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3年第7期

【堡垒】从细微处入手 从困境处攻坚——河北衡水供电公司深入实施“党建+优质服务”工程

发布时间:2023-07-19

   文_张露莹

  小事必趋之,难事敢攻坚。近年来,河北衡水供电公司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党建+优质服务”工程,将供电服务工作重心放在解决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的问题上来。该公司从细微处入手、从困境处攻坚、从关键处着力,扎实稳住衡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电力基本盘。

  简单办电

    助力用户办电再提速

  “现在充电桩安装申请不用提交小区车位平面图和小区同意安装充电桩证明,从报装到安装完成只用了一天时间,比以前方便多了。”5月21日,国家电网河北电力(衡水)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李超利用周末时间上门服务时,家住衡水市依云湾小区的赵春晖对他说。赵春晖是衡水供电公司“一图一证”简化办桩政策的首批的受益者。

  “一图一证”简化办桩方案,是由衡水供电公司与小区物业管理单位签订协议,小区物管单位提前向供电公司移交小区车位平面图并统一开具同意安装充电桩证明。该方案使居民办电申请资料种类压减一半。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完成16个小区“一图一证”对接建档,覆盖1.25万户客户。

  近年来,衡水供电公司营销部党支部组织各专业梳理与客户相关的办电流程。各专业由党员骨干带头研究本专业流程链条缩减方案,督办方案实施落地。“刷脸办”、企业“一证办”和“房产+电力”联合过户等创新举措让流程优化一小步、服务迈进一大步。

  提到节省办电时间,衡水市重点商业项目爱琴海商业广场项目负责人郭成深有感触:“利用供电公司的‘办电e助手’,我们线上就能收到供电方案,还可以线上审图、验收。设计人员不用为此来回跑,效率提高了很多。我们计划在年末购物黄金期开始营业。”

  衡水供电公司深化企业办电全流程管控体系,建立预受理工单“四项严管”机制,畅通“办电e助手”线上互动渠道。同时,该公司健全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分类、分区域对382个重点建设项目用电需求进行分析,由客户经理一对一跟踪服务。该公司分层分级保障了12个省重点项目、88个市重点项目快速接电;“三零”“三省”服务惠及小微和高压客户5545户,减少办电成本1.1亿元。

  技术提升

    服务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夏师傅,最近我家电器总是出故障,昨天电子台历烧了,今天电动车电池也坏了……”“我们家安装的光伏板最近发电量下降了四成,您来帮我们查一查吧。”2022年9月初,衡水市冀州区供电公司魏屯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夏继飞带领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对客户反映的用电问题进行现场检查。

  衡水市位于华北平原中南部,全年光照充足,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充足的光伏电能供应让当地百姓过上了节能环保的“绿电”生活,而光伏超接严重导致配电网正反向过载、过电压、三相不平衡等问题,容易影响百姓家用电器的安全性能。

  2021年起,衡水供电公司尝试探索以微电网技术解决光伏接入高渗透困境。该公司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吸收供电所党员骨干组成攻坚柔性团队。该团队实地调研衡水地区高渗透光伏接入村镇用能情况,并联合高校攻关交直流混联、微网调峰、无感知并离网等关键技术,选取饶阳县、冀州区部分村镇作为试点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经过近一年的技术攻关和项目部署,2022年8月,饶阳县王同岳村源网荷储协调型分布式微网示范工程投运。2023年5月,冀州区魏屯镇时庄村建成村级光储零碳并网型微电网。两项工程最大程度做到台区光电就地消纳,解决了光伏接入高渗透率带来的系列问题,为近零碳现代农村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了“衡水模式”。

  此外,衡水供电公司深耕光伏运维延伸服务,结合电力大数据优势打造“光伏医生”项目,积极探索光伏运维社会化服务新模式。该公司通过建立与政府部门常态化沟通机制,服务地区光伏扶贫项目,丰富光伏数据场景应用范围,为光伏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套餐。该公司今年累计新增服务客户782户,容量80.68兆瓦,光伏增发电量662.38万千瓦时,为客户增加收益321.87万元。

  专属服务

    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5月18日,在衡水市安平县杨屯村天来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声隆隆,大型钢架构生产线上一粒粒饱满的油菜籽经过加工成为一瓶瓶醇香透亮的菜籽油。生产线旁,国家电网河北电力(衡水)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正在检查电力线路和设备的运行情况。

  自2017年起,安平县政府积极联合杨屯、贾屯、郭屯等村,共同打造24平方千米的杨屯振兴示范区。示范区以杨屯村3万亩油菜种植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县油菜种植7万余亩,成为推动当地旅游观光、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小小油菜花唱响了杨屯村致富“成名曲”。

  为服务当地特色产业经济,安平县供电公司创新党建引领,提升优质服务质效,为油菜花产业提供展、产、销全链条专属服务。该公司配合油菜花观光节,推动当地全电民宿建设;根据油菜深加工厂商智慧用电需求,建立企业服务档案,开展“一对一”能效服务。同时,该公司依托当地“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旁的“星火·光明”共产党员服务站,设立助农帮特色农产品展示专柜,拓宽杨屯村菜籽油销路。

  如今,杨屯村制油产业已成为村里的第一支柱产业和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3万亩油菜花可年产千余吨菜籽油,为杨屯村年增收6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