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0年第5期

【学思践悟】四川:脱贫攻坚 不胜不休

发布时间:2020-05-19
  

文/本刊记者  向莉莉    通讯员  杨月红

  3月10日,看着提灌站汩汩流水涌入自家白花小籽洋芋地,四川凉山州天坪村村民张兴宝笑得合不拢嘴,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复工的他依然底气十足。

  此时,在甘孜州新龙县最偏远的色戈村,村民邓珠多吉正在电视机前收看最新疫情通报。电稳了,抗疫更有信心了。

  为了让更多村民能像张兴宝、邓珠多吉一样,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上下联动,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地区的最后堡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打好电网建设“主战役”

  3月10日,刚刚下了一场小雪的甘孜州泸定县,春寒料峭,但在110千伏磨西输变电工程建设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该工程是今年“三区两州”电网建设项目之一。为了能赶在6月30日前完工,来自绵阳、广安、成都等地的10余名供电员工正在紧张地开展主变基础浇筑施工。

  自2月15日以来,国网四川电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基建项目全面复工复产。该公司建设管理深度贫困地区35千伏及以上工程87项,目前已竣工投产76项,剩余11项工程正在全力攻坚。

  作为凉山供电公司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的收尾工程,凉山美姑河至拖觉110千伏第二回线路输变电工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工程建成后将加强美姑、昭觉、布拖县的电网网架结构。“现场作业人员超过100人,除了要严格执行现场作业安全规范,还要重点做好自我防护。”业主项目部负责人李三宝说。

  国网四川电力坚持“防疫复工一盘棋”的统筹规划,保障工程建设物资供应,任务不变、进度不变、要求不变,全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

  目前,四川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工程建设已全面复工复产。国网四川电力多措并举保证工程建设上半年全部建成。工程投运后,甘孜、阿坝、凉山供电可靠率和综合电压合格率将达到99.8%、97.9%,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千伏安。

  届时,四川深度贫困地区人民将实现由“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户均配变容量、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三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找准精准帮扶“突破口”

  3月11日,凉山州喜德县阿吼村,春回大地。

  疫情暴发以来,阿吼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小兵操心最多的就是村里的防疫和春耕。农时不等人!在他的带领下,400多公斤百合种子已遍布山坡,新翻的土地焕发勃勃生机。同时开始春耕的还有国网四川电力定点帮扶的208个村。

  近年来,按照国网四川电力“四步五路”扶贫思路,阿吼村探索出“334”精准帮扶模式,逐渐形成以百合、川贝母为支撑产业的国家电网扶贫示范产业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17年,阿吼村实现脱贫摘帽,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1500元增加到2019年的8979元。

  在凉山,同样忙碌的还有会东县天坪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王永刚。3月2日,他和天坪村6社的村民一起在烤烟烟苗培育大棚查看烟苗长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王永刚和天坪村驻村工作队一起进行49千米长提灌站管道的疏通工作,为春耕春灌做准备。

  在甘孜州雅江县邓科村, 29户中有17户是建档贫困户,贫困率高达58%。驻村干部扎西曲迫上任后,积极争取电网建设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多方筹措资金,在全村建设喷灌管道3.5千米,建设黄精、白芨等药材基地40亩。

  2月18日,四川省政府宣布,包括雅江县在内的阿坝、甘孜16个藏族聚居区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加上此前已退出贫困序列的16个藏区县,四川藏区实现脱贫摘帽。

  激发稳定脱贫“新动能”

  “疫情防控还没取得最后胜利,大家不能松懈,不要聚众扎堆。”3月10日,凉山州盐源县塘泥湾村彝族女孩潘尔色莫在老乡微信群中说。

  疫情暴发以来,潘尔色莫和村里的几名大学生志愿者主动向驻村第一书记张大海申请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当前正值春耕时节,他们来到田间地头协助扶贫工作队指导村民种植花椒等经济作物。

  张大海在说到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时赞不绝口,对扶贫工作队在村里开展的适龄学子入学情况摸排、心理疏导等工作感到满意。

  4年来,先后有像潘尔色莫一样的61名塘泥湾村的孩子们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校园。仅在2019年高考中,塘泥湾村就有24名学生考上大学。

  多年来,国网四川电力把“帮眼前”与“扶长远”相结合,实施“扶贫+扶智”,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点安置”方式招收贫困学生,经培养毕业后全部进入当地供电企业就业。

  目前,国网四川电力先后投入4429 万元定向培养贫困学生835人,毕业525人。受益学子覆盖3州36县,形成“提升一个人,带动一个家”的新局面,为提高四川藏区、彝区电网运维和优质服务水平输送大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