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2年第9期

【党建纵横】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指导实践

发布时间:2022-09-16

   文_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何忠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这两年多,正是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全球政治经济更加动荡不安的时候,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前三卷一脉相承,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新境界、实现新飞跃的权威著作。 

  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变化前所未有,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摆在我们面前。2020年以来,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呈现出更加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更加稳健地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在作答中国之问中指明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必由之路,明确提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迎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读懂中国打开了思想之窗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人类正在遇到一系列新的深层次、全方位、长远性问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全球疫情,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新的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亟须作出新的解答。在世界亟待走出发展困境的紧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人类共同福祉,多次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进行阐释,强调“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推动全球发展迈向新时代,造福各国人民”,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呼应。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的世界大势,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鲜明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回应世界之问的中国方案。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明确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我们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从人类发展潮流、世界变化格局、中国发展历史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倡导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大国关系,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优化全球治理作出了中国贡献。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正确义利观,倡导新安全观、文明观、人权观,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至上的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阐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明确提出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有新需要新要求,这给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治国理政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作答人民之问,关键就是要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明确提出,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出台重要方针政策、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前,都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历史。”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艰巨而伟大的社会革命,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新时代、把握新时代、引领新时代,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三卷结合起来,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下功夫,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魅力与思想伟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结合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工作、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更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全党武装起来、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实下去,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