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19年第10期

【巡礼】嘉兴:光明颂红船

发布时间:2019-10-22

  文/陆勇  杨佳慧

 

  98年前,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红船出征,将光明带向全国,如今启航之地已繁花似锦。

  70年前,人民解放军在南湖烟雨楼前张贴《布告》,给当地人民带来新希望,如今红色之城仍奋力追梦。

  波澜壮阔七十年,南湖儿女奋力拼搏、敢为人先,将百业待兴的江南小城建设成均衡富庶的改革发展先行之地。嘉兴电网也与地方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从薄弱到坚强,铺就着一张愈发智能的能源互联网,璀璨了南湖,点亮了红船。

  发展阔步向前 电网建设按下快进键

  “做梦都想不到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想儿时的日子,84岁的嘉兴老人郭阿九直言“苦得一塌糊涂”。

  解放前的嘉兴电网同样“寒酸”。1912年7月1日18时许,嘉兴第一盏电弧光灯在西河街米市亮了起来,但它的光芒仍然微弱,照不进寻常百姓家。

  1949年,永明公司——嘉兴电力能源的代表,发电装机容量仅为714千瓦,年发电量90万千瓦时。1962年,杭州半山到嘉兴的110千伏线路和嘉兴变、石门变构成的“两变一线”,是当时嘉兴电网的全部。

  1978年,随着改革春雷响彻天际,电网建设也按下快进键。这一年,嘉兴全社会用电量仅5.45亿千瓦时,但5年后的1983年,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10亿大关。

  涌动的发展能量离不开银线铁塔的保驾护航。1977年,嘉兴第一座220千伏变电所——南湖变电所投运,让当时289万嘉兴百姓基本实现了“点灯不用油”的愿望,也为地方经济发展铺就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在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在全国率先打破“大锅饭”“铁饭碗”、拉开中国企业改革的帷幕后,郭阿九也迎来人生转机,办起了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之后,我思想解放了,就这么一路摸索着发展起来。”

  乡镇企业越办越兴。桐乡濮院用一根毛线织就了全国最大的羊毛衫生产集散地,几十年前“瓦数不大的灯泡下,挑灯拉横机”的缺电场景,随着桐乡建成全国首个大电网供电的初级电气化县、新农村电气化县(市)被永久封印。

  春风里,农业生产同样热闹。沿着嘉善缪家村的乡间小道漫步,花海农场相映成趣,巧克力的香醇气息扑面而来。“让城里羡慕农村,让农村羡慕缪家村。”这是缪家村党总支书记丁法强当着全村村民的面许下的承诺,而该村1994年还是嘉善县31个贫困村之一。

  这份底气少不了动力电的支撑。34个项目、超8千万元的农网投资带来了澎湃的能量,农业项目一个个落户缪家村。2018年,村集体可支配资金达12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377元,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从1978年到2018年,嘉兴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3.3亿元跃升到4872亿元,5座500千伏变电站、32座220千伏变电站、139座110千伏变电站和22座35千伏变电站构成的电压等级全覆盖的坚强智能电网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着不竭动力。

  践行“红船精神” 综合服务跑出加速度

  “乌镇时间”在即,可与纽约、东京媲美的国际一流配电网也将继续为水乡增添流光溢彩的魅力。

  乌镇供电所内有一根与周边景观浑然一体的电力无线专网单管景观塔。这根高耸的落地单管塔开通了乌镇的电力信息高速公路,用电信息采集、配变监测等各类信息流都可在此“驰骋”,各项智慧电力业务应用也逐渐遍地开花。

  智慧能源的贴心服务还依赖着服务在身边的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共产党员服务队从南湖边走来,如今的活动范围已覆盖全省。363支实体化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在电网建设、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等一线阵地树起了先锋旗帜,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72岁独居老人张加琪感受着这份温暖。“儿子在上海,能通过手机查到嘉兴家里的用电情况,这用电也太聪明啦!”看着嘉兴供电公司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送来高效便捷的智能插座,老人笑意盈盈。

  依托“互联网+电力”,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已为1400多户家庭提供这项“暖巢”服务。十二年来,这支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扛着鲜红的党旗,走进农村,建设“光明驿站”;走进社区,点亮“黑楼道”;踏上雪山,“对口帮扶”西藏农网改造升级。

  像张加琪家这样与上海“带点亲”的家庭,嘉兴有不少。当前,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核心,长三角正开展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电力一体化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9月10日,随着嘉善—青浦1号联络开关合闸,从浙江省嘉善县跨至上海市青浦区的一条10千伏电力联络线正式竣工投运,这是全国首条跨省(市)配网联络线。

  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能源也在嘉兴各地绽放:集节能改造、能耗监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楼宇;让客户省心又省钱的“能源贷”“能源租”;“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刷脸”零证办电……

  描绘诗画江南 绿色电网添彩智慧城市

  初秋的一早,嘉兴芦花荡水上服务区有些热闹,一艘艘货船缓缓驶入。“船老大”赵桂罗拉着一根电缆跳下船,他在岸电桩前站定,先熟练地刷一下卡,再将电缆插入充电口:“现在不用靠小电瓶,船上就能来电。还好我来得早,不然都抢不到!”

  船停泊的嘉兴芦花荡水上服务区位于杭申航线航道、乍嘉苏线、湖嘉申线航道交汇处,每年有1.5万艘船只停靠于此。“以前烧柴油声响大,还要每隔三个小时加一次水,睡不踏实。”行船多年的赵桂罗颇有感触,“自从通了岸电,水清了,天蓝了,日子也过得清静了。”

  目前,嘉兴境内已建成岸电桩65个,分布于9个水上服务区,预计今年将新建26套内河码头低压岸电系统,推进绿色岸电发展。

  坐落于青山绿水间的海盐文溪坞是浙江省级美丽乡村,慕名而来的游客不少,村民顾慧琴自办的“农家乐”也搞得红红火火:“以前用柴火烧饭,搞得又脏又乱,都不敢让人参观‘灶头画’,现在改了电灶头,安全又环保,村里环境也大变样了!”

  目前,文溪坞景区已完成48家农户“柴改电”。放眼全域,嘉兴南湖、桐乡乌镇、海宁盐官、嘉善西塘等11个景区正开展清洁能源建设,“全电村”“全电民宿”等创新项目也在陆续推进中。

  海宁尖山与文溪坞一山相隔,全国首个城市级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坐落于此,成为探索建设“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先行实践。

  核心示范区内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100%接入与消纳,千家万户的能源数据汇聚到城市综合能源平台中。平台通过具有负荷感知功能的智能电能表,对各类客户的用电行为进行分析,提供定制化电费诊断和能效评估服务,指导客户的用电行为;通过智能化能效管理系统协调各类用能设施,提高工厂与建筑能效,使城市能源得到合理分配;平台还能让客户悉知遍布全城的智能充电桩位置,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充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