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数字化审计】打造新格局 释放新动能——国网湖北电力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文_陈识
9月初,湖北襄阳供电公司完成南漳县供电公司和谷城县供电公司经济责任项目的非现场审计阶段。针对财务、工程、营销专业中的突出问题,该公司依托数字化手段,构建12个审计模型,通过智能匹配功能,扫描项目疑点,大幅缩短了现场审计时间,切实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近年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以数字化审计手段为主的科技强审路径,多维赋能提高审计质效。
打造数字化审计新格局
国网湖北电力积极探索新型审计模式在审计项目中的融合运用,依托数字化审计实时、高效的特点,创新实践敏捷审计,聚焦核心风险点和重点业务领域,灵活调动审计资源,组建敏捷审计团队,形成“事前介入、远程实施、资源组合、同频发布”的快速行动机制,打造动态预警、敏锐洞察、准确高效的审计新格局,助力审计模式不断革新、审计管理持续突破。
1月,国网湖北电力审计中心处长匡尧运用数字化审计平台开展同业对标敏捷审计项目。匡尧介绍,在该审计项目中,国网湖北电力在数字化审计平台搭建数据场景71个,并将场景全部嵌入企业级数据中台。
在该中台完成自动取数、自动比对后,审计人员运用数字化审计平台分层分类对28项指标155项影响因子数据开展数据验证。综合应用光学字符识别(OCR)定向开发、智能阅读等先进技术,该平台自动完成与对标数据的比对,并在审计过程中运用“审计监理机器人”实时掌控工作进度和质量,确保了对标结果“即出即审、即审即毕”。自指标正式下达后,3天即完成审计报告,审查发现,有8个指标的12项影响因子存在偏差,已推动相关指标修改,有效为国网湖北电力决策层提供准确及时的审计建议。
该公司还结合重点领域监督事项,利用审计流程自动化机器人等技术,依托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13个监督模型,实现异常行为的精准画像和审计疑点的快速锁定。该公司累计应用技术工具定位高风险物资采购记录359笔,全部转化为审计疑点核实清单和巡察关键事项清单并分类落实。
2022年,国网湖北电力在企业级数据中台建立7个预警功能模块,设置18项前置监控指标,每月定期推送疑点信息,实现了对营销电费收取、物资招投标等5类业务的实时监督。
目前,国网湖北电力建立巡审联动敏捷作业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深化成果运用,推动内部审计与巡视巡察形成监督合力。
为进一步消除监督盲区,该公司建立审计与巡察资源成果共享和联合追责问责机制,试点对大型县级供电企业同步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和提级巡察,共同出具巡审联动问责清单25份。
释放数字化审计管理新动能
“我们以减少工程投资审计人员重复性劳动、发挥投资审计管理职能优势为努力方向,依托数字化审计平台投资审计模块和配套外网APP,全面强化对审计质量的管控,加强工程数据资源分析利用,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更精准,有效降低了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国网湖北电力审计部主任戚沁说。
国网湖北电力聚焦智慧赋能,坚持“以用促建、建用结合”,围绕电网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提升投资审计监督效能。该公司从投资计划、物资、工程、财务4个专业20个纲目搭建数据架构,形成施工管理、造价管理等720类所需数据库;融合常用工作数据,建立管理画像评价表、项目逾期送审分析表等7类数字化表单应用,为风险防控、工程管理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在数字化审计平台中嵌入一键送审、数据自动归集、机器人筛查等模块,部署造价审核和问题挖掘2类89个数据分析校验模型,自动查验内外工程审计成果质量;设计55个标准审计问题线索自动搜寻算法,开发工程管理风险智能预警模块,对工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与态势分析,自动将发现的问题线索、趋势性风险推送至责任单位和部门。
6月23日,国网湖北电力审计专责张靖使用数字化审计平台投资审计模块中的审计成果自动审核机器人,自动复核审计报告。“原来人工需要30分钟完成1份审计报告的复核,现在不到1分钟即可完成。不仅节约了时间及人工成本,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风险,提升审计质效。”张靖说。
自2022年运用数字化审计平台投资审计模块以来,共自动跟踪审前调查、审计进点、意见反馈等关键节点21996个,实现流程管理覆盖率100%,利用审计成果数据差异化设计各类审计管理报表24份,有效服务了管理层在重点环节的决策部署。
国网湖北电力充分总结数字化审计平台应用经验,9月26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成果交流展示会上发布QC成果《提高乡村振兴农网项目结算审计成果优质率》,作为唯一一项管理类QC成果获得公司一等奖。
升级数字化审计核心引擎
“数据验证机器人能7×24小时进行不间断查找,并分门别类自动生成问题清单,帮助审计人员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劳动,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问题分析、建议研究等创造性思维中去。”国网湖北电力审计中心副主任胡璟懿说。
9月2日,胡璟懿使用数据验证机器人,在数字化审计平台四期项目中高效验证数据表单112张,有效改善了传统人工验证效率较低的问题。
目前,国网湖北电力在非现场审计、疑点核实等关键环节,都有不同的审计机器人来支撑,审计时间和人员较传统项目分别压缩35%、40%。在数据准备阶段,数据爬取机器人、数据验证机器人能够拓展数据来源、提升取数质效;在非现场审计阶段,智能问答机器人助力拓展审计思路;在疑点核实阶段,运用场景结果自动拆分下发机器人,缩短疑点处理时间至3分钟内;在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报告辅助生成机器人能够实现“模型场景、审计记录、审计底稿、审计报告”一键贯穿式辅助生成。
该公司还应用全过程监理机器人,强化审计项目全过程管控,对人员、事项、流程“三要素”开展在线跟踪,实现项目进度实时督导、项目质量实时管控、审计成果实时分析,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谁快谁慢、慢在何处”,确保项目进度符合预期、项目质量有效保障,助力审计管理更先进。
截至目前,国网湖北电力在数字化审计创新研究、应用实践中持续突破,应用15项机器人、搭建32类多维画像、构建417个审计场景,获得国家级奖项19项,形成专利、论文等成果16项,实践运用持续审计、敏捷审计等新型审计模式推动审计流程再造,极大提升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