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0年第2期

【文化】文明互鉴:为世界文明发展鼓与呼

发布时间:2020-02-24
   

文/ 肖雪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掷地有声,像一颗石子,激起了亚洲乃至世界人民心田的阵阵涟漪。尽管历年的流行语大多是类似“996”“我太难了”等通俗的网络词汇,但也丝毫挡不住高大上的“文明互鉴”上榜2019年“十大热词”。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曾在后冷战时代喧噪一时。这位有名的西方学者预测说,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冲突将在八大文明板块之间进行,各文明交界的“断层线”地区尤其可能爆发剧烈的冲突,世界将呈现文明间集团对抗的情况。但是,从冷战结束到可望的将来,这一理论并未应验。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不同。大到政治制度、宗教、肤色、语言、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小到衣食住行的生活日常,差异性无处不在。差异是这个世界美的源泉,但稍有不慎也会带来误解、分歧、傲慢与偏见,甚至强迫。翻开历史的纪念册,战争与和平是亘古的命题;抛弃可能的分歧并共同进步,是我们从历史的巨大代价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文明互鉴的内涵,就是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空间上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开放包容,时间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形成一股跨越时空的力量,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互鉴是当今时代进步的必要课题。21世纪的车轮已经碾过五分之一,经济科技的发展速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彻底改变了世界的运行规则和沟通方式。“以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如今踏上月球只是一步之遥,超音速飞机飞越地球赤道一圈也仅需一天半的时间,更别说轻轻一触屏幕的即时通信软件让人们拥有“隔空相望”的体验。经济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物理距离无限拉近,文化传播也变得容易,但文明的深层次理解却似乎未能如预期。原因何在?我们该何去何从?“文明互鉴”便是对这个问题的绝妙回答。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不仅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的汇聚和碰撞。

  文明互鉴概念的提出源于中国由内而外的文化自信。洋洋洒洒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篇章,如今依然透露着非凡的活力和大气。尊重、平等、开放、和平、包容,以“和”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有无数种表达方式,但也可以用一句歌词诠释,就是“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这种源于传统的文化自信,在当今中国愈发耀眼。70年,相对整个历史发展的长河来说,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于新中国而言,却见证了沧桑巨变。如今的中国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飞跃式提高,还打造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阿中哥”形象,为人类发展的共同议题奋力发声。不同以往的是,“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今日之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齐上阵,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让世界互联互通,而“文明互鉴”则是促进世界和中国的文化交融。

  其实,“文明互鉴”并不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在一点一滴之间,润物无声中,一样可以传递直抵人心的力量。小人物的一小步,可能意味着文明互鉴的一大步。

  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月亮山脚下,有一位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却会说11门外语的74岁农妇。她就是“月亮妈妈”徐秀珍。细心的徐秀珍发现,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阳朔观光。她决定跟“老外”学英语,二十年如一日,笔记写了好几本。渐渐地,她掌握了11门外语,专给外国游客当导游,带他们近看月亮山,远眺遇龙河,也因此被外国友人亲切地称为“月亮妈妈”(Mama Moon)。她说,跟外国人说Hello的时候,充满自信。这自信不仅是语言知识方面的进步,更是发自内心的热情。徐秀珍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门。

  “月亮妈妈”迎接客人来中国,“田园诗”女主角李子柒则带着中国乡村古朴的传统生活走向世界。作为一名视频博主,她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在山间汲泉水,在菜地摘时蔬,在幽静的院落里烹饪传统美食,周围鲜花灼灼,山林森森,流水潺潺。她的视频走红海外,让缫丝、竹编、酿酒、造纸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外国友人的视野,让他们认识了“有趣又好看”的中国。美是有力量的,李子柒通过视频传递了美,在美之中探寻人类共通的价值和情感,生动鲜活地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文明互鉴需要“月亮妈妈”表达好客之道,需要李子柒这样的“民间文化使者”讲好中国故事,也需要愿意了解中国的外国小伙伴搭起桥梁,打消偏见。

  在欧洲人还把吃中国菜视为“冒险”的上世纪90年代,一个年轻的英国剑桥大学女学生扶霞·邓洛普来到中国。她爱上了成都,学烹饪,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并出版了《川菜食谱》《鱼翅与花椒》《鱼米之乡:中国江南菜》等书。她作为深受西方世界欢迎的中国美食专家,无疑是一个另类的外国姑娘。她深入了解并热爱中国文化,试图向西方世界介绍中餐背后的故事和意蕴,打开中西文化对话之门。在她看来,体验中国美食就像一场文化修行,必须实地去看去品。“在电光石火间发现了口感纯粹的意义”,她让许多外国友人认识到,中国人并不是因为饥寒交迫才四处寻求口腹之欲的满足,也明白了为何道家圣人会用一个厨子和一把刀来比喻生活。

  如今,像扶霞·邓洛普这样的“中国通”越来越多。一个在北京大学读书的以色列小伙子,和其他几个国家的留学生一拍即合,踏着中国互联网自媒体的浪潮成立了“歪果仁研究协会”,用中文参加综艺节目,在微博上已有数百万粉丝。一个自称“火锅大王”的美国计算机工程师Nathan Rich,辞职来到中国,在网站开辟专栏,用事实反驳抹黑中国的外媒,并跟所有人分享中国的独特魅力。愿意了解中国,用实际行动去认识中国文化,摘掉有色眼镜,形成新且客观的文化认知,这代西方年轻人无疑迈出了文明互鉴的重要一步。这一步能够克服长期而根深蒂固的分歧,带来和谐与安宁。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费孝通老先生在80岁寿辰时所言。这16 个字是他用一生研究积淀而成,透着别样的自信、通透和明澈;这也是我们过去和未来的殷切愿望,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进步,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作为大时代背景下的独立个体,我们应该坚信跬步千里。能够带来长久变化的,往往就是那些一小步。衷心期待21世纪20年代的文明交流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