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1年第4期

【特别策划·观点】发挥国企优势 做好示范引领

发布时间:2021-04-12
  

文_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资本运营研究处副研究员 戚悦

  国有企业开拓了以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国有企业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强调“国有企业要承担更多扶贫开发任务”,“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中央企业,要把帮扶作为政治责任,不能有丝毫含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国有企业以“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通过直接采购、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推进乡村振兴。

  对口支援采购。通过搭建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国资央企累计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140多亿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40多亿元。例如,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借助旗下“我买网”引入579个扶贫产品,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探索建立了“央企出资+农村合作社运营+带动建档立卡户收益+企业购买产品”闭环产业扶贫模式。

  基础设施投入。中央电网电力企业加快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和村村通动力电工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设了4条“电力天路”,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了“光伏+储能+污水处理+农林灌溉”综合能源利用示范项目。中央建筑企业高质量承建了一大批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基建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中央航空企业不断完善航线网络,架起了贫困地区与外部互联互通的空中之路。

  培育特色产业。聚焦特色产业支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国资央企累计援建产业扶贫项目5万多个,扶持乡村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1.2万个,引进扶贫企业2400多家,带动投资200多亿元。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小木耳、大产业”产业链。

  扶志扶智并举。一是加强教育转变思想观念,国资央企累计投入教育帮扶资金54亿元,援建学校2400多所,资助贫困学生110多万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试点行动,扩大偏远地区幼教点网络覆盖范围。二是强化培训提升致富能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注重打造“科技+就业”扶贫样板,大力推进扶贫县职业教育发展。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保利星火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开展“订单”“定向”式技能培训。三是增强就业发展动力。国资委推动搭建国有企业扶贫基金,累计投资340亿元,投资项目132个,带动55万名贫困地区群众就业,每年为就业人口提供收入48亿元。中央企业直接招用贫困群众5万多名,帮助超过60万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新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表述的变化,体现出农业农村工作重心发生了调整。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国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后,还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二是保护粮食安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三是兴办乡村产业。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四是优化农村环境。通过乡村建设,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五是协同城乡建设。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政策体系,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农村发展要素保障。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国有企业应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在新阶段中找准新定位、树立新目标、落实新要求:在“十四五”时期,还应围绕脱贫攻坚,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期到2025年,国有企业应转而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通过新基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国资国企管理效能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助力推进美丽宜居建设、乡风文明建设;长期到2035年,国有企业应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国资国企集约化运营,统筹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做强做优做大农业国有企业,保障农民就业和农村收入增长,推进农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一是做强做优做大乡村特色产业。国有企业应从技术、资金、市场继续做强做优做大脱贫地区的特色产业,构建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三链”互动融合,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发展质量。打造生态种植模式,以绿色农业带动城乡协同发展,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做强数字化仓库和冷链物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现代化。更加注重乡村品牌推广,深度开发绿色食品、民俗文化、“非遗”项目,以绿色生态旅游名片带动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加强向村覆盖、向户延伸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应继续强化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围绕产业开展一批高速公路、客货共线铁路、水利、电力、机场、通信网络等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应加强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以及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统筹提升水电路气讯等公共设施服务水平。

  三是继续深化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国有企业可通过继续教育、职业培训、鼓励学习等方式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更加注重培育城乡融合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新型农业人”,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