是便可以继续从容地向前走。旅行就是这样,生活也是。”时间长了,在旅行中获得的感触也慢慢改变了石海洋面对生活的态度。

  他开始更加用心地去留意身边的美,寒来暑往,花谢花开,往日里那些贫乏无趣的场景好像突然就有了蓬勃的生命力。静默的建筑,欢脱的鸟儿,街边花店传来的淡然清香,院子里旱柳冒出的嫩绿新芽,阳光下随风摆动的稻田,松花江畔清爽无比的夏夜⋯⋯不知在哪个瞬间,都成为了石海洋心中千金不换的美妙时刻。

  石海洋的旅行仍在继续着,但他的旅程早已不局限于远方,他把旅行的态度放到了生活中——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踏踏实实工作,认真过好每一天。一座座变电站星罗棋布,一条条银线飞挂山峦,在外人看来或许略显乏味的供电公司工作突然就充满了乐趣与生机。即使是零零碎碎的琐事和生活里无穷无尽的烦恼,也都会被当作不可替代的人生体验去珍视,并且成为激励石海洋更加勇敢地面对未知与挑战的力量之源。

  “如果旅行真的有意义,那便是让我充满勇气与热情去面对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