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0年第8期

【特别策划】一起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0-08-18
  

文/本刊记者  张友良

  6月30日,四川阿坝夹壁—马塘110千伏线路工程带电投运,标志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域内“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助力“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公司经营区域内“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四川、甘肃、青海三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州和甘肃临夏州,80%的地方处于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位置偏远、环境恶劣。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长期依靠小水电、小光伏电,电压低、经常断电等问题十分突出。

  现在,随着汩汩电能沿着银线翻山越岭、跨河过江,源源不断输送到这片区域的198个贫困县,443万户1777万群众用上了大网电。公司经营区域内“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力基础设施短板得到补齐,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难问题基本解决,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交出好答卷

  央企“顶梁柱”作用充分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2017年11月,党中央明确全国“三区三州”为深度贫困地区(县)。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部署。2018年10月,国家能源局出台“三区三州”农网改造升级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对各地区和各电网企业相关建设任务作出安排。

  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推进“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作为发挥“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的具体实践,不畏险阻、攻坚克难,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取得显著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2018~2020年,公司经营区域内“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累计投资304亿元,共建成工程7957项,其中35千伏及以上工程投资137亿元、415项,10千伏及以下工程投资167亿元、7542项,共新建和改造35千伏及以上线路1.2万千米,变电容量614万千伏安,10千伏及以下线路6.9万千米,配电变压器2.1万台、容量251.5万千伏安。

  深度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了可靠稳定电力供应。通过实施电网改造升级,解决了4个县域孤网运行、34个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薄弱问题,大电网延伸覆盖67个县,解决原845个独立光伏供电村的供电质量问题;消除802条10千伏“卡脖子”线路、48.2万户低电压问题,新增用电户数120万户。今年上半年,“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供电水平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户均停电时间和电压不合格时间分别较2017年同期缩短8.9小时、23.4小时,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32千伏安。

  深度贫困地区用电需求充分释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据统计,自2018年“三区三州”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以来,改造区域新增冰箱7.2万台、洗衣机12.7万台、电视机21.1万台、电炊具26.6万台、电动加工设备14.3万台。2020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区内“三区三州”地区全社会用电量超过320亿千瓦时,较2017年同期增长30%以上。

  带动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实现就业脱贫。公司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优先吸纳贫困地区农牧民参与电力工程建设,承担物资转运等辅助工作,为深度贫困地区青壮劳动力大量就业机会。“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施工中,累计使用当地人工20万人次,交通工具15.1万台次,带动贫困群众增收5.7亿元。与此同时,拉动新增农产品生产加工场所2.5万处、发展特色畜牧业及旅游业年均增收约27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4万个;保障1715个特色扶贫产业用电需求,助力105万贫困户、373.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充分发挥电网工程链条长的优势,积极拉动社会投资和消费。电网建设投入超过180亿元资金购买电力设备和电工材料,拉动建筑业、设备制造业等投资达2230亿元,直接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以百亿级投资撬动了千亿级市场,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啃下硬骨头

  电网铁军精神漓淋发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

  在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攻坚阶段,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给“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啃下“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这块“硬骨头”,关系到脱贫攻坚全局,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一刻也不能缓、一刻也不能等。

  2月11日,公司召开2020年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一个确保,四个全力”要求,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随即,在国网甘肃、新疆电力于2019年提前完成“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国网西藏、四川、青海电力及各相关帮扶单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积极有序推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复工、开工。

  3月3日,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视频调研国网四川、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电力,听取扶贫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情况,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面对疫情,面对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施工环境,面对频繁冻雨暴雪的恶劣天气,电网铁军越是艰险越向前,发起百日攻坚行动,立下目标不改、期限不延,坚决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铿锵誓言。

  在3月28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巴达乡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大网电。当天,巴达35千伏输变电工程送电。这是西藏“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复工后首个竣工送电的输变电工程。

  在阿坝州理县,一座座新建的铁塔沿着鹧鸪山山脊顺势而上,组成了夹壁—马塘110千伏线路工程。这条全长46.5千米,沿途跨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重冰区的线路,被称为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4月份连续十多天的降雪让鹧鸪山山顶的积雪越来越厚。为了全线最高海拔点位的N112和N114塔位基础施工建设顺利推进,确保工程在6月30日之前竣工通电,4月10~17日,工程项目负责人黄建康带领建设者们连续奋战7天7夜,清除厚达3~5米的冰雪路障,抢通一条宽2.5米的物资运送通道。

  平均海拔5049米的西藏措勤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项目中海拔最高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导线展放是工程建设中的一大难题,而措勤县南部省级干线G216公路垭口桑木拉大坂无人区地带的导线展放又是难题中的难题——沿线空气含氧量稀薄,常年日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暴风雪天气频繁,年平均风力在6级以上。最难啃的硬骨头要集中力量攻克。5月13日气象条件相对较好,电网建设者们当机立断,一鼓作气完成了14基输电铁塔4.3千米的导线展放工作,最低塔位海拔5445米、最高塔位海拔5566米。当天,西藏措勤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竣工。

  与恶劣环境相伴的是脆弱的生态。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工程建设中,最大限度减少施工造成的生态破坏,建设生态电网,始终是电网建设者坚守的重要原则。尽量用骡马驮运电力物资,用双手掏挖铁塔基础,以最原始、最艰苦的办法施工;在建设中采用张力放线、高低腿设计,减少开挖面积,实施人工播撒和种植草皮等生态补救措施……这些措施,确保了电网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让新生电网融入了原生生态。

  接入大网电

  深度贫困地区圆梦小康不再远

  当大电网延伸到深度贫困地区的每一个村落,供电实现了从“卡脖子”到后劲足的转变。贫困群众祖祖辈辈用电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乡村电气化为他们提供了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不竭动力。

  随着稳定可靠的大网电接入到每家每户,各种电气设备在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日渐普及,相关地区特色畜牧业、旅游业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帮助贫困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稳定的电力供应让村民生活更美好。6月15日是值得西藏林芝察隅县古拉乡南雪村村民铭记的好日子。只有9户人家的南雪村位于海拔5000多米的哲拉山中,是林芝地区最偏远的村落之一。当天一早,在全体村民的热切期盼下,察隅县供电公司员工完成了村口新装变压器的送电操作,南雪村结束了“电灯不亮”“机器不转”的小水电时代。

  充足的动力电让乡村产业发展动力足。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位于我国版图的最西端,毗邻吉尔吉斯斯坦,有“西陲第一乡”之称。2000余名柯尔克孜族农牧民在这里生活、放牧、护边。近年来,吉根乡借助电网改造升级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地缘、资源、区位三大优势,依托伊尔克什坦口岸、800亩胡杨林和浓郁的柯尔克孜族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加快构建旅游精品路线,着力打造“最后一缕阳光”旅游品牌,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大电网带来的光明与动力,极大地激发了深度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挖穷根、摘穷帽,追求幸福生活,发展乡村经济的热情和活力。南雪村、萨哈勒村的故事不断发生在四川、青海、甘肃“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作为知名探险路线“洛克线”起点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水洛乡其拉村受益于110千伏木里变电站35千伏配套工程,正在描绘“香格里拉村”旅游胜地蓝图;通动力电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浪娘村村民叶旦加要改扩建藏香猪养殖场带领乡亲们共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