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19年第2期

【特别策划】实体与数字经济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2-13

实体与数字经济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

/国资委研究中心  卢永真 杜天佳  王佳佳  袁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引领带动实体经济创新,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

  在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中,加快国有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新时代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新动能的重要途径。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一战略部署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各行业、各领域,孕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基础保障。

  当前,以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体的基础信息通信产业,一方面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另一方面在数字化过程中,孕育出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以数据为杠杆,撬动传统产业深层次变革。

  中央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按照《中央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总目标要求,到2020年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持续优化,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面上就是优化布局结构,抓好结构调整,点上就是企业要通过打造网络型、平台型、服务型、品牌型、责任型的“五型企业”实现提质增效。

  从2017年中央企业相关数据来看,当前中央企业资产分布大多数都处于电力、石油石化、建筑等传统实体经济之中。从营收占比上看,石油石化行业位列第一,电力、建筑行业分别位列第二、第三。而分布在前瞻性战略性行业的资产比重较低,如通信行业资产总额占比不到6%,电子、科研设计等占比分别不到1%和0.5%。可见,中央企业须进一步在做优存量、调整增量方面狠下功夫,为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架设数字经济的快轨,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与发展前瞻性战略性行业更好衔接并实现共赢。

  下一步,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重点将聚焦工业互联网建设,借助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抓住新兴行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打赢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战。

 

  以融合推进变革

  未来二十年,是信息技术革命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性交汇的战略机遇期,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溢出效应倍增的黄金期。加快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加快形成新动能,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

  面对全新的经济形态,中央企业应树立和明确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理念,并将其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体系中,作为指导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同时,将融合经济作为国有经济优化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引导鼓励制造业、信息技术、运营服务等企业互联互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智能化提升投入产出水平,全面推动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要战略布局人工智能等可能引领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和产业转型变革的前沿领域,积极研判工艺、材料、算法、算力等基础领域的重大变革性创新,针对重大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和突破,着力孵化催生具有感知、分析和交互功能的智能软硬件产品。

  要牢牢抓住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有策略、有重点地选择发展短板,集中有序投入各项资源,着力攻克芯片等关键制约瓶颈;战略性凸显并强化现有产业竞争力,构筑可在国际竞争合作中用于制衡的技术体系,以及市场主导、行业话语、标准制定等优势。

  要研究推动国家重大专项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结构调整基金等资本汇聚形成合力,围绕工业互联的核心产品、关键技术设立启动重大项目、工程和平台,重点推进落实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多层面发力推进

  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基础,中央企业必须在做优存量、调整增量方面狠下功夫,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与前瞻性战略新兴产业有效衔接。

  建立和完善促进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注重顶层设计,推进中央企业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专项工作,统筹协调推动制造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摸排梳理中央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具体进展,厘清政策瓶颈和政策需求,形成政策合力。完善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保障制度,提高企业容错能力。

  依托优势企业开展融合经济试点示范。加大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宣贯力度,支持相关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利用优势建立融合发展的应用示范项目,将数据分析、数据管理、数据营销深入融合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运营、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中去,加快推动工业基础技术、工艺、材料和部件数字化变革,实现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演进升级和深度集成。精选成功企业案例,积极开展试点示范,逐步形成中央企业融合经济发展集群,围绕重点行业加速推动典型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供给水平,驱动实体经济向更加科学和精确的方向发展。

  大力引进培育多技能复合型跨界人才。在实体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力引进培育既具备数字化思维和能力,又熟悉产业特征、业务模式及运营流程的多技能跨界人才。进一步完善跨界人才工作机制,合理开发人才资源,构建多种形式的高层次、复合型跨界人才培养平台,打造一批具有工匠精神和数字技能的融合经济跨界人才。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融合发展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企业软实力。

加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交流合作。吸收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吸纳民营经济创新源泉,通过大范围、多维度、深层次合作,集众智、汇众力、促众创,紧扣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发挥国有企业优势,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全方位推动创新从封闭转向开放,与民营企业共拓发展之路,共享发展成果,探索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经济模式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