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3年第8期

【学习路上】全力以赴 保障供电

发布时间:2023-08-17

  入夏以来,高温天气影响范围大、时间长,用电负荷节节攀升。面对迎峰度夏保供电形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各单位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确保大电网安全和电力平稳有序供应。本刊邀请5位供电企业负责人围绕“全力以赴 保障供电”主题,畅谈加强电网建设与运维、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以及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创新实践。

  嘉 宾:河北邢台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赵 洋

      湖北孝感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曾小平

      江西鹰潭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王 辉

      四川天府新区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李建立

      新疆昌吉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温 刚

  主持人:王 彪 王 晶

  《国家电网》:坚强电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结合当地迎峰度夏实际,谈谈企业在加强电网建设、增强电网供电能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赵 洋:邢台供电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暨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细化落实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25条重点措施,系统制订30条度夏措施,全力实现保供电目标。一是强化政企协同。推动度夏保供等方面的重大议题纳入邢台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进行深入协商研究部署,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二是强化主配协同。邢台供电公司提前谋划,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电网加强等重点工程实行提级管控,3项主网工程迎峰度夏前投产,新增变电容量12万千伏安,完成配网补强工程874项,新建、改造线路1403千米。三是强化源网协同。对内,制订高温模式电网运行方式调整、防汛应对措施83项;对外,将37家小电厂、23家自备电厂纳入保供体系。

  曾小平:孝感供电公司牢牢把握电网建设这条主线,统筹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提高电网规划水平。补强网架结构,筑牢电网安全基础。超前部署迎峰度夏重点工程,220千伏临空输变电工程等7项重点工程在度夏前顺利投产,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全力服务新能源发电并网消纳。依托孝感市风光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开展新能源顶峰能力分析,充分发挥光伏发电、风电、储能等顶峰作用,确保高峰时段各类电源“顶得上”。截至目前,孝感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323.39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44.88%。挖掘供电能力,守住民生用电底线。进一步挖掘孝感电网供电潜力,将电网供电能力短时提高至375万千瓦,全力满足全市用电需求。

  王 辉:一是扎实推进电网建设。今年,鹰潭供电公司适度超前建设主网重点工程,投资配网建设资金1.42亿元,在迎峰度夏前投运280项配网工程,新建、改造中低压架空线路415千米,新建、改造配电变压器151台,整治152个重过载台区,解决5016户客户的低电压问题。二是深入开展配网整治。开展以186条10千伏配网线路为重点的线路通道治理工作,累计清除树障1.6万余处,综合整治89条配网线路,整改问题1302项,配网线路故障率同比下降17%。三是全力提升供电可靠性。持续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完成配网线路开关远程遥控操作,累计验收移交开关740台,开展带电作业706次,合环倒负荷转供245次,合环率达98.79%。

  李建立: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坚持底线思维,全力推进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以来,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加大天府新区电网建设改造投入力度,累计投资78.36亿元,全力完成4项500千伏输变电及其相关配套工程建设,新增大成都电网500千伏变电容量560万千伏安,建成投运38项22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新增变电容量609.6万千伏安,电网规模实现翻番,天府新区核心区电网实现从“一张白纸”到“初具规模”的跨越发展。今年年初以来,天府新区供电公司提前谋划,加快推进电网补强工程,在6月30日前集中建成投运8项成都电网迎峰度夏和大运会保供重点项目,提升供电能力约60万千瓦,进一步优化了四川电网网架结构,为圆满完成大运会保电和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温 刚:进入电网迎峰度夏期以来,昌吉供电公司多措并举提高电网资源配置能力,服务各类电源增发稳供,做好民生用电兜底保障。一是加快推进重点电网工程建设。围绕电网高质量建设目标,高效完成110千伏永丰变电站主变压器增容改造等6项迎峰度夏重点电网工程建设。二是推动电源侧增发稳供。统筹昌吉地区火电、风电等多种能源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吉泉直流配套电源132万千瓦火电及149万千瓦新能源并网,不断提升新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服务当地新能源发展。三是优化调整电网运行方式。根据负荷情况开展地区电网承载力分析,加强网内重要断面的监视控制,逐一校核电网断面传输容量极限,积极调整系统运行方式,扎实解决配网供电能力和质量问题,全力保障民生用电可靠。

  《国家电网》: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的基础。企业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赵 洋:邢台供电公司全面落实国网河北电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工作要求,不断提升设备状态管控水平。一是促请邢台市政府牵头开展电力安全隐患排查,分管副市长每月调度、副秘书长定期督办,清除树障9万余处,解决进站设备运输受阻问题5处,消除隐患1883处。二是整合生产管控中心、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综合接入气象局等单位的实时数据,与应急管理局等单位建立应急协同处置机制,建成主配融合、内外一体、市县联动的供电服务指挥体系。三是开发商业智能可视化大数据工具,在线统计分析配电变压器重过载、轻空载情况,构建配电变压器治理资源库模型;应用无人机、在线监测、红外测温等设备和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巡检体系,对重要变电站、重要输电线路通道和13处单线单变站开展高频次、无死角巡检,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曾小平:孝感供电公司坚持“管设备就是管跳闸,管跳闸就是管隐患”的理念,从三个方面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一是做好重要输电通道运维保障。建立市、县公司和供电所三级立体联防机制,强化电网运行实时监控,成立输电监控中心和无人机巡检班组,确保可视化运维、隐患“日监测、日通报”等措施落实落细;加强超特高压密集通道、跨区重要输电通道等运维保障,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二是强化设备运维管理。迎峰度夏期间,定期特巡特护保供关键设备,加强图像识别、局放带电检测等技术应用,加强二次系统运维管控。三是提升配网精益运维水平。按照“全面排查、分级管理、闭环管控”原则,推进配网“全员巡线”扫雷攻坚行动,全面整治频繁故障、低电压等问题。

  王 辉:一是加强设备检修维护。完成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设备综合检修29次,在迎峰度夏前完成110千伏雄石、35千伏冷水等变电站的设备改造,提升设备安全运行水平。二是加强设备运维巡检。积极推广“人工+智能”巡检模式,融合应用高清视频、红外测温仪等装置和设备,对变电站开展全覆盖、无死角、多角度巡检。度夏期间开展开关柜局放检测、红外测温等960余次,消除设备缺陷400余项。为高压室、控制室加装除湿机、空调等设施80余台,确保室内环境舒适度。三是加强设备缺陷管理。对巡检中发现的一般缺陷,缩短巡检周期,针对性制订运维管控措施;发现严重及以上缺陷时,采取“零点作业”等措施消除缺陷。

  李建立: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夯实电网安全基础,精益运维变电站、输配电线路,开展设备、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多措并举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一是加强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完成三轮变电站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及开关柜带电检测,开展地网检测和避雷器泄漏电流监测,提升设备运维管理水平。二是加强设备消缺与隐患治理。按照“一次、二次、网络、安保、消防”五维保障,结合大运会保电开展多轮次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对重点线路集中检测,及时消除缺陷,累计排查整治设备隐患525项。三是持续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完成31条10千伏及以上重超载线路的治理工作,有效缓解24台主变压器超载情况,全区年户均停电时间缩短1.8小时,故障跳闸次数同比压降13%。

  温 刚:一是梳理风险隐患,明确保供措施。优化变电站负荷监测、差异化巡检运维策略,编制2023年迎峰度夏主网设备运维工作方案,梳理主网设备运行风险隐患15项,有针对性制订整改措施41项。二是加大巡检力度,补强薄弱环节。采取日常巡检和特殊巡检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测温,及时消除设备缺陷。迎峰度夏以来,昌吉供电公司常态化开展变电站特殊巡检297次,解决区域内现有变电站主变压器重载、油温异常等问题25处。三是开展专项排查,消除设备隐患。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求,统筹开展主网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加强安全隐患“销号式”管理。截至目前,昌吉供电公司累计消除设备隐患89项。

  《国家电网》:针对夏季恶劣天气多、自然灾害多发的特点,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配网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应急抢修工作?

  赵 洋:邢台供电公司坚决贯彻国网河北电力最大程度防范风险要求,全方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是提高反应速度。将气象云图、电网地理图、地形地貌图“三合一”,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对故障实现台区级定位、分钟级响应、小时级处置。开发结构化查询语言程序,调取国网河北电力量测中心的实时数据,实现配电变压器重过载及时发现、及时预警。二是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开展“一周一主题”应急培训和演练,分场景制订5类15项应急预案,组织抢修人员3000余名,配备50台变压器、6辆发电车、45台发电机、51台社会化应急电源,确保第一时间处置紧急情况。三是提升供电服务温度。将所有高压自管小区纳入监测范围,指导客户消除隐患154处,整治负载率超130%的小区4个。组织客户经理通过微信群或短信平台主动向客户推送计划检修信息及故障抢修进度,让客户及时了解最新情况。

  曾小平:孝感供电公司加强与应急、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健全灾情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及时研判雨情、水情、风情,点对点发布灾害预警,提前采取针对性防御措施,牢牢把握防汛主动权。以变电站、重要输电通道等为重点,消除各类防汛隐患,对全市泵站、排灌站等防汛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下发整改通知书,提供技术支持,督导客户进行隐患整改。做好应急预案修编等工作,开展迎峰度夏电网联合反事故演练、防汛应急演练,检验各单位、各专业的协调联动及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应急物资、应急电源等应急保障措施,确保工器具、抢修车辆处于可用状态,常备全专业应急基干队伍32支300余人,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王 辉:一是制订故障处理方案。综合分析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故障发生的特点,差异化编制事故处理预案,组织各运维单位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确保运维人员能够快速查找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缩短检修时间,提升应急处置质效。二是全面做好应急抢修工作。储备应急抢修设备、物资126万元,配置发电车、带电作业车等11台,安排6支应急抢修队伍62人,24小时待命,确保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迅速处置。三是提升客户用电体验。针对度夏期间雷电、强对流等恶劣天气频发情况,安排工作人员通过客户微信群、短信等方式提前向客户发送预警信息,提醒客户注意用电安全,提升主动服务、主动通知效率。发生故障时,各单位第一时间告知客户故障原因及抢修进度。

  李建立: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坚持极限思维,系统防范,全力做好防汛防灾、应急处置工作,确保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大运会保电等重大保电工作万无一失。一是编制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完成防汛、大面积停电、地下电缆火灾等专项应急预案,细化防汛减灾20条重点举措,将防汛工作落实到岗、到人。二是开展各类应急演练。结合大运会保电,开展各层级应急演练27次,按照30分钟抢修圈,设置配网抢修驻点16个,组织抢修人员263名,调用移动式变电站1座,调配省内外中低压应急发电车106辆,全力做好应急抢修装备、物资、车辆和队伍的准备工作。三是深化应用信息化手段。应用配电自动化、智慧保电指挥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开展配网运行状态监测,提前评估,快速响应,大幅提升供电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

  温 刚:一是数字化保障“主动抢修”。全面应用配电数字化平台,并试点建设疆电秒感系统,在吉木萨尔县、奇台县等地开始实用化应用。依托配电数字化平台等数字化系统的数据,辅助供电员工及时发现并处置问题,同时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将用电信息准确推送到户,实现客户用电状态实时感知。二是网格化保障“抢修力量”。以“网格化急修布点”为核心,以配电网核心班组为支撑,积极补充抢修力量,设置网格化抢修驻点66个,组建应急抢修梯队10支,及时处置突发状况。三是新技术保障“快速复电”。加大故障指示器、一二次融合断路器等设备应用力度,通过技术突破提升故障研判准确度。截至目前,昌吉供电公司累计完成763条配网线路的级差保护配置和多级重合闸配置。

  《国家电网》:保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重点工作之一。企业如何优化负荷精细管理,引导客户错峰生产、让电于民?

  赵 洋:邢台供电公司认真落实国网河北电力构建“日前+日内+实时”需求响应要求,不断优化负荷精细管理。一是调控负荷资源。实现市县两级负荷管理中心实体化运转,健全需求响应客户对接、紧急联络、响应执行机制,促成地方发展改革委等相关单位与电网企业在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合署办公,实现负荷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控。二是提升响应能力。促请市发展改革委出台需求响应、空调负荷管理等政策,引导“两高”企业积极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在迎峰度夏前建成电力需求侧响应77万千瓦负荷资源池。三是挖掘居民负荷调节潜力。大力推广“e起节电”活动,供电员工进社区、进集市、进公园,通过宣讲、抽奖等方式,解读居民电价政策,推广节电攻略,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曾小平:孝感供电公司认真抓好电力保供关键之要,深化负荷特性分析,完善电力需求侧响应和错避峰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用电。持续完善负荷管理联动机制,积极推动市政府成立全市电力保供领导小组,建立“政府—电网—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推动实现市县两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实体化运作。根据客户负荷特性“一户一策”建成需求响应、快上快下等负荷资源池,实现对负荷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开展“大走访大调研”等活动,为企业客户提供能效分析、季节性分时电价宣传解读等多种服务,引导各类客户错峰用电,保障分时电价政策顺利实施。与当地发展改革委合作开展全国第33个节能宣传周宣传,积极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王 辉:一是健全优化负荷管理机制。促请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制订鹰潭电网2023年负荷管理预案、关于落实负荷管理双责任制的通知等方案文件,进一步细化落实电力保供措施。二是积极引导企业主动错避峰生产。邀约61家企业主动错避峰生产,可错避峰负荷7.12万千瓦。深入对接560家企业,建成可调节负荷资源库,构建最大管控负荷39.8万千瓦的需求响应资源池,保障迎峰度夏期间可靠供电。三是帮助企业节能降损。深入开展“送服务、解难题、促发展”活动,走访各类企业158家,满足客户诉求26件,同时针对铜冶炼加工、水泥生产等行业重点企业开展现场能效诊断服务,促使企业优化生产工艺,使用高效节能设备。

  李建立:天府新区供电公司持续加强需求侧管理,提升能效服务水平。一是强化政策保障。促请成都市政府印发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等7项政策文件,为空调负荷柔性调节等工作提供政策支撑。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开发省内首个负荷信息数据应用平台——“数智锦囊”,实现任意断面或群体负荷数据的快速监测和呈现,精准实现负荷预测、过程监督等需求侧管控功能,事后复盘负荷预测准确率高达98.23%。三是分类精细管理。针对社区居民,依托“电力网格+社区网格”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对超计划用电客户的节能引导;针对大型商超、工业企业和党政机关等重要客户,实时监测执行成效,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督导,帮助单班制、两班制生产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引导鼓励客户主动削峰填谷。

  温 刚:一是引导客户做好错避峰生产。深入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分时电价等市场价格信号引导鼓励客户调整生产计划、主动削峰填谷,推动企业错峰用电,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灵活调节、多向互动;通过资金补贴等激励机制,激发客户侧参与调峰积极性。目前已完成60户大客户的负荷资源排查,预计今年完成211户大客户的负荷资源排查,响应容量可达70万千瓦。二是细化负荷管理。深化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成立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建设负荷管理多级视频指挥体系,提升负荷管理协调指挥能力。三是推广科学用能方式。面向高耗能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商超综合体推出综合用能服务。截至目前,昌吉供电公司实地走访当地80家高能耗企业,并结合实际情况为客户制订能效诊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