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以价值创造为抓手推进高质量发展
文_国网能源研究院 汤广瑞 王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是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核心要素,也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本质要求。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各方面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挑战,国有企业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部署下,正以价值创造为抓手,扎实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效益
企业高效的效率效益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2023年中央企业负责人考核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强调对标提升、分类施策、重在行动创一流。与此同时,为加快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进一步优化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调整为“一利五率”,引导中央企业更加注重投入产出效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不断提升资本回报质量和经营业绩“含金量”。这表明,未来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绩效考核评价逐渐向推动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方面转变,更加注重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近年来,公司发挥中国特色体制优势,谋划了“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
公司坚持全网通盘考虑,注重发挥技术、数据、人才等关键要素作用,提高投入产出综合效能,推动电网和金融、国际、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联动,蓬勃发展。
公司大力实施提质增效,内部深入挖潜,外部争取支持,强化资金高效利用。不断提升综合绩效,实施多维精益管理,推动设备资产战略管理,深化生产成本精益管理,进一步加强业财链路贯通,强化发展投入的精准管控,提高投资效率效益,现阶段公司售电量、营业收入、资产总额、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等指标在国际同行中均位列第一。加快新兴业务推进,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芯片开发制造、智慧车联网、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打造形成一批新的价值创造增长级。
着力推动国家战略落地见效
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地,是国有企业的重大使命和核心价值。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要知重负重,在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中积极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与能力;注重服务国家发展、推进社会进步、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注重从企业价值创造向产业链生态价值创造转变,带动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共同发展。
近年来,公司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完善骨干网架,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助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保障。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在电子商务、综合能源服务等业务领域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投资建设“新能源云”新能源服务平台、“电e金服”数字化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等。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通过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带动技术、标准、装备一体化“走出去”,在10个国家和地区运营13个国家级骨干能源网项目;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广“小而美”民生工程,为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加快推动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创新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持续动力。通过科技、管理、商业模式等创新,不断积蓄价值创造和价值增长新动能,能够切实解决价值创造动力不强、活力不足、转换不畅等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聚集着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资源,要在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发挥“国家队”作用。
近年来,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创新联合体牵头作用,连续攻克特高压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大电网安全控制、特高压套管、新能源并网消纳等关键核心技术。与50余家骨干企业、知名高校及社会团体联合,成立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开展联合攻关、标准制定、经验交流和成果共享。
公司加大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领域投入,“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过1300亿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2项,在世界上率先建立特高压、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等国际组织牵头立项国际标准153项,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电工领域的影响力。
公司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行“揭榜挂帅”、项目总师、容错纠错等科技攻关机制,建立学术聘任、人才津贴、创新科研支持等人才激励制度,在科研单位全面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健全完善专家人才制度体系,有效激发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
不断提高社会服务保障能力
当前,国内外经济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和变化,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作为改革的宏观稳定器,国有企业为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国有企业提高社会保障供给与服务能力,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近年来,公司始终将提供安全可靠、清洁低碳的电力产品和优质高效的电力服务作为立身之本,保证电力供应、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确保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就地平衡、就近平衡为要,跨区平衡互济”的原则,发挥全网“一盘棋”优势,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疫保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立足电网功能定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制订并发布实施“双碳”行动方案,出台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争当能源革命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用心用情提供优质服务,为偏远农村提供与城市均等化电力服务;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推广“三零” “三省”服务,帮助客户节省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