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3年第9期

【特别策划·观点】充分发挥金融业务的支撑作用

发布时间:2023-09-14
  

文_国网能源研究院 刘粮 李成仁 陈挺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是当前金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针对能源安全保障、清洁低碳转型、稳妥推进“双碳”工作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对电力保供、能源转型、改革发展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做好这些工作,需要金融业务作为有力支撑。

  优化金融业务布局 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的金融业务积极服务“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紧扣“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坚定不移走产融结合发展道路,坚决做好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要金融保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近年来,公司金融业务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严格遵守国资和金融监管要求,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围绕电网主责主业,适度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统筹金融与实体、发展与安全、规模与质量,现已控股包括财务公司、财险、寿险、信托、融资租赁、私募基金等16家金融或类金融单位,布局形成涵盖资金融通、保险保障、资产管理三大金融行业主要领域,金融服务支撑力、改革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协同发展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聚焦电网主业 靶向发力实体经济

  近年来,公司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力保供电、保安全、保稳定,应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高温大负荷等挑战,金融服务需求显著扩大。一是需持续加大对特高压和各级电网网架、智慧配电网、抽水蓄能等项目投资力度,预计“十四五”期间计划投入2.4万亿元。二是需对极端天气导致的能源供给调配和电力系统冲击提供支撑保障。三是作为“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务需持续提升服务效率效益。公司各金融单位精准对接实体企业金融需求,强化产品创新,推动服务升级,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保险保障、资产管理服务质效,真正以产品取胜、以服务取胜、以品质取胜,让实体企业有切身的认同感、获得感、满足感,努力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源头活水”。

  资金融通方面,相关金融单位依托公司司库管理体系和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综合利用信贷、信托、融资租赁等多渠道资金投放优势,全力保障公司经营发展资金供应,严控带息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降低公司综合融资成本。

  保险保障方面,相关金融单位发挥“电力行业保险专家,保险行业电力专家”优势,立足电网运行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围绕电网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各主体,创新研发电网特色保险产品,提高保险服务效能;健全完善风险保障体系,通过共保、再保等方式,充分发挥金融风险分散的作用,为电网资产提供保险保障,不断增强电网抗风险能力。

  资产管理方面,相关金融单位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金融价值创造功能,设立电网东西帮扶、抽水蓄能债转股、集成电路混改、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产业基金,利用权益工具优势,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在服务脱贫攻坚、助推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聚焦能源行业 带动全产业链共同发展

  公司作为现代产业链“链长”,对上下游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业务资源丰富,其使命责任已不仅在于自我成长和突破,更需要综合运用好金融、产业各类资源,引领带动全产业链共同成长,在把握主责主业的同时,具备全局观和使命观,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引领者和组织带动者。

  金融业务为公司发挥“链长”功能搭建了关键平台,提供了重要纽带。相关金融单位依托公司数字化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电e金服”,适度向能源产业链延伸,稳妥审慎开展市场化业务,让平台更开放、产品更多元、渠道更广泛,突出能源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特色,力争在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服务“双碳”目标、引领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成为中央企业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的创新典范。

  坚持普惠导向,助企纾困解难。相关金融单位落实国家要求,联合地方政府,深度融合当地实体经济,为产业链上下游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个性化的电网特色金融服务,精准识别金融需求,创新“电e贷”“电e票”“电e证”等金融产品,加大提额、降息、延期力度,以本地化、特色化、定制化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服务“双碳”目标。相关金融单位联合合作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金融专区,研发推出更多绿色融资、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构建碳信用评价体系,推动“碳评+金融”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完善“谈评估+供应链金融”业务新模式,精准引导优惠绿色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企业、绿色项目,助推链上企业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下一步,相关金融单位应秉承开放共享、包容互惠、合作共赢理念,在全业务领域引入社会金融机构,对外加快与各级政府服务平台的合作对接,对内加快与“网上国网”APP、“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等平台的联合推广,在更范围、更深层次引来金融活水,带动全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