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实践】智研院:抢抓机遇聚动能
文_舒欣 王秋玲 刘雅静
2月,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面向流动共享的电力数据安全管控和防泄漏”技术成果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的“首届数据安全大赛”金奖。该成果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在多家省级电力公司示范应用,有效提升电力数据流动共享安全保障能力。
近年来,国网智研院坚持创新驱动,以原创技术策源地、改革创新试验田、科研协同新生态,全力打造能源电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2022年5月,国网智研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柔性低频输电关键技术”项目召开启动会。该项目围绕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高效汇集送出的迫切需求,研究新型柔性低频交流输电系统构建与核心装备技术,攻克柔性低频输电系统运行控制与保护技术,研制出交交换流器、低频断路器、低频变压器等新装备,提出海上风电等场景下的典型系统方案,建成世界首个柔性低频输电工程,支撑我国新能源高效汇集和远距离送出。
多年来,国网智研院一直坚持原创首创独创、自主自立自强,培育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支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国网智研院牵头承担智能传感领域二期攻关任务,在智能电网等重点领域累计承担国家重大项目49项;前瞻策划“科技创新2030智能电网实施方案”,牵头“远海风电直流汇集”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先进计算、智能传感等研究领域纳入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方案。十年来,国网智研院累计获得省部/行业级科技奖励274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2022年3月,国网智研院自主研发的±500千伏/1200兆瓦可控换相换流阀(CLCC)顺利通过全部型式试验和抽样验证,标志着全球首套具有换相失败免疫能力的电流源型高压直流换流器研制成功并具备工程应用条件。CLCC换流器继承了传统LCC换流器输送容量大、损耗低和经济性高的优势,实现了桥臂可控关断,是未来远距离大容量直流输电优选技术路线。设备投运后,将完全抵御南桥换流站换相失败问题,从根本上避免换相失败对该站产生的有功无功扰动,同时将大幅削弱该站与邻近换流站的交互影响程度,提升受端交流电网运行稳定性。
深耕改革创新试验田
2022年,国网智研院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科改示范企业以来,立足定位,坚持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全力推进改革举措落地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取得明显成效。
自2017年起,国网智研院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开展岗位分红(2017~2019年)、项目收益分红(2020~2022年)等中长期激励,促进薪酬分配向核心科研人才和攻关团队倾斜,有效促进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截至目前,国网智研院累计激励377人次,激励总额2762万元,充分激发第一资源活力。
“以前,科研人员一头扎进实验室,更多只关注科研成果本身。实施分红激励机制后,从成果转化到市场应用后的每一分收益都与大伙的钱袋子息息相关,这让科研人员主动和负责成果推广的部门对接,按照市场反馈的需求进一步打磨科研成果。”大功率IGBT数字驱动器项目负责人客金坤说。
近年来,国网智研院进一步深化科研“放管服”改革,制订“揭榜挂帅”项目管理指导意见,赋予“揭榜人”更多资源调配权,以及技术路线和经费调整自主权,充分激发了创新动能。国网智研院还强化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长效投入,布局承担基础前瞻研究、预算成本制和长线框架等3类项目,累计投入近10亿元,其中2020~2021年基础前瞻研究领域投入占总投入的60%以上。
国网智研院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内外部资源,统筹布局人才引培工作,自主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德国工程院院士1人,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以成立院士研究中心的方式,发挥院士学术引领作用。在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上,国网智研院
深入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鼓励青年人才在重大项目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挑大梁,担主角;聚焦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优化职级子序列评定机制,拓展科技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给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构建科研协同新生态
一直以来,国网智研院坚持开放协同、凝聚系统合力,优化协同攻关模式,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形成创新引领、应用牵引、供需双向发力的协同创新格局。
2022年,国网智研院积极参与“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积极支撑联盟编制新型电力系统重大技术联合创新框架。依托联盟平台,重点围绕新型电力系统重大发展方向、未来发展路径、技术攻关方向、体制机制与政策、示范区建设等重大问题与发电集团、高校进行深度合作。联合金风科技、清华大学等联盟成员单位共同承担“规模化远海风电全直流汇集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实用化技术研究”等一系列科技项目。
近年来,国网智研院紧抓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全链条知识产权运营机制。通过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国网智研院加快推动创新成果在央企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推广应用,成功实现柔性直流换流阀、直流断路器、可控换相换流阀等核心重大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与此同时,国网智研院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出双创升级版,依托未来城双创示范中心,开展国网智研院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建设,仅2022年便吸引10家优质企业加入,并成功孵化出2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
在国网智研院欧洲院,研究人员充分发挥“桥头堡”和“尖刀班”作用,在高端装备等方面开展国内外联合攻关,推进国内优势技术向海外转化输出,吸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联合申请并获批欧盟科技项目,实现与欧洲科研数据的交互共享。国网智研院还积极参与国际科研分工合作,制修订国际标准20项,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117项,建立跨国界、跨领域、跨专业的国际研发和合作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