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2年第7期

【特别策划 专访】打赢收官战 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于晓辉

发布时间:2022-07-12

   文_本刊记者石小飞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强统筹、建机制、抓协同、保落实,经过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目前主体任务已经完成。公司的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标志性成果?公司的改革如何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后,公司还将在哪些方面持续深化改革?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公司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于晓辉。

  《国家电网》: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过程中,公司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哪些再认识?

  于晓辉: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新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国企改革重大举措的再深化再落实,又是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的具体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深改委会议上多次强调要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务院明确提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实现“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简称“三可一要”)的目标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印发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公司推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落实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围绕“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加快调结构、促升级、强实力,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主动发力、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大国重器“顶梁柱”作用。二是推动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有利于公司更加有效发挥能源资源配置的基础平台作用,坚决扛起引领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大使命责任。同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电力市场格局,有力保障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并网服务。三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公司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培育独立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公平竞争。有利于公司推动“一体四翼”发展布局不断走深走实,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家电网,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国家电网》: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目前公司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已经完成,有哪些主要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标志性成果?

  于晓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公司强统筹、建机制、抓协同、保落实,经过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各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截至目前,主体任务已基本完成,为今年年底前实现全面高质量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公司加强顶层设计、统筹组织有力。特别是公司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公司党组会、深改委和深改办会议,学习贯彻中央改革部署,研究推进改革任务,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将2020~2022年依次明确为“改革攻坚年”、“改革深化年”和“改革实效年”,对改革工作进行总体统筹和系统谋划二是建立工作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公司建立深改委决策部署、深改办统筹协调、各部门督导推进、各单位强化落实的工作体系;制订印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动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规则》,通过工作例会、工作清单、督查督办、信息报送、考核评估、宣传引导等六项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推进改革工作。三是密切沟通指导、促进同频共振。总部各部门实施穿透化操作,指导27家省电力公司、38家直属单位、23家重要子企业分层分类制订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健全保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公司各单位倒排工期、压实责任,积极推进落实三年行动,强化政策理解,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公司改革三年行动标志性成果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上取得明显成效。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建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实施“党建+”工程,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各环节,董事会“应建尽建”,经理层责权利统一。实施“战略+”管控模式,总部制订战略、统筹资源、专业协同、考核激励、防范风险的集团管控作用充分发挥。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更加现代化。入选国资委“三个标杆”数量位列央企第一,被评为央企管理“标杆模式”。

  二是在业务布局优化和产业升级上取得明显成效。布局结构更加优化。深化“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电网发展全面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大电网投资力度,有力带动全产业链复工稳产协同发展。深化产业链金融服务,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依托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有效带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国际化战略纵深推进。投资运营10个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更高质量推进技术、标准、装备一体化“走出去”。在全球率先建立特高压、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累计牵头立项国际标准121项,大幅提升了我国全球能源治理话语权。

  三是在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打造“五强三优”总部。优化组织机构职责界面,开展“总部机关化”问题专项整治,统领带动作用更好发挥。市场化机制更加完善。全面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聚焦“六能”政策落地,加快推进市场化用工。3家单位获国资委“双百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评估A级。建立“三个面向”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健全“三条通道”的职业成长体系,创新“三类五级”专家人才体系。实施12类121个混改项目,累计引入社会资本488亿元。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取得国际领先,3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中国专利奖45项,专利数量连续排名央企第一。 

  《国家电网》:当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公司面临的重要任务。公司深化改革发挥了哪些助推作用?

  于晓辉:公司改革三年行动通过进一步理顺电网管理体制机制,达到提质增效、高效运营的目的,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基础性、系统性的积极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功能作用上看,公司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更加聚焦主责主业。推动电网快速发展,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夯实基础。统筹安全与发展,保供与转型的协调统一,在抽水蓄能、增量配电等领域引入社会资本,更好推动各类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电力市场格局,有效支撑新能源高效开发和利用,营造良好的电力营商环境。

  二是从实施路径上看,公司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完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布局,力争取得更多引领性、战略性重大成果,坚决扛起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重任。同时,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业务,包括构建综合能源服务生态,扩大提供充电、出行与智慧能源服务,挖掘负荷侧资源潜力,这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途径。

  三是从人才保障上看,公司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公司高端创新平台,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高地。优化完善专家人才、职称、技能等级评价,加快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完善股权激励、项目分红、岗位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部的科技创新动力活力,破解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高端人才短缺难题。 

  《国家电网》:公司改革三年行动形成了哪些宝贵经验?

  于晓辉:公司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积极的改革成效,得益于坚持了科学的改革方法论,采取了合理的改革推进方式,主要经验如下:

  一是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公司党组把方向、管大局,多次召开会议,全部突出第一议题,学习贯彻中央改革部署,研究推进改革任务,对三年行动进行总体统筹和系统谋划,确保了公司改革三年行动完全覆盖到中央的政策要求,同时又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二是坚持“点面结合”、重点突破。一方面,在公司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整体框架下,组织各单位结合实际制订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形成改革全面推进的新格局。另一方面,围绕纳入“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混改试点、世界一流示范工程等范围的重点改革任务,狠抓落实,实施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改革的示范作用。

  三是强化督导落实、严格考核评价。推动各级单位建立第一责任人制度,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制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及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与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挂钩,与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挂钩,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思想不松、压力不减,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国家电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后,公司还将在哪些方面持续深化改革?

  于晓辉: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才是目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后,并不意味着改革的结束。一方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果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把中央的改革要求与公司实际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固化“三个明显成效”。另一方面,公司经营发展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问题,包括新型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建设、企业治理体系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转换等一些重大命题,都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去化解和推动。目前公司正在开展深化国企改革课题研究,以下方面将是持续深化改革的重点:

  一是巩固深化改革成果。公司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取得了很多标志性成果、规律性认识和典型性实践。对这些成果和经验需要进一步总结、提升、推广,落实到管理制度,落实到行为习惯,推动公司整体改革进一步深化,由“形似”实现“形神兼备”。

  二是完善企业治理体系。适应电力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体制变革的大趋势,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集团管控,巩固“放管服”改革成果,实现企业治理与行业监管相适应,强化规范管理与提升企业活力相协同。

  三是深度转化市场化经营机制。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经营责任,规范监管业务和非监管业务的关联交易。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努力在“六能”方面实现新突破。强化激励约束,充分调动各层级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