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0年第11期

【实践】保定:打造脱贫攻坚“红色引擎”

发布时间:2020-11-12
  

文/庞龙光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为做好党建促脱贫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河北保定供电公司党委积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持续将其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全面开展“党建促脱贫、电力助小康”活动,打造脱贫攻坚的“红色引擎”。

  党委带头

  扛起扶贫“千钧担”

  “过去的老房子在山里台地上,家里经常停电,也不用啥电器,冬天冷得很。现在的新家冬天也用电取暖,很暖和。”2018年10月,阜平县龙门村的袁博一家搬进了河口易地扶贫搬迁小区,一家三口人住上了75平米的电供暖新居。

  阜平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曾是河北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尤其是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由于基础设施薄弱,难以通过传统扶贫手段实现就地扶贫。在这里,易地搬迁成了“斩穷根”的最有效途径。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随着电网基础不断强健,群众生产生活逐步有了坚实保障。“十三五”以来,保定供电公司党委找准扶贫工作发力点、突破点,做实责任落实、任务落地、效益发挥全链条,累计投资33.82亿元用于电力基础建设、产业扶贫电力保障、光伏扶贫项目、驻村帮扶、易地搬迁等各类扶贫项目,其中投入1.28亿元为64个安置区完成电力配套设施建设,共安置贫困户2.2万户,共7.3万人。

  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的有效覆盖,让贫困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加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彻底切断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本上增加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底气和勇气。就阜平县而言,截至2019年年底,全县户均配变容量较2012年增长106.7%,全社会用电量较2012年增长42.9%。

  支部结对

  凝聚扶贫“向心力”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以前的涞源县十八盘村,村两委班子涣散,村民人心不齐,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在走街串户摸透这些问题后,驻村第一书记梁建明决定带领工作队先从党支部建设抓起,着力改善村两委的形象和面貌。

  经涞源县供电公司党委批准,以梁建明为书记、3名工作队员和2名该公司扶贫办人员组成的临时党支部和十八盘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在支部建设、电力保障、结对帮扶等方面共进互促。

  他们协助村两委完成换届选举,推选政治觉悟高、创业劲头足的范陈飞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发展村里年轻有为的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完善党支部组织机构;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投资15万元完善村委会基础设施,推动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打造农家书屋,把村委会建成扶贫政策宣讲和农业知识普及的学习阵地……

  村里原来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十八盘、十八盘,山路十八弯,泥泞蹒跚出行难,满村马粪让人嫌”。现在大伙把它改成了“十八盘、十八盘,马儿跑满山,旅游点亮致富路,百姓生活比蜜甜”。

  不只是梁建明,由保定供电公司党委派出的52名驻村干部,对9个贫困县的17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在认真完成帮扶任务的同时,帮助扶贫点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以坚强“战斗堡垒”为脱贫攻坚注入硬核力量。

  党员冲锋

  筑牢扶贫“连心桥”

  除了驻村工作队,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走进了“扶贫责任田”。

  在阜平,供电公司党委开展“一包五”活动,46名党员与230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取得了很好的扶贫效果。

  2017年6月,质量上乘的立彦头村光伏扶贫电站比计划工期提前5天完工。成绩的背后,是共产党员突击队的昼夜鏖战。突击队队长张向阳连续7天住在施工现场,严格把控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确保了扶贫电站及时投运、贫困户尽早受益。

  在涞源县,供电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党员服务队的先锋引领作用,在十八盘村建立党员服务联系点,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服务队队员轮班值守,每周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活动,了解村民日常用电需求,宣传安全用电常识,得到了十八盘村民的一致好评。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开启新生活的起点。扶贫队伍也不能撤,脱贫攻坚仗打完后还有乡村振兴任务。

  下一步,保定供电公司党委将继续锚定“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持之以恒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以电相连提升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在赓续奋斗中孕育出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