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1年第10期

【特别策划】绿色转型 国网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1-10-14
  

 文_本刊记者石小飞  

  9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顺利完成全部赛事,在陕西西安闭幕。全国能源从业者除关注紧张刺激的体育比赛外,更关注另外一件事:本次全运会所有的比赛场馆用电都来自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为助力绿色全运,陕西全省41家新能源发电企业与59家赛事场馆达成协议,成交电量1.3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煤炭燃烧6.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17万吨,减排效益明显。

  从2019年6月21日开始,北京冬奥会24座场馆的建设和运营,全部用上了清洁绿色的能源,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这是奥运史上的首次尝试。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越来越便利的充换电设施让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8月23日,国网新源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系统倒送电成功。4台机组全部投产后,每年可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消纳超过50亿千瓦时。与此同时,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工程投运后,每年可输电超过31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受端地区原煤消耗1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42万吨……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能源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部署,主动担当、率先行动,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推动者、引领者、先行者,加快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电力保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我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电力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电气化水平,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向国际社会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体现了中国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彰显了强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实现“双碳”目标,将倒逼能源行业以清洁低碳为方向,全面加快转型。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中国电力系统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电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9月9日举办的2021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上,公司董事长辛保安表示,未来五年,公司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在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专访时,辛保安表示,公司未来10年将投入研发经费460亿美元,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毫无疑问,这两个数字,彰显了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近年来,公司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把推进能源转型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

  目前,国家电网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4.75亿千瓦,其中分布式新能源装机达8200万千瓦。1~8月,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发电量53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5%,占总发电量的12.8%,新能源利用率总体达到97%以上。

  建成27项世界上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2.3亿千瓦;建成世界首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工程—±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助力北京冬奥会实现全绿电供应;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累计接入新能源场站200万个、装机容量4.8亿千瓦……公司不断创新电网发展方式,勇当能源转型的排头兵。

  “以前,我们办理新能源接网手续都是线下办理,流程多、周期长、多头跑,现在有了‘新能源云’,直接通过电脑外网和手机APP线上提交材料、查询进度,实现‘一站式’办理,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近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中景新能源项目利用“新能源云”平台完成接网申请后,项目负责人高兴地说。

  不只是接网手续的方便,“新能源云”平台涵盖了源网荷储各环节,建立“全环节、全贯通、全覆盖、全生态、全场景”的新能源开放服务体系,重点提供信息分析和咨询服务、全景规划布局和建站选址服务、全流程一站式接网服务、全域消纳能力计算和发布服务、全过程补贴申报管理服务等,有力助推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

  在运抽水蓄能电站28座、装机2341万千瓦,在建35座、装机4853万千瓦,力争2030年运行装机达到1亿千瓦;建成大规模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系统,力争2030年可调节负荷容量提升至7000万千瓦……公司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抽水蓄能是当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灵活调节电源。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我国抽水蓄能发展按下快进键,也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创造了利好条件。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需要先进技术作支撑。

  新一代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试运行,千万千瓦级风光电集群控制关键技术等一批新能源消纳技术被攻克,基于5G的分布式能源监控、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电站、主动配电网等示范项目接连投运……“十三五”时期,公司累计开展新能源领域科研项目179项。公司还积极参与标准制定,自2011至2020年主导或参与制定新能源类标准超过200项。8月,公司召开2021年科级领导小组会议,要求以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为抓手,全力落实好2021年重大科技项目,努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 电能替代多点开花

  要适应能源消费清洁化、电气化发展趋势,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就必须大力实施电能替代。与生产侧同步,公司适应能源消费升级新趋势,聚焦工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拓展电能替代广度和深度,在更大范围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山西平遥永华铸造厂的原产能为每月1120吨,使用电窑炉后,产量为2600吨,产能提高了一倍多。此外,电窑炉生产出的阀门铸件品质和精度更高,产品利润提高了3倍以上。

  “以前烧柴加工出来的茶叶色泽差、损耗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现在从茶叶杀青、揉茶到烘干全部实现电气化,茶叶质量等级上升,企业收入也高了。”6月3日,国家电网浙江电力(平阳)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在新联村平阳子久茶厂开展制茶设备“义诊”,该茶厂负责人对电制茶赞不绝口。

  2018~2020年,公司在钢铁、铸造、玻璃、陶瓷等重点行业积极推广工业电锅炉、电窑炉等技术,因地制宜制订“一户一策”替代改造方案,替代燃煤锅炉、冲天炉,累计替代项目2.5万个,完成替代电量达1145亿千瓦时。

  工业领域电能替代的实施,给客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润。而在生活领域,电能替代则为许多居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体验。公司在北方地区累计完成1063万户居民“煤改电”配套电网建设任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600万吨。

  北京房山区韩村河村是北京市第一个整村“煤改电”集中供热项目试点。早在2014年,韩村河村就完成了“煤改电”改造。2014年10月,村里原有的22台燃煤锅炉被拆除,3座2×6兆瓦电蓄热锅炉房建成投运,开始为韩村河村1400多户居民供热,每年可为该村节约供暖费100万元。

  过去,韩村河村每年要烧煤2万多吨,“煤改电”的实施,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4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10吨,环保效益非常明显。村民们都说,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现在的韩村河才是真正的“美丽乡村”。

  “我们全家人的生活都是用电的,小娃娃睡觉是电热炕,大娃娃学校里是电采暖,老婆做饭用电饭锅,县城里来的人都说我们的日子比他们好!”在青海省玛多县生态移民新村,村民次仁高兴地说。

  不仅是北京和青海,在新疆,风电采暖取代烧炉子成为新时尚;在甘肃、重庆的高海拔山区,清洁采暖走进中小学校园,解决了山区孩子的上课、生活取暖问题……“煤改电”如同和煦的春风,吹遍了北方大地,让冬天不再寒冷,也温暖了孩子们的心。

  在9月15~17日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主任罗晖表示,交通领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约占全球碳排放的四分之一,而且保持长期增长的趋势,2019年碳排放水平较1990年增加78%,交通领域减排任重道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汽车产销量一直保持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发展位居世界前列。根据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492万辆。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20%左右等发展目标。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充电设施、服务模式等一系列配套手段的加速完善就变得无比重要。

  在交通领域,经过公司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国176个城市的“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同时为各类充电桩建设提供省力、省时、省钱“三省”服务,以车联网平台为主导、充电桩为基础,持续提升平台的开放性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智慧能源与智慧交通融合发展。目前,公司正打造充换电服务全场景覆盖网络,更好地满足公众绿色出行需求,让新能源汽车车主彻底告别“续航焦虑”。

  此外,公司在民航机场、沿海和内陆码头推广以电代油,已建设岸电设施1495套,带动社会投资岸电设施4600余套,替代电量累计达54亿千瓦时。

  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5月,1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6月,《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印发;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试点县数量达到676个。我国县域分布式光伏迎来了大发展。

  公司主动适应新能源开发新形势、新模式,加大研究力度,积极向各级能源主管部门汇报,促进分布式光伏开发健康有序推进。在河北保定,公司开展了新型电力系统有源配电网综合试点建设,积极探索“双碳”目标下新型调度管理体系,研究解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带来的调度运行管理问题,尽最大努力让分布式新能源“看得见、够得着、有实效”。

  此外,公司以工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等为重点,拓展用能诊断、能效提升等综合能源服务,深入推进节能增效,持续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

  雄安高铁站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四川乐山市人民医院“综合能源托管+智慧后勤生态平台”项目、厦门翔安新机场航站区综合能源站项目……一个个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节能减排项目,成为公司助力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携手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合力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关系人类未来命运。近年来,公司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贡献了国网力量。

  在距离我国1万多公里的巴西亚马孙平原,高大的铁塔巍峨耸立,闪闪的银线宛若巨龙一般延伸向远方,正源源不断地把巴西北部的清洁能源输送至2000公里外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负荷中心。

  巴西60%以上的电力装机容量来源于水电,但水电资源集中在北部,负荷中心集中在东南部。大量清洁水资源曾因缺乏外送通道白白浪费掉,经济中心饱受电力缺乏的困扰,制约巴西经济发展。

  公司采用特高压技术建设的两条“电力高速公路”—美丽山电力送出一期项目和二期项目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目前,美丽山一期、二期项目直流系统平均可用率高达99.96%、99.91%,有力助推了巴西的经济发展和清洁转型。

  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公司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大力推进国际业务发展,已成功投资运营了9个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在电网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葡萄牙和澳大利亚,公司参股的清洁能源电力资产安全、稳定运营,推动了当地新能源的开发和消纳,助力东道国“双碳”目标实现;在希腊,公司派出专家,为清洁电力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在菲律宾,公司建设的“红树林”工程已成为当地生态保护区……

  公司参与全球能源转型的持续努力,得到了世界各国和许多国际组织的肯定。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推动能源转型是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需要各方采取一致行动。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持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促进新能源发展,发挥了引领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在2021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创始人施瓦布表示。

  “国家电网公司运营着全球最大的电力系统,始终走在全球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前沿,为各国同行注入了信心。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遵循《巴黎协定》,致力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实现,期待与国家电网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增强韧性和包容性,促进经济繁荣和人类进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卡梅拉指出。

  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涵,就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在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专访时,辛保安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努力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态环保、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海外运营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不会停止。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识,也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公司将与各国同行一道,携手共进、加快转型,为建设美好地球家园不懈努力,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