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3年第2期

【特别策划-实践】厦门:有速度也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3-02-23

  文_陈琪瑶

  “获得电力”是衡量营商环境水平的重要标尺。近年来,福建厦门供电公司打造“省钱、开放、快捷、协同、高效、可靠”的“EASIER办电”服务品牌,迭代提升一系列服务新举措,助力生产“忙”起来,产业“转”起来,发展动力“强”起来。 

  建设靠前 优惠加码

  1月25日,农历正月初四年味正浓,位于厦门同翔高新城翔安片区的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220千伏变电站工程)现场热火朝天,施工井然有序。天马公司的产业项目总投资约330亿元,计划2024年年底投产。

  项目建设,用电是第一步。电提前送一天,项目就早一天投产。

  “我们将一次性建成4台220千伏变压器,这是我们近年来承接的较大的电力客户工程。该项目不仅能助力高新产业发展,还能大大提升供电可靠性。”变电站项目总指挥、厦门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庆凯介绍,“这样大的项目工期一般需要18个月左右。为给后期争取更多建设时间,我们力争实现9个月送电。”

  工期缩短的背后,是厦门供电公司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的自我加压、主动求变。考虑到项目的用电需求与企业刚落户时手续资料不完整、不确定之间的矛盾,厦门供电公司创新融合“电力+招商”模式,推出“先导式办电”,把流程前置、时间缩短。目前,该公司累计实施“先导式”办电1200多项。

  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工程部负责人纪超群说:“供电公司在设计规划前期就提前介入,为同翔高新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供电保障。”

  此外,厦门供电公司成立电力营商环境研究中心,开展营商环境前瞻性研究,累计推动11批共43条举措纳入市级任务清单。政企协同推动多项创新举措落地。

  2022年,厦门供电公司创新“开门接电”模式,建成“开门接电”示范区,实现企业“送电上门、拎包入驻”。该项举措预计为示范区企业节省投资约3000万元。“供电企业提前评估区内的用电需求,同步开展配套电网建设,实现‘企业等电’向‘电等企业’转变。”厦门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曾振坤说。 

  效能提升 成本优化

  作为服务“双碳”目标的创新实践,2022年11月,《关于厦门市电力系统企业申请技术创新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今后,能源低碳转型相关项目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企业的研发投入,将纳入厦门市技术创新基金扶持范围。

  厦门供电公司建立“电碳生态地图”,打通“电—碳—能”数据链条,对重点行业、企业等全社会用电客户碳排放水平及节能增效水平进行精准画像。目前,该平台已涵盖160余万户用电客户,并实现每月动态更新,高效服务全社会用能转型。

  “电碳生态地图”为厦门太平货柜制造有限公司量身定制了用能提升方案,助力企业启动实施3.91兆瓦光伏项目。“绿电的使用,大大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了产品出口竞争力。”该公司总经理潘春凌对供电企业的服务表示满意。 

  村貌渐美 生意渐火

  走进“全国文明村”海沧区渐美村,道路宽阔洁净,路边的箱式变压器穿上彩绘的“新衣”,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电线杆拆除了,路面宽阔了;电线入地了,环境变美了,生意更红火了。”渐美村味来饭店老板蔡明福开心地说。

  2022年,厦门供电公司将村子原来的架空线路放射性供电方式改造为电缆环网型供电,并新增配变容量8200千伏安,大大提升了村庄的供电可靠性。

  随着缆线入地“藏起来”,电力设施美化“靓起来”,村庄变得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居住环境变好后,游客更愿意住进来、留下来,村民的民宿、餐饮等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厦门翔安大宅社区,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火龙果连片种植基地。社区全力打造“农业+社区+文旅”田园综合体。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对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更好服务特色农业用电需求,翔南供电所和大宅社区建立了“结对共建”平台增进交流。从大宅社区的发展规划,到每一家民宿用电需求,供电所都能够及时掌握,努力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近年来,厦门供电公司一方面加快区域供电网络升级,另一方面主动为果园、民宿等提供电力延伸服务。只需一个电话或一条微信,供电员工就能及时上门帮忙处理用电问题。该公司快速高效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优化营商环境,为客户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技术护航 电能更足

  2022年6月,厦门供电公司开展机器人带电搭接旁路柔性电缆作业项目,将原本需要8个人90分钟才能完成的工作,缩短至4个人60分钟就能完成,作业效率大大提升,人员的投入及作业强度也同步降低。

  为更好地提升供电可靠性,厦门供电公司组建“智慧带电”创新团队,深耕带电作业工具电动化迭代、装备智能化升级、管理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全面推进配网不停电作业管理与技术水平提升。

  从投用双臂全自主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单臂人机协同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到推广使用绝缘“蜈蚣梯”、小型履带式底盘“蜘蛛车”等新型装备;从创新应用“绝缘斗臂车+短杆工具”“登杆+长杆”等带电作业新模式,到不停电智能管控平台综合分析研判作业策略,一项项新装备、新模式、新方法落地,不断拓展不停电作业覆盖面,推动不停电作业水平持续提升。

  截至2022年年底,厦门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化率达96.67%,厦门供电可靠性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