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0年第10期

【特别策划】吹响创新发展冲锋号——甘肃电力经研院深化双创体系提升科研能力

发布时间:2020-10-19
  

文/范雪峰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深化双创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奋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迈上更高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努力争当科技创新工作排头兵。

  发挥专业优势  

  营造创新氛围

  回望过去,甘肃电力经研院自成立之日起,一直把科学研究和软实力提升作为核心工作,企业上下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甘肃电力经研院围绕核心业务,凝聚创新合力,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创新活动。该院各专业人员从岗位职责入手,以核心业务为依托,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集思广益、转变思路,注重科技创新与实际岗位的融合,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甘肃电力经研院整合优化内外部科技资源,集中优势人才力量,实现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攻关、企业和电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集中突破,为实施大科研、创造大成果、培育大产业、实现大推广提供专业支撑。

  目前,甘肃电力经研院共承担省部级科技项目2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12项,甘肃省科技厅项目2项,国网甘肃电力科技项目71项;取得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38项、软件著作权20项;发表科学引文索引论文8篇、中文核心期刊43篇;出版科技专著8部。

  整合内部资源

  注入创新动力  

  “在公司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启动国网甘肃电力经研体系第一届专业学组工作交流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创新创效、协同共享’为主线,组建6个专业学组,推动电网规划融入地方政府电力计划。”9月3日,甘肃电力经研院负责人在会上说,“我们有序推进省市两级经研体系科技创新,落实公司‘稳、进、育、开’发展目标。”

  当前,甘肃电力经研院正站在科技创新工作的新起点上,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创新创效,充分发挥经研体系合力,推动科技创新实践取得新突破。

  “加强省市两级经研体系交流,将充分发挥经研体系联合开展科技创新研究优势。”甘肃电力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负责人说,“我们要促使省市两级经研院所在创新活动中达成共识,切实让经研体系团队运转起来,协同开展创新研究、技术合作。”

  下一步,甘肃电力经研院将继续统筹整合省市两级经研院所在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维护、奖项申报等方面的渠道资源,做好上传下达、互惠共享,组织开展各专业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手册导则等的制订和科技专著编撰工作,共同探索知识产权转化为无形资产的可实施路径,打造研究成果一体化管理运营体系。

  依托工程实践  

  加快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一步,有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之称,但是这一公里却往往最难走。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是一项世界性难题。

  “依托工程实践开展科技创新研究,让科技创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就能有效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甘肃电力经研院“陇电工匠”王仕俊说。

  甘肃电力经研院自主研发的智能混凝土、地聚合物等科技创新成果已在武山330千伏输电线路等重点工程中广泛应用,实现提高基础承载性能、促进科研成果在电网工程建设中高效转化的管理目标。

  王仕俊介绍,智能混凝土已于2019年7月在甘肃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2020年9月,甘肃电力经研院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科研院所专家来到工程现场开展科技成果落地“回头看”,评估各项成果的经济、实用性等效益发挥情况,同时与各学科专家共同讨论未来研究方向。

  “我们要不断打通科技创新体系中电网工程建设与科研机构之间的阻碍,推动科技创新与工程现场发展深度融合。”王仕俊说,“通过对智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得出实现强度韧性提升和智能性能优化的配比。研究结果证明,掺入石墨烯可提高混凝土30%的抗压强度,智能混凝土能在弹性阶段表征其线性应变或应力特征,在塑性阶段能表征其塑性或损伤的发展程度;电阻上升时,掺入石墨烯的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在不同受力阶段表征其受力状态和损伤状态,最终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