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19年第12期

【文化】从进博会到金砖峰会:在高水平开放合作中彰显中国力量

发布时间:2019-12-18

  文/叶慕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10日闭幕。数日后,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巴西举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展现出的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自由贸易,支持经济全球化、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立场,彰显了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决心,对推动中国自身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早在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在英国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调查论文称:“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这也是西方学者第一次较全面地论述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至此,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被建构为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模式”。

  紧接着,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世界经济,同时全球经济的衰退也严重冲击了西方的自由市场、自由贸易等模式理念。美国经济模式的重创宣告了,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华盛顿共识”的失败。与此同时,中国稳定发展的独善其身、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中的一枝独秀,引发了全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发展中国家希望从中得到借鉴助力本国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希望从中汲取经验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弊端。“中国模式”也因此正式成为与西方模式相提并论的、世界社会主义经济的全新战略选择。

  其实,“中国模式”并非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立或延续,也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英国学者马克·莱昂纳德认为,“中国模式”是政府有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模式。对于中国来说,其经济活力来自于后发优势,其中包括对各种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加以实用主义的学习和借鉴,也包括因发展模式尚未定型而产生的、有时近乎无序的各种“叠加共振”。

  一直以来,中国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和政治经济结构特点进行反思和改革,通过创新发展、开放融合适应时代和局势变化,最终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模式”。所以,我们依然能在中国的财富积累模式上,在积极吸纳外资、开放搞活的思路上,在注重社会和谐公正上,看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痕迹和影子。这种解构、重组式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又巧妙避免了冲突和失序。因此,“中国模式”从被西方关注之日起,便同时兼具地域和全球意义。这种发展模式虽以经济为表征,实质上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在特定历史、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发展方向、体制结构和行为方式。

  中国在实现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却不断遭遇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掣肘。如何建构更加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互利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新时期摆在中国面前的重要课题和全新挑战。在这一时刻,第二届进博会的举行,再次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

  习近平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主动扩大进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制度建设,加快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积极倡导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和经济全球化”等一系列举措。这无疑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中国模式”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作了具体的诠释和规划。其中,“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发展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以及中国共产党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和充足的政策空间,均为“中国模式”的延续提供了巨大的发展韧性。

  同时,庞大的国内市场又为全方位的战略纵深提供了前提条件:中国既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替代外需下降,也可以通过国内不同区域之间完成产业迁移与承接,实现整体上的产业链升级。正因为如此,尽管深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企业却十分看重中国市场。本届进博会参展的美国企业数量多达192家,比去年增长18%;美国企业的参展面积达4.75万平方米,位居各参展国首位。这都表现出了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的强烈愿望。

  进博会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其自身致力于实现与各国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尝试,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更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产业竞争力此消彼长、国际竞争格局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以扩大本国市场开放为切入点,逐渐从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参与者”成长为“引领者”。

  而在刚刚结束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届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治理理念,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这些举措再次彰显了中国在全力推动平衡、包容的全球化经济,让各方共享发展机遇,在“金砖+”的合作模式下,共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意愿。“中国模式”跟随大国影响力真正进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中国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中国遵循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是实现了超越西方传统视域的“国家—市场的互动模式”,“是通过主动建构而非任其自然进化的途径形成的”,更是优化模式论、坚持特色论的结果。简单来说,“中国模式”往往伴随着“中国特色”,具有非典型性。用全息全维的视角,强化“中国模式”的正向认定,坚持系统开放,在自我革新和进化中不断实现“模式”的版本升级,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决定了中国将进一步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创新经贸管理方式。同时,通过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形成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中国也将在增强自身制度性话语权的同时,打造更加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体系,对全球经济增长继续发挥“稳定之锚”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中国将通过进一步简化负面清单、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及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加强经济外交及国际协调,合力解决全球经济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系统性金融风险等突出问题,为全球经济发展朝着高效、平稳、有序、体现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共同利益的方向,不断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系国际关系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