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0年第10期

【调查】破局 增收 共赢——国网福建电力建设"一廊一带"化解树线矛盾

发布时间:2020-10-19
  

文/本刊特约记者 詹春艳  潘颖

  “挂果后,杨梅树需要定期施肥养护,第二年才能长更多杨梅。”9月12日清晨,在10千伏村江线廊道下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林业站站长陈耕辉对林农傅有保讲解廊下经济林木养护技巧。今年,这些廊道下的杨梅给傅有保带来了3.2万元收益。

  树线矛盾在福建地区由来已久。桉树、毛竹等速生高杆植物如果清理不及时触碰电力线路,极易引发故障停电,给林下人身安全和山火防控带来隐患。“线路廊道清理维护有时得不到林农的理解,甚至会因为青苗赔偿而引发矛盾。”龙岩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黄鸿标说。

  2015年11月,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在龙岩市江山镇试点建设全国首条10千伏电力线路走廊经济防火林带,寻找根除树线矛盾顽疾突破口。

  理清权责利 多方协作促破局

  福建森林资源丰富,2019年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0年居全国首位。福建也是竹材大省,竹材年产量约10亿吨,约占全国竹材产量的30%。国网福建电力90%以上的10千伏线路均从山林、竹林间穿过,以林竹为线路走廊。由此产生的树线矛盾极大增加了电网建设难度。   

  2015年,国网福建电力结合电网建设发展需要,走访政府、用电客户等利益相关方,了解各方核心诉求,以生态安全、电力安全和绿色惠民三个方面为着力点,坚持把解决树线矛盾的焦点放在满足相关方利益诉求上,多方共建架空线下防火经济林带(简称“一廊一带”),实现多方共赢。

  “一廊一带”是电力线路走廊生物防火经济林带的简称,特指在电力线路走廊下方种植常绿阔叶、叶厚革质兼具防火作用的低矮经济作物,例如油茶、杨梅等树种。龙岩地处八闽之西,森林覆盖率76.23%,在全省地级市中位居第一。新罗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江铮介绍:“龙岩毛竹众多。从森林防火角度看,毛竹属于易燃植物,适当减少毛竹种植有利于森林防火安全;从持续收益角度看,毛竹的经济价值不如一些低矮经济作物;从廊道维护角度看,供电企业要年年清理线路廊道,清理一次赔付一次,难度很大。”

  傅有保是江山镇村美村第一位“吃螃蟹”的林农。他说:“以前,每年都要和供电员工商讨清理竹子的事,村里也好几次因为竹木触碰电力线路引发停电。现在供电企业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我愿意试一试。”

  2015年11月,村美村10千伏村江线“一廊一带”试点项目正式建成。线路廊道全长1.8千米、宽20米,种植杨梅等经济作物。

  针对电力线路不同杆段林地所有人产权、生物防火林带长度、现场实施条件等情况,国网福建电力探索社会责任根植式治理方法,结合林业部门、林农和电力企业利益诉求,因地制宜提出两种“一廊一带”合作实践模式,即“3+N”和“2+N”建设模式。

  10千伏村江线“一廊一带”建设属于典型的“3+N”模式。其中“3“指江山镇政府、新罗区供电公司、江山镇林业所,“N”指村江线廊道下若干林地所有者。试点中,江山镇政府根据电力线路走廊林带建设要求制订实施方案并协调解决问题;新罗区供电公司负责配套投入林带建设中清理的竹木青苗补偿;江山镇林业所负责林带的后期管护,确保林带顺利建成。

  “以前,每年开展线树清理工作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还会因青赔与林农发生矛盾,线路廊道维护吃力不讨好。”江山供电所所长吴海云说,在廊道下改种杨梅后,林农不仅可以获得青赔,杨梅收益还比毛竹多,林农都非常支持,10千伏村江线因线树矛盾引发的故障率也大幅下降,成效明显。

  以10千伏村江I线为测算基数,按福建省已建成的4771亩“一廊一带”估算,全省林农每年可增收682万元以上,林业部门每年可节约造林成本198万元,供电企业每年可节约线路维护资金1.24亿元。

  算清经济账 精准扶贫促增收

   “一廊一带”建设在10千伏村江线的成功试点,给国网福建电力系统性解决树线矛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2016年3月,该公司在全省推广“一廊一带”建设。2018年1月,《一廊一带—共建架空线下防火经济林带化解树线矛盾》项目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批社会责任根植项目示范项目之一,在公司系统推广。

  在推进“一廊一带”项目实施过程中,福建省将“一廊一带”项目纳入当地防火林带建设规划。国网福建电力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广”的思路,推动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合作共赢的机制。

  2016年4月,龙岩市龙门镇龙门村村民黄海维在“一廊一带”项目推广协议书上签字,把位于35千伏考璜线8号杆至10号杆之间的竹林替换成脐橙。他说:“林业站义务帮忙指导种养,脐橙长势不错,2019年下半年就挂果了。我一年卖脐橙的钱就把三年的竹林收益赚回来了。”

  陈耕辉介绍,林农把竹林换成脐橙、油茶等耐火性能强的经济作物后,既增加了林农收入,消除了电力线路隐患,又降低了森林火灾风险,“我们基层乡镇还把‘一廊一带’用在精准扶贫上,提升了贫困林农的‘造血’能力”。

  “一廊一带”项目的推进实施,政府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联动协调是关键。在试点中,新罗区政府主要负责制订青赔方案并组织实施,跟踪落实项目建设阶段性进度;林业部门负责做好“一廊一带”项目建设造林设计、施工、验收及林带后期管护;供电公司负责合理规划电力线路与防火林带建设,配套投入防火林带建设一次性青苗补偿金。

  江山镇党委书记杨山说:“我们借助这个项目同步推进精准扶贫和退竹还林工作,发展江山镇观光旅游产业,既能增加村民收入,还能减少实施退竹还林的阻力。”

  2016年,龙岩市政府主办、龙岩供电公司协办,先后在新罗区召开全市“一廊一带”现场会、推进会和发布会,促成当地林业部门与供电企业签订《森林防火和电力线路协调联动机制工作方案》《龙岩市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方案》《关于推进电力走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指导意见》,并成立龙岩市电力走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协调小组,全面推进“一廊一带”项目建设。

  新罗区供电公司组织首批签订“一廊一带”项目推广协议书的12位林农前往长汀县三洲镇杨梅园参观交流,并根据廊下土质情况选取适合种养的苗木品种,由区林业局负责指导养护。

  2016年,龙岩市政府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工作;新罗区政府将该项目定位为精准扶贫项目和新罗区“十三五”期间主要建设实施项目,构建“政府、企业、林农”共同发展新模式,为实施精准扶贫、保障电力线路安全营造良好氛围。

  打好“组合拳” 党建融入促共赢

  2019年8月,泉州市德化县雷峰镇在推进“一廊一带”建设中引入党建“三级联创”,促成德化县林业局党委、雷峰镇政府党委与德化县供电公司党委联创共建“林电互动保安全助脱贫”项目。该项目在雷峰镇肖坑村选择一段长4千米、宽25米的110千伏线作为“一廊一带”试点开展植被替换,建成泉州市首条电力线路走廊油茶生物防火林带,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林电互动保安全助脱贫”项目采取“党委+党委”“支部+支部”“工会+工会”“乡镇林业站+乡镇供电所+保护区管理所+森林派出所”等方式,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召开党建联席会,联合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林电消防救灾演练等措施,实现了各方要素相互联动、工作链上各个单位相互推动、服务链上各类资源相互共享,形成各级党组织互联互通、齐抓共管、共建共享、抱团发力的氛围。

  雷峰镇荐解村村民周东升说:“以前,一到台风季,我们就担心林地里的树木、竹子触碰电力线路。”德化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王世楼介绍,德化县现有电力线路长度约2300千米,大部分线路穿越林区,有近1900千米电力线路与树林、竹林距离较近,树线矛盾异常突出,日常线路走廊维护及故障抢修任务繁重。

  2019年,德化县供电公司配网因树线矛盾引发的故障从2018年的76起下降到11起,降幅达85%。“线路下改种油茶后,低矮的油茶树不会影响线路安全,极大地降低线路运维成本,村民用电质量也提升了。”德化县供电公司雷锋镇营业所员工方雄吉说。

   泉州市雷峰镇肖坑村支部书记王智南说:“供电公司和林业局共建的油茶生物森林防火林带项目,为我们村集体创造了长久稳定的收入,村民都很欢迎。”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村民不仅可以从供电企业获得青赔,林业局还会配合做好规划设计、手续审批工作,结合上级营造油茶生物防火林带的相关政策,指导村民按照生物防火林带补助标准,在线路走廊种植三年生优质合格茶树苗,经组织验收合格后给予每亩1000元补助。

  约70亩的“一廊一带”油茶林由肖坑村党支部、村委会成立的合作社统一管理,肖坑村集体占股50%,肖坑村一、二组村民占股50%。盛产时,预计年增收15万元,其中7.5万元归村集体,7.5万元归肖坑村一、二组村民。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把村里的贫困户也纳入到项目中来。”德化县雷峰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说,肖坑村贫困户每户以4000元入股,年享受分红550元。合作社优先雇佣贫困户用工,解决该村贫困户务工难问题,预计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增收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