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19年第8期

【学思践悟·基本功】湖南:培育新动能 激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19-08-22

  湖南:培育新动能 激发新活力

  文/何苗  王琴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坚决贯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体系革新,以“市场化、契约化、差异化”为导向,搭建干事创业、择优汰劣及按绩取酬“三个平台”,构建市场化选人用人、契约化劳动用工、差异化薪酬激励“三个机制”,全面激发员工发展活力,持续提升组织运行效率。

  通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2017年以来国网湖南电力全口径用工减少0.52万人,累计盘活人员存量5337人/次,实施降岗待岗407人,清理规范不在岗人员1994人,依法解除劳动合同254人,激励性工资占比超过55%,科研单位科技人员人均工资增幅达到27%,市场化单位一线员工年均收入倍比扩大至3.1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破岗位固定制  激发干事创业新动力

  在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国网湖南电力坚持市场化选人用人导向,以打破岗位固定制为突破口,构建多通道职业发展体系,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选择;大力实施岗位公开竞聘,变“相马”为“赛马”,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渐成常态。

  “一级工匠能拿到省公司副总师的薪酬待遇?有什么具体条件?有名额限制吗?”国网湖南电力率先建设职务、职员、工匠“三通道”发展体系的文件一经发布,就得到员工的广泛关注。

  益阳供电公司的邹师傅入职30年,一直从事输配电检修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电力“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符合一级工匠评聘基本条件,但最近转到管理岗位。企业“三通道”建设方案发布后,邹师傅便期盼再返回生产岗位,在“新通道”上大展拳脚。

  国网湖南电力董事长孟庆强表示,企业将逐年分层级选聘职员1400人、工匠1500人和供电服务工匠1300人,构建职业发展新体系,赋予职工多通道发展新动能,破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题。“像邹师傅这样具备条件和实力的员工,完全可以回到生产岗位,从事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正是我们激活人力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

  公开竞聘不仅给员工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也在企业营造了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氛围。芷江供电公司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芷江供电公司积极探索中层管理人员聘任制,部门主任、供电所所长全部实施公开竞聘,涉及调整人员83人次,中层管理人员由89人压降至69人,下降22.47%。原来在中层管理岗位的部门负责人、供电所所长等20人全部充实到一线班组和一般管理岗位。

  此外,国网湖南电力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推进能上能下实施细则》,明确领导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30种情形,以刚性约束倒逼担当作为。建立示范县公司考评机制,被评为示范县公司的企业负责人,可优先提拔使用。创新开展干部预警管理,预警处级干部56人次、科级干部68人次,其中3位处级领导干部被降职。

  打破合同终身制 激发员工发展新活力

  通过建立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评价退出机制、明确应解除劳动合同的30种情形,强化待岗降岗和不在岗清理规范等举措,国网湖南电力的“契约意识”“红线意识”“危机意识”已经在全员心中树立。

  “开展待岗降岗工作,奖优罚懒,激发员工劳动热情,将冗员变为资源!”国网湖南电力总经理李生权说。

  郴州供电公司的杨成(化名)因连续两年绩效为“D”而待岗。按照集中待岗培训的要求,企业通过突出加强作风锤炼、劳模先进现身说法等方式,让“待岗”的杨成触动很大。经过一个半月的培训学习,他的工作态度转变显著,从绩效考核不合格到被公认的“学霸”,顺利通过考核并被评为优秀学员后又重返工作岗位。

  通过建立“绩效考核、降岗待岗、解除合同”联动的管理机制,严格待岗员工考核管理,组织开展集中待岗培训,解除拒绝参加待岗培训、不胜任岗位员工的劳动合同,真正做到以合同契约为约束,有效破解了多年以来国企员工能进不能出的困局。

  在全面推进不在岗人员清理规范工作中,国网湖南电力多措并举,稳妥推进。层层签订规范责任书,压实各级主体责任,确保按期完成;对员工做到一视同仁、不搞特殊,愿意返回岗位的加强培训重新上岗,符合法律、制度规定应解除劳动合同的,应退必退;一人一策、一岗一策,对因拒绝返岗等原因的员工,严格依照法定程序,确保解除合同流程依法合规。

  打破分配平均制 增强组织发展新合力

  国网湖南电力以打破分配平均制为切入点,创新科研高端人才和一线骨干员工薪酬激励机制,全面建设省、市、县三级内部模拟市场,优化、丰富绩效考核手段,按市场规则确认价值贡献,以价值贡献确定薪酬激励,把员工的贡献与收入紧密挂钩,推进“奖优罚懒、多劳多得”,激发组织活力和员工工作热情。

  湖南防灾减灾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陈志明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实施了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后,他主持的研究成果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应用,各项奖励加上虚拟项目收益分红,全年总收入比过去增加20多万元。

  “自从国网湖南电力出台《关于加强科技人员薪酬激励的指导意见》,建立科研成果虚拟项目收益分红机制,科研人员收入得到增长,科技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等也不断提升,组织和员工的创新动力被大大激发。”湖南防灾减灾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与此同时,国网湖南电力按市场规则精准量化各级组织和个人的价值贡献,将企业经营目标与效能压力有效传导至各级单位、广大员工。每位员工的工作质效与组织的业绩贡献紧密挂钩,通过内部模拟市场考核兑现,使企业经营压力直接转换为一线员工工作的动力。

  试点单位之一邵东供电公司负责人感叹道:“通过内部模拟市场的业绩考核,彻底打破了过去吃‘大锅饭’的局面,绩效工资真正向肯做事、能做事的员工倾斜,同级人员绩效工资倍比达到2:1,在企业内部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