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2年第3期

【学习路上 】加快提升电网企业应急能力

发布时间:2022-03-10

  文_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主任 康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组建应急管理部门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改革的原则是“优化协同高效”,改革的要求是“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这是国家应对日趋复杂的安全风险挑战、赢得战略主动的重大举措,也为电网企业推进应急体制改革、提升应急能力提供了依据和遵循。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转变观念,构建电网企业新型应急体制,迫在眉睫。 

  加快从安全监督向应急管理的观念和体系转变

  电网企业传统的安全监督体系重风险事故的监督查处,把应急作为灾害和事故后的处置环节。在应急体系中,过于强调专业化和分级处理,管理部门日常对信息、队伍、装备等缺乏管理,基本上只发挥值班室、召集人的作用。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中心更多是在突发事件后启动运转,各专业仍然依靠传统管理体系开展应对处置工作,难以发挥真正的指挥作用。虽设有“应急办”,只是“临时办”,对应急投入精力不够。构建的应急体系基本上等同于日常的行政体系,不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新型电力系统形态业态聚变,系统性风险和叠加风险的弥散性特征,促使企业打破管理边界,让综合协调成为应急管理最为重要的主题。所以必须重新思考和定位传统安全监督体系的应急作用和能力,尽快统一到政府应急体制改革的理念和实践中来,设置应急管理部或具有应急管理职能的应急管理中心。应急从监督转向管理,把业务从末端提到前端,从源头上统筹构建应急机制和体系,加大“统”的力度,构建风险预防、隐患排查、预测预警、统一处置的常态化应急体系,加强日常的系统性组织,改革创新应急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以适应电网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加快智慧指挥系统为核心的应急信息化建设

  政府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多而频繁,但没有专业单位将这些数据和电网设施设备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和应用,更没有做到对区域、单位、站、线、村庄台区、高危客户的区别预警。受灾后第一时间灾情不明,信息研判能力不高,指挥层难以作出科学的决策和出台有效的应对措施。不能实时、动态、直观地展示应急资源储备及调配情况,影响指挥决策效率。同时,各专业系统林立、数据壁垒、信息失真,无法对灾害和现场恢复情况及时准确掌控,从而改变指挥处置策略。

  要利用政府体系越来越精确的气象预报和补充构建的气象监测网,分析发布各单位、各专业需要的电网灾害预警产品。集成各专业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不间断地对电网高危险源、重点防护单元、作业现场等进行监测,并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手段对电网和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构建具有信息自动获取、现场视频快速接入、智能决策分析和可视化指挥功能,“全网覆盖、全面融合、全程贯通”的智慧应急指挥系统。通过特征工程和情景模拟,综合调用数据库、图纸库、资源库、专家库,给指挥者反馈最有效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效果预测。 

  加快救援临时组织到应急队伍专业化的转变

  电网企业作为国家基本电力保障的专门企业,承担供电恢复和社会保障支援的社会责任。灾害、事故一旦发生,救援、恢复最急迫。目前的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都是兼职非常设机构和人员,实际就是日常的行政组织架构,只靠推演演练无法应对越来越系统、越来越急迫的战时要求。基层供电企业需要临时组织,且多数抽调社会队伍开展救援恢复工作,启动慢。仓促召集的队伍对电网、方案、措施、装备不熟悉,多灾现场时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有序高效的处置。

  应急需要专业化,只有训练有素才能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突发事件处置场景。要有应急中枢,构建专家队伍,加强研判预警,研究预案方案,研究规划应急装备技术,组织指导演练处置。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健全省、市、县三级应急救援基干分队,打造电网抢险救援的尖刀和拳头力量。结合重点城市大范围停电应对、防汛抗洪,以及高空救援等工作需要,建设多支专业队伍。完善国家应急任务响应机制,加强与国家综合性救援力量、地方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建立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只有训练有素的队伍才能迅速及时、标准规范、品牌响亮地出现在灾难面前。

  加快构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救援机制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方式深刻变化,高度电力电子化、高度离散化、高度随机波动性等特征凸显,对气象条件更敏感,抗扰动能力变差。2021年全国范围的限电表明,新能源靠天吃饭,电网平衡和保供的压力加大。电力改革和技术进步推动电动汽车、储能、区域配网、微网的大量建设应用,供电企业服务主体越来越多元,履行社会责任任务更加艰巨。

  新型电力系统给应急管理带来新挑战,必须在电力新系统、市场新业态、客户新主体加速聚变的条件下,加强对相应应急技术、机制、装备的研究。要加强与气象专业机构的合作,将气象数据和由外部辅助的决策要素变为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和决策依据,必要时构建基于公共气象监测网和电网专用监测布点的电力气象监测与分析机制。推动提高完善储能站、局部配网、微网的建设、运维、监管技术标准,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技术研究,建立社会协作应急机制。

  当前最急迫的当属节假日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充电保障。我们研究开发了临时充电仓,在充电高峰前临时接入,增加充电车位,同时建立应急指挥与协调发电车支援机制,为新型电力客户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