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18年第10期

【特别策划】改革的五个维度

发布时间:2018-10-22

  改革的五个维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袁东明

  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很多专门文件,改革工作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仍存在不到位、不彻底、推进难等问题,如职业经理人制度、薪酬制度、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等,根源是相关外部改革滞后。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至少从五个方面入手推动改革。

  改革的现状和问题

  “三项制度”本质上属于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每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都会根据企业经营状况、业务发展要求、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不断调整和优化“三项制度”。

  目前,影响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因素主要有三类:

  首先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竞争程度较高的国企迫于市场压力,都积极主动地推进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以适应市场的要求。而垄断性、公益性企业,由于没有竞争压力,内部改革动力相对较弱,“三项制度”改革进展就比较缓慢。

  其次是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情况。一些老国企历史负担较重,尤其是冗员压力大,经营状况又不理想,推进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困难就比较多。相比之下,上一轮改革较彻底的企业及新设国企,没有历史负担,内部推进改革就比较容易市场化。

  最后是国资国企管理体制约束。政府及国资监管部门对企业监管还存在越位的情况,使得国有企业在经济性减员、企业高管人员市场化选聘与管理等方面无法到位,这种情况在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中较为普遍,而在国有参股企业、新设企业、二三层级及以下的企业约束较少。

  经过多年的改革,国有企业已经获得了较充分的企业自主权,但受国资国企管理体制约束,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着“人难出、干部难下、激励难到位”等三大困难。

  一方面,国有企业承担着就业稳定的职责,难以实施经济性减员。另一方面,企业高管的行政委任制和行政身份,使企业干部“能上不能下”。更重要的是,企业内部分配约束多,员工激励难以到位。这三大困难在各级国资管理部门直接监管的一级企业中较为严重,而在二三层级及以下企业中相对较小,这些企业有的已改制成股权多元化企业,有的是新设的国有参控股企业,有的由其他所有制企业发展而来,因而受国资国企管理体制约束较少。例如,如中粮集团收购蒙牛公司后,蒙牛从民营公司转为国有相对控股企业,但“三项制度”仍维持了原有的市场化机制。尽管如此,一级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也会制约下属企业实施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即“老体制管新体制,导致新体制也不能适应市场”。

  如何深化改革

  落实“三项制度”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不彻底、不到位、推进难等问题的根源主要在外部。因此,进一步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要从外部五大关键点入手,以推动和加快内部改革。

  一是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首先,帮助企业解决富余员工的分流安置,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如四川省前几年在7家省属企业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通过妥善解决退养、转岗、待岗过渡等问题,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当年就分流安置富余人员4000余人,为企业降低人工成本近3亿元;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企业的改革,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的配套政策,各地要积极根据国家政策细化措施,紧抓政策落实;进一步理清政企关系,加强国有企业的分类管理,准确界定不同企业的功能,明确不同国企的社会责任体系;加快政府购买服务的改革,逐步剥离企业所承担的非市场非经济职能;针对一些企业员工身份多元化的问题,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统一社保的战略举措,采取分离、合并等多种形式逐步消除内部职工的身份差异。

  二是加快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改革和完善国企领导人的选任管理制度,将企业领导人的任职资格和职务管理分开,组织部门或出资人机构定标准、审资格;尽快出台国有企业领导人市场化选聘制度,原则上企业经营管理层都应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董事会成员也要逐步扩大市场化选聘比例,突出党组织在市场化选聘中的把关作用和用人的监督作用;积极拓宽职业经理人来源,推行职业经理人选拔方式的多样化,大力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分层分类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企业内部要建立以聘任制、任期制和经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职业经理人契约化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实行市场化薪酬协商机制,另一方面要通过内外审计、信息披露、重大事项问责追责等方式加强监督以防止行业失范问题。

  三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企薪酬制度。完善国企的工资总额管理,给予企业在工资总额管理上有更多灵活空间,尤其要放宽或下放竞争类企业的工资总额管理;加快制定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配套制度,应尽快出台股票期权、岗位分红权、员工持股等中长期激励政策,激励并约束企业负责人能够着眼于长期效益,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要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对垄断性、公共性企业要强化政府指导和监督,采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对竞争类企业,要侧重经济效益考核;突出抓好国有企业规范的董事会建设,依法落实董事会的战略制定、业绩考核、薪酬管理和经理层选聘等方面的职权;对董事会的考核要以战略和决策为考核目标,经理层以经营业绩为考核目标。

  四是加快推进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要加快推进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能够引入竞争的环节要尽早放开,尽快形成市场竞争格局;不能引入竞争的环节也要加强行业监管,推行模拟市场竞争,并通过引入第三方和社会评价机制,促进处于垄断环节的企业不断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是自上而下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以老国企、垄断性公益性企业、一级企业为重点,继续推进自上而下的改革;优化设置岗位,强化岗位管理,建立竞争择优、责任到人、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规范企业用工,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形成企业与员工在权利义务上的对等关系;细分岗位价值,合理设定薪酬结构,加强员工贡献和绩效考核,形成员工个人收入与企业效益、个人贡献密切挂钩的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