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19年第3期

【文化】中国科幻的春天来了吗

发布时间:2019-03-27

  中国科幻的春天来了吗

  文/西里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由郭帆导演、原著作者刘慈欣监制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前期宣传、排片均不占优的情况下,成功实现票房和口碑的双重逆袭。随着《流浪地球》的火爆,中国科幻一时间也成为坊间竞相讨论的热门话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就开始了他的科幻创作。但在当时,曾在70年代经历短暂繁荣的中国科幻创作万马齐喑,包括刘慈欣在内很多科幻创作者的作品都未得发表。待到中国科幻重新从冰冻中苏醒,历史的指针已即将指向21世纪。

  世纪之交,王晋康的《天火》《七重外壳》、钱莉芳的历史题材科幻长篇《天意》等颇有影响力的作品相继问世。1999年,刘慈欣包括处女作《鲸歌》在内的多部作品终于通过《科幻世界》杂志与读者见面。2006年,如今几乎已成为中国科幻文学最重要作品的《三体》开始连载。在此期间,何夕、韩松、星河、夏笳等新生代及后新生代科幻作家也纷纷崭露头角。

  虽然优秀的科幻作家和科幻作品正在变得越来越多,但以“硬科幻”为主流的中国科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只是一个小众且封闭的圈子。在大众的眼里,科幻无非只是某种“儿童文学”罢了。一直到2015年8月,《三体》获得有“科幻诺奖”之称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的消息传来,中国科幻的读者群才逐渐溢出了原本的小圈子。科幻作为一种严肃文化终于走进了主流观众的视野。

  但即便如此,科幻离在中国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仍有很大差距。在2004年进行的一次访谈中刘慈欣曾说,“中国科幻长篇市场的启动,需要一两本能卖出百万册的长篇,以及由这些书产生的一两部票房上亿的电影,或在CCTV黄金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但至少在目前看来,这两样‘圣物’还没有出现的迹象”。

  如今,有雨果奖光环加持的《三体》三部曲在国内外的销量已不止百万,而在十五年之后的这个春节假期,人们也终于等来了期待中的那部电影。

  《流浪地球》原作最初发表在2000年7月的《科幻世界》,讲述了太阳即将发生灾变,人类携地球移民比邻星的故事,是一部篇幅不长却具有宏大宇宙构思、瑰丽想象力及动人诗意的作品。初看起来,《流浪地球》在刘慈欣的诸多作品中远不是最适合做电影改编的一部,加之《三体》电影胎死腹中之后,“以中国现有条件拍不出真正的科幻片”差不多成了圈内外的共识。因此,在《流浪地球》电影项目宣布启动之初,几乎没有人看好它的前景。

  然而就是在各方质疑、嘲讽以及内部经费短缺的压力中,《流浪地球》电影不但拍成了,而且展现出了远超及格分的水准。从2018年底的小范围放映开始,这部电影就被盛赞为“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作品。目前来看,虽然是“元年”还是昙花一现尚难预知,但中国科幻电影“前所未有”四个字,《流浪地球》确实当得。

  此前中国并非没有过被冠以“科幻”之名的电影,但是像《流浪地球》这样,采用现代电影拍摄模式与工业体系,成功结合内容与商业性,完整构造出一个质感良好的科学幻想世界,最终呈现出典型科幻类型片感觉的,确实前所未有。

  科幻电影可以说代表着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此前“以中国现有条件拍不出真正的科幻片”的观点并不只是妄自菲薄。与好莱坞相比,中国要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类型片,缺少的不只是资本,而是技术,是优秀故事创作者和有影响力的科幻大IP,更是一套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

  一部百年编年史,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上万件道具……继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水平”之后,《流浪地球》团队把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化水平提升到了世界水平——只不过这回不是“单枪匹马”,而是七千多人群策群力。

  “中国的科幻电影没有前人铺路,一切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这次拍摄本身其实是一次冒险,在给未来所有中国科幻电影趟路。” 导演郭帆这样说。《流浪地球》的出现和成功看似理所当然,实则充满偶然。尤其在近几年小成本高票房电影层出不穷、以流量带销量的捷径通行无碍的背景下,拍硬科幻这样投入高、难度大、受众窄、结果难以预料的电影实在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好在,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感谢《流浪地球》制作者的“不理智”,为中国科幻开出了一条通往未来的航道。

  客观来讲,《流浪地球》远不是一部完美无瑕的作品。从一般电影的角度看,剧情和人物形象单薄,台词生硬,情绪不够流畅,这些问题都广受观众诟病。科幻方面,遗漏原著中“地球派”和“飞船派”的冲突这样关键情节从而影响核心构想的呈现,对经典科幻电影模仿痕迹较重,背景设定上非必要的科学硬伤过多等,也都是难以回避的问题。不过有趣的是,科幻迷或刘慈欣粉们一般来说应该比普通观众更容易看出类似的缺陷或bug,但电影上映以来恰恰是他们展示出了最多的宽容,原因大概就是他们等待这样一部作品已经太久太久,她虽不完美,甚至不够优秀,但已经意义非凡。

  科幻迷无论在世界上哪个国家都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群体。虽然科幻文学可以针对小众而写,科幻电影的高投入却决定了其目标观众不能只是科幻迷。《流浪地球》上映以来所引发的热潮(以及对这股热潮的逆反),还有其演变出的社会文化现象,说明她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一部科幻电影的范畴,这无疑会给未来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者们以信心。但是,这是否也意味着中国科幻的春天真的到来了呢?

  在美国,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孕育出的大制作科幻电影和科幻文学创作之间早已形成良好的互动,其层出不穷的科幻大片和科幻小说就得益于此。反观中国,虽然刘慈欣多部作品的影视改编版权已经出售,但一个事实是,《死神永生》之后,刘慈欣很长时间没有新作问世了,直至去年才有一部小短篇《黄金原野》出版。而这期间,除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获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灵光乍现之外,中国再未出现一部在社会上激起波澜的科幻作品。

  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供应是科幻电影产业的源头活水。中国科幻不能只有刘慈欣,否则迟早会走到山穷水尽的那天。但是目前,中国科幻作家群体规模仍然很小,真正长期从事科幻文学创作的作者不超过百人(在美国这一数字是将近2000人)。2018年中国新出版和重版的科幻图书仅200余种,其中新书占比不到四分之一;除少数知名作品外,一般科幻小说的销量不过几千册。即便《流浪地球》在今天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这些讨论中有多少是真正针对科幻电影或科幻本身,这股热潮带动了多少对其他科幻作品的关注,又能够培植起多少长期的科幻爱好者,都值得画大大的问号。读者群小、市场规模小、高质量作品和有影响力作家匮乏,依然是中国科幻面临的现状。

  但正如《流浪地球》原著中初代流浪者所说,“我们只是那漫长阶梯的最下一级”,中国科幻在寻找新家园的漫漫征途中已扬帆起航,即使这将是一段历经数代人、结果难以预料的艰难旅程。但愿繁星之下,勇气常在,希望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