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0年第6期

【特别策划】基层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五大变化”

发布时间:2020-06-12
  

文/天津城西供电公司安全总监 张莉莉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近年来,企业安全生产面临的监管越发严格,工作要求不断细化。对于基层单位而言,进一步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通过周到、细致、全面的基础管理和过程控制,建立“流程规范、措施明确、责任落实、可控在控”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已成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基层一线安监管理人员,我深切感受到了近几年天津城西供电公司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变化。

  “单打独斗”监管变身“组合拳”管控

  作业现场管理粗放,各级人员风险意识不足,风险辨识不到位,风险管控能力不强,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手段较为单一等问题一直是基层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顽疾。仅凭有限的安全监管力量,无法从根本上排查和解决由此产生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必须依靠各专业的力量,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

  我们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各专业开展风险管控工作,推进现场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安监部负责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监督和落实。加强了作业现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等关键人员管理,建立“三种人”准入和退出机制,出台了“三种人”积分奖励办法,对每张合格工作票兑现,减轻持票人思想负担,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强化作业人员能力提升,常态化开展安全培训和安规考试。每年对“三种人”和施工单位的“关键人”进行考试,合格上岗。注重到岗到位人员到责能力,制作到岗到位人员监督检查卡,要求现场到岗到位人员通过企业微信平台上传现场检查照片和监督检查卡,做到作业现场管控全覆盖。

  “常规经验”做法变为“标准化”管理

  过去一线员工安全风险教育培训不足,个别员工缺乏主动安全的意识,作业安全风险理念较为淡薄;对作业现场危险源点辨识和分析还依照常规经验,千篇一律,针对性不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风险标准化管控手段。如在各专业开展风险辨识和分析。组织班组人员针对作业人员、设备、环境、安全工器具、劳动防护和作业过程开展示范分析,找出作业过程的全部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强化各部门、专业工作职责和流程管理,结合具体作业安排、现场勘查结果及风险资料库,从计划、组织、实施拟定具体预控措施,制作作业风险分析及预控卡,并对照作业流程将梳理出的风险因素匹配到作业环节中进行实时管控。

  现场作业推行“四票”(勘察票、操作票、工作票、工作任务票)、“五卡”(到岗到位安全监督检查卡、安全工器具现场检查卡、外来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措施指导卡、工程质量控制卡、监理工作检查记录卡)标准化管理。通过作业人员的“四票”和监督人员的“五卡”管理,把作业风险落实到作业流程中管控,实现在流程中打造安全管理“责任链”,在环节上建立安全管理“防火墙”。

  我们还推广了安全风险可视化看板,将风险显性化。要求每个作业现场制作安全风险可视化看板,看板中详细标注出停电范围、带电部位、安全措施、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风险管控卡等内容。通过可视化管理实现了作业风险显性化、风险措施具体化、措施落实责任化。

  “边缘化”专业转化为生产“主战场”

  安全管理过去被认为是“边缘化”的专业,大部分从业人员学历不高,大都是凭借着经验在一线工作。随着“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安全管理“法制化”的推进,基层单位安全管理人财物保障方面有了极大提升,安全管理成为生产“主战场”。

  我们单位设置了安监管理部门,安监人员队伍素质全面优化,目前从事安全监察的员工学历都在本科及以上,改变了原来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人员结构。我们还逐步完善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在生产、营销及各专业管理部门设置了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成立了安全现场稽查队。

  安全投入也逐年不断增加。现在安全费原则上不低于上年度实际销售收入的0.25%,列入年度预算,用于安全工器具、防误装置和安全设施的配置维护,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管控、安全检查评价、安全宣传教育、应急建设等方面,不断改善安全设施和安全环境。

  自2018年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明确要求,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奖,额度原则上不低于工资总额的1.5%。我们以“目标奖罚和过程奖罚并重,以贡献论奖励、以责任论惩罚,突出重点、不搞平均主义”为原则,制定奖惩实施办法,细化奖惩项目、标准,规范流程,明确兑现方式和周期。及时对实现安全目标,正确处置电网运行复杂故障,发现整治严重违章、重大隐患,在迎峰度夏(冬)、抢险救灾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依规进行奖励。对未实现安全目标的部门,未落实安全责任、违章的个人,依规进行处罚。

  引入高科技让安全管理全方位提升

  技术手段是提高安全生产管控水平的关键抓手。我们将“互联网+安全”理念应用到安全管理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建设数字化三维安全警示教育室,强化了员工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员工可随时登录系统,浏览、学习各种安全培训资料。其中,三维动漫形式的事故分析教学案例,能生动、直接再现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大家反馈培训效果很好。

  监督人员人数有限,如何对平均每周超过40停电工作现场进行全覆盖检查,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通过3年摸索,我们开发了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微信平台。该平台共含有作业风险管理、电网风险管控、应急管理、电子公告四个模块。作业风险管理模块每天下午三点前可展示当天作业现场风险可视化看板、列队交待工作任务、安全措施布置、到岗到位检查、安全工器具摆放等相关照片,安全稽查人员可通过平台进行评价打分;电网风险管控模块可实现电网风险预警发布、风险评估、承接反馈、风险预控的闭环管理;应急管理模块可实现突发停电情况下各部门应急联动和及时处置;电子公告模块每天发布停电信息和到岗到位计划。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微信平台的应用,强化了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做到了全部作业现场的准实时监控,为安监人员增加了“顺风耳、千里眼”,为作业现场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我们应用“三维”技术,实现了安全措施标准化布置。利用3D建模和虚拟交互技术,可以将作业现场安全措施布置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安全工器具制作成三维立体模型,为工作人员构建出一个逼真的作业现场三维虚拟环境。工作负责人可模拟进行安全措施布置;运检部门可在三维环境对安全措施进行模拟审查,实现现场作业安措标准化部置的辅助支持。      

  应用大数据解决分包管理老大难问题

  分包队伍事故成为近几年事故通报的主要来源。分包队伍历来是安全管理的老大难问题,现在也逐步成为制约企业安全管理的瓶颈。科学判断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水平是抓好分包队伍管理的关键。

  我们充分应用“大数据”的管理理念,建立分包单位安全评价管理系统,从企业信息管理、人员管理、安全工器具和施工机械管理、安全施工管理、安全培训管理、报送报阅管理和特色工作等七个方面对分包单位进行综合正态分布评比考核。评价结果与工程分配有机结合,强化和巩固了施工招标把关和根据分包企业安全等级合理分配工程的机制。由于分包队伍的资质、施工人员数量、安规考试成绩、工器具持有数量、现场违章情况全部为客观数据,通过进行“同业对标”,减少了人为干扰因素,实现了对分包单位的量化管理。

  分包单位可以通过平台查阅分析相关数据信息,明确自身缺陷和短板,改进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我们对安全管理不符合要求的分包单位严格实行“黑名单”和“负面清单”管理,清退不满足安全管理要求的分包单位,倒逼分包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永远在路上,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很多。只有不断实践,细化工作流程,落实安全责任,推进标准化工作实施,才能确保让安全工作逐步实现“本质化”安全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