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0年第7期

【学思践悟_先锋】科技攻关 奋斗有我——记联研院直流电缆技术攻关共产党员先锋队

发布时间:2020-07-21

  文 / 李文鹏

  剖开一根电缆,导体和绝缘层是两个基本构件。电能沿着这条“动力通道”顺畅奔涌,外侧的绝缘材料为其安全传输保驾护航。然而,也正是这层绝缘材料,在过去牢牢卡住了国内电线电缆行业的脖子。

  目前,国内高压电缆的绝缘材料基本依赖进口,高端电缆绝缘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国外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北京未来科学城,有一支科研队伍十年如一日潜心攻关高压电缆核心技术,不断推动国内电缆行业技术进步和装备水平提升。他们就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工新材料研究所高压电缆攻关团队。

  奋战科研一线 突破瓶颈打破国外垄断

  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年轻队伍,在电力工业领域默默做着研发工作。也正是这样一支勇于创新的共产党员先锋队伍,在我国大电网柔性互联领域攻坚克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直流电网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接纳、远距离大范围电能输送和输电走廊紧缺等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是未来电网的基本形态。直流电缆是构建直流电网的物理基础,也是直流电网的关键设备。共产党员先锋队系统性、全方面地完成了国产化±320千伏交联聚乙烯(XLPE)直流电缆及附件系统的研发工作,成功研制出±320千伏国产XLPE绝缘材料和±320千伏直流电缆,开发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国产绝缘材料电缆系统的电缆附件。

  在±320千伏直流电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电压等级,将面临需要耐受更高场强、传输更大容量和制造更大尺寸电缆系统的挑战。如何抑制XLPE材料空间电荷引起的电场局部畸变和加速破坏作用,提高抗老化性,延长使用寿命,是研发新型高压直流聚合物绝缘电缆材料必须解决的难题。队员们凝心聚力,不断创新,在前期电缆绝缘材料和屏蔽材料的配方上下功夫,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科研一线,筛选了数十种粉体填料,一遍又一遍地在转矩流变仪上尝试,通过不断优化混炼参数,变换投料顺序,调整组分比例,最终得到了符合指标要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直流电缆绝缘材料和屏蔽材料配方。

  值此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我谨代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向广大科学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科技创新就是生产力,国家赖之以盛,企业赖之以强。这些年来,国家电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特高压、智能电网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科技工作者是推动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持续深化,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希望广大电网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胸怀家国,潜心钻研,勇攀能源电力技术高峰,积极投身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在服务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寄语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面对难题不退缩 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脱下了白大褂的队员们来不及庆祝,马不停蹄地投身到国产绝缘材料、屏蔽材料的批量生产中。生产线有许多未知的变数,需要随时根据现场状况调整。为了生产绝缘母料,队员们坚守一线。当时,车间里的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高温影响了制冷效果,再加上高电压等级直流电缆材料的特殊性能,导致切粒机造出的粒子发生部分黏连现象。这在以前的生产过程中从未遇到过。情况紧急,时间紧迫,现场也不具备增加冷却水循环装置的条件。关键时刻,队员们连续72小时不间断作业,人工筛选粒子,把不合格的材料挑选出来,保证了绝缘材料顺利生产。

  在科研道路上,困难一个接着一个。队员们从不退缩,逐一击破难题。在江苏滁州的生产车间里,一直稳定的设备机头压力突然上下波动。机头压力过高容易导致滤网堵塞、设备故障,机头压力过低则会造成生产耗时长、材料老化。队长张翀果断指挥队员们排查称重设备,检查各区程序温度,核实投放材料的顺序。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张翀带领队员终于排除故障,完成了第二批次50吨国产直流绝缘材料和15吨半导电屏蔽材料批量化制备。

  直流电缆技术攻关共产党员先锋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新型绝缘材料研究,为电网互联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目前,直流电缆国产材料和电缆的研制取得了新突破。2020年5月,共产党员先锋队完成了首根国产绝缘材料直流电缆完成型式试验,标志着我国超高压直流电缆系统及绝缘材料核心技术实现了关键突破。

  “我们要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远,把奋斗的脚步踩得更实,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突破核心技术短板,攀登能源电力技术高峰。”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工新材料研究所所长陈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