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3年第9期

【特别策划·综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插上金融之翼

发布时间:2023-09-14
  

文_本刊记者 石小飞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公司的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加快推进金融业务改革创新发展,公司金融之翼日益强健,为电网和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断强健金融之翼 增强“一体四翼”合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一系列国家重大决策的部署和深入实施,对中央企业战略支撑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更高要求。

  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公司“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主题。唯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全面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公司基业长青,在为党尽责、服务大局中充分发挥“顶梁柱”作用。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强有力的措施和行动把“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统筹推进落实好。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做实了就能解放生产力,做强了就能提升竞争力,做细了就能夯实发展力。实践证明,落地实施“一体四翼”发展布局明显增强了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公司发展的基础更厚、动力更强、成色更足,正在实现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规模大”转向“高质量”。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这些目标任务的实现,需要“一体四翼”各业务板块立足整体价值最大化,强化资源共享,提高协作效率,促进各板块优势互补、相互赋能。

  作为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务发展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公司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公司的金融业务形成了金融、科技、海外三方协同,赋能发展的总体布局,坚持“根植主业、服务实业、以融强产、创造价值”发展定位,金融之翼谱写发展新篇章,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动能。

  业务布局不断优化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业务要发展,必须以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化、专业化之路。经过多年发展,公司金融业务已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业务布局不断优化。公司金融板块包括资金融通、保险保障、资产管理、金融科技、境外投融资五大领域,拥有财务、财险、寿险、保险经纪、信托、证券、租赁、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资产管理、投资管理、保理、期货等16家金融或类金融单位,布局金融科技和境外投融资业务,形成了涵盖金融主要领域、国际国内相互促进的业务布局。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公司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严格遵守国资监管和金融监管规定,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金融与实体、发展与安全、规模与质量,各金融单位经营发展态势稳健,总体风险可控在控,主要指标符合监管要求、优于行业均值,风险资产率显著低于国内商业银行同期水平,牢牢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创新成果多点开花。公司自主创新打造的数字化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电e金服”,将自身资源禀赋和要素优势拓展辐射到全产业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逐步成为公司的一张新名片。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中央企业办金融,必须始终坚持服务主业实业,这是金融业务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金融发展的独特资源优势,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现实选择。

  7月底,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电网资产不同程度受损。灾情发生后,英大长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保险机构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启动大面积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统筹组织人员力量,对口驰援重点受灾地区,驻点提供保险服务,深入现场查勘损失,多轮次编制发布暴雨洪涝灾害预警信息,积极调拨发电机、抽水泵、冲锋舟等应急物资,开通24小时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全面实行“小案快赔、大案限结”,先后向国网北京、河北电力等预付赔款超过1亿元,多措并举为防汛救灾提供保险保障支持。

  为公司提供资金融通、保险保障、资产管理等金融服务,是公司金融业务的职责。为极端天气导致的能源供给调配和电力系统冲击提供支撑保障,是公司金融业务聚焦电网主业的具体体现。

  当前,在“双碳”目标愿景下,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快构建。在此背景下,作为能源产业链“链长”,公司必须综合运用好各类资源,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供给者和组织带动者。公司的金融业务可为公司发挥“链长”功能搭建关键平台、提供重要纽带,积极服务实业,为产业链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

  在服务产业链方面,英大集团依托“电e金服”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诸多利好,帮助许多企业获得绿色低成本融资。“电e金服”平台成为中央企业自主发起建设的业务规模最大、涵盖领域最全、服务对象最广的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

  坚持开放共享,方能扩大平台影响力和带动力。以“电e金服”为例,促进该平台与地方政府金融平台对接无疑是强化政企协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今年6月,在各方的努力下,“电e金服”平台与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平台成功对接。此举极大拓宽了“电e金服”平台的辐射领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效应,也为解决湖北省中小企业银企信息不对称、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作出了贡献。

  以融强产,坚定不移走产融结合式发展道路,精准对接实体企业金融需求,深化产融协同、融融协同,统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供需高效匹配,方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以英大集团为例,该集团积极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当好以融强产“助推器”,发挥三大作用,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驾护航。

  —发挥金融完善资源配置作用,以绿色融资、绿色资产证券化工具引导低成本资金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能源互联网升级、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等领域倾斜,促进能源生产加速实现清洁化、能源消费实现高度电气化、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高效化。助力科技创新,利用产业基金等手段助力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相关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等问题。

  —发挥金融强化风险保障作用,创新绿色保险、风险管理服务,协助提高风险预警、控制水平,促进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发挥金融优化市场定价作用,统筹推动全国碳市场、电力市场协同发展,推进两个市场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6月11~14日,我国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公司受邀参加能源转型、节能增效、低碳服务3个展区展示。在低碳服务展区,英大集团有4个项目亮相。

  持续提升碳管理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助推实体企业向“绿”而行,方能更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这是中央企业金融业务应尽的职责,也是价值创造的具体体现。

  在碳管理服务领域,英大集团不断创新实践,推出了一系列适用于电网企业的碳管理服务模式。该集团推出的通过电网投资助力社会绿色发展服务实施方案,量化各级电网投资减排的自主贡献,彰显电网新能源电量消纳保障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绿色转型;通过电网企业碳管理服务实施方案,支持各级电网科学规划自身达峰目标并落实减排任务。该集团还推出电网碳管理七步行动法,从7个方面建立起全流程碳管理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实现碳管理服务落地。

  英大集团积极稳健发展绿色金融,在体系构建、产品研发、标准制定上全面发力。该集团构建起业内领先的绿色金融体系,创新推出环境污染责任险、“碳中和”主题基金、绿色交碳保等36项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外,公司相关金融单位还不断探索普惠金融,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7月底,由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出资建设、多方合力共同为辽宁营口盖州市农户打造的“光伏小镇”项目第一批5户户用光伏陆续并网。该公司以融资租赁的方式为电站建设提供资金,压低农户初始投入资金,更为“巩固脱贫攻坚”类客户设置零首付模式。该公司根据光伏发电特性、季节等因素,合理设置每月还款系数,确保农户月月有收益。

  持之以恒深化改革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服务经济发展是公司金融业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金融业务的发展,必须持续深化产融结合、以融促产。公司要求,金融业务要聚焦电网主业,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水平。要精准对接实体企业金融需求,强化产品创新、推动服务升级,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保险保障、资产管理服务质效,真正以产品取胜、以服务取胜、以品质取胜,让实体企业有切身的认同感、获得感、满足感,努力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源头活水”。

  此外,金融业务还要聚焦能源行业,持续带动全产业链共同发展。公司要求,依托“电e金服”,适度向能源产业链延伸,稳妥审慎开展市场化业务,让平台更开放、产品更多元、渠道更广泛,突出能源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特色,力争在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服务“双碳”目标、引领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成为中央企业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的创新典范。

  当前,金融风险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多种形态频繁聚集显现,成为威胁全球金融体系重要风险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金融风险的防控需要持之以恒。公司要求,金融业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模范遵守国资和金融监管要求,始终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根本任务,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风险防控体系,深耕熟悉、稳健、优势的领域,规范开展各类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品牌研究所所长王晓乐认为,除常规金融风险外,金融业务的声誉风险防控容易被忽视。声誉风险一旦出现,将给中央企业的金融单位及品牌形象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中央企业应持续加强金融业务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关系建设、文化建设、品牌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提升声誉风险管理的预见性。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公司金融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公司金融业务的发展,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用足用好改革的办法,动态优化金融业务布局、资本结构、体制机制,不盲目对标社会金融机构,保持发展定力,做强做优做专做精能源电力金融品牌。

  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浪潮下,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对金融有效服务的需求也随之扩大,进而倒逼金融机构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因此,公司的金融业务要持续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金融数据中台,实现多维精益管理;积极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强区块链、5G等新技术探索应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公司金融业务发展目标是积极构建世界一流的大型企业集团资金融通体系,打造能源金融新标杆,有力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公司金融业务将严格遵守国资和金融监管要求,紧扣“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坚定不移走产融结合发展道路,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坚强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