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3年第10期

【特别策划·综述】十年久久为功 收获累累硕果——公司积极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发布时间:2023-10-25
  

文_本刊记者 刘芳芳

  这是一条通达八方的路,这是一条贯连古今的路。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开启了国际合作的崭新篇章。十年来,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大局,高质量服务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多个项目在国际上成为“金字名片”,成为央企“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典范。

  发挥自身优势,高质量完成境外项目

  当地时间8月7日,巴基斯坦总理府举行中巴经济走廊十周年纪念活动暨“共同繁荣的贡献者”表彰仪式。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致辞并为包括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在内的29家中国企业和机构颁发“中巴经济走廊突出贡献奖”奖牌。

  公司与巴基斯坦社会各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贡献力量。±660千伏默拉直流输电项目由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是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唯一的电网项目,是巴基斯坦“南电北送”的大动脉。截至8月1日,项目累计送电约290亿千瓦时,自建设以来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7700个。目前,默拉直流输电项目已带电安全稳定运行超过1000天。

  计利当计天下利。在东亚中心(基金会)执行主任纳西姆·马哈茂德看来,中国企业帮助相关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一体化,推动了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繁荣。回望过去,公司在“一带一路”建设从倡议到落地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中,抢抓发展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公司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高质量开展国际业务,先后成功投资和参与运营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能源网项目,境外资产3500亿元,所有项目均稳健运营、全部盈利。

  为了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公司确定了“突出服务大局、突出效益贡献、突出风险防控、突出规范运营,打造‘一带一路’建设央企标杆”国际化战略思路。同时,公司依托世界领先的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接入等先进技术和大电网运行管理丰富经验,在推动能源电力清洁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国际市场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为投资建设境外基础设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作出突出贡献。

  在巴西,国网巴电CPFL公司SUL2输电项目和国网巴西控股公司路易斯安纳变电站扩建项目相继投运。两个项目分别为公司在巴西的重点经营区域—南大河州和巴西利亚首都联邦区供电,对提升地区供电稳定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CPFL公司和巴控公司加强工程成本控制,合理优化工程计划、有效调配施工资源、抓好现场质量和安全管控,实现工程“零事故”投运。

  十年来,公司稳步推进国际市场开拓,稳健运营境外项目,稳妥推进工程履约,国际业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的坚强一翼。

  从“硬联通”“软联通”到“心联通”,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2021年度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评价结果:公司综合得分位列中央企业第一名。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推动公司国际业务迈上新台阶,彰显了公司价值,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除了在传统输配电领域承建巴西、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老挝等国家级重点电网项目,公司还积极拓展智能计量系统等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有效服务“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印度尼西亚当地时间7月6日,经过近6个月的努力,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印尼高级智能计量系统项目部一次性成功上线超过一万只智能电表,标志着印尼电网数字化转型迈出成功一步。

  这是继沙特智能电表项目后,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海外的又一次大规模应用,全面带动和实现了中国技术标准、表计终端、通信模组及成套方案“走出去”。项目也将提升印尼本地表计生产、加工水平,为当地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

  多年来,公司牢固树立共赢的理念,走合作发展之路,累计主导发起编制国际标准183项,在境外应用中国标准606项,连续三年高质量举办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不断提升行业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通过交流合作,公司加强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以及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严格遵守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文化、宗教和习俗,坚持本地化、本土化发展,努力融入当地、服务当地,以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民心相通。

  开放理念之下,更多的中国装备、技术、服务、品牌、标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实现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共塑中国企业全球形象

  绿色经济已成为电力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领域。在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大背景下,“绿色”成为“一带一路”新底色。

  公司积极发挥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综合优势,在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大力开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上的环保实践是公司与社会共享成果、共创价值的生动注脚。

  广袤的亚马孙平原上,一条“电力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将亚马孙河流域的清洁水电输送到2500多千米外的巴西东南部负荷中心。这就是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二期工程。它是中巴两国在电力能源领域互利共赢合作的典范,不仅实现了良好的投资收益,带动国产高端电力装备进入国际市场,促进了巴西电力工业转型升级,还为巴西能源绿色转型贡献了中国方案。

  一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统筹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开展公益活动、保护动植物、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公司联合当地企业自觉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助力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美丽山特高压直流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和环保义务,建设和修复道路1970千米、桥梁350座;对两端换流站所在地及2539千米线路走廊开展全面的环境调查及动植物保护救助,共调查动物936种,救助濒危植物60种,实施动物保护措施3225项,恢复植被1100公顷;发现并保护遗址和天然洞穴710处。该工程获评“巴西社会环境管理最佳实践奖”,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良好形象。

  在菲律宾三描礼示省圣马塞利诺市巴利瓦特村,200多块光伏发电板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作为中国企业在菲律宾开展的首个民生援助项目,除电力覆盖外,公司安排人员多次前往现场,与学校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包括太阳能发电站参观、中菲文化交流和才艺展示等,既为村民普及了绿色环保理念,又进一步加深了双方友谊。

  公司参与投资运营的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在菲律宾吉马拉斯省圣洛伦佐市开展“绿色火花”项目,与当地自行车企业合作,以菲律宾竹子为原材料制作自行车,鼓励游客骑自行车游览吉马拉斯省的旅游景点,帮助当地发展生态旅游业。公司还为黎刹省提供新能源汽车、建设充电站,引导绿色出行。

  近年来,公司先后获得“中国绿色环保企业奖”“节能减排优秀企业奖”“中国工业行业履行社会责任五星级企业”“中国社会责任绿色环保奖”“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社会责任管理最佳实践奖”“关注气候·生态文明先锋企业”“中国绿色公司星级标杆企业”“中华慈善奖”等多项荣誉。

  公司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将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经验带往更多国家,以特高压为代表的先进的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包括光伏和风电产业以及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技术,都将为共建国家的绿色发展赋能。

  合作造福共建国家,成果惠及沿线人民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遵循“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交往原则,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些思想理念体现在今天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在内的每一份中国倡议、中国方案之中。

  公司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海外坚持“市场化、长期化、本土化”经营,在国际业务健康发展的同时,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稳步推进国际市场开拓,推进中国—尼泊尔联网、巴西第三回特高压、巴西股权多元化项目相关工作,带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协同“走出去”;稳妥推进能源电力国际合作,与周边国家建成10条跨国输电线路,实现资源跨国优化配置、互利共赢。

  有人问,“一带一路”究竟有没有实际成效?对于这个问题,当地民众最有发言权。

  78岁的巴西老人赛维里诺第一次拧开水龙头,喝上干净的水,那一刻他激动万分、泪眼婆娑。针对巴西东北部干旱少雨且地下水咸涩不宜饮用的问题,国网巴电CPFL公司在建设风电场项目的同时,为附近的社区安装简易净水过滤装置,提供使用技能培训,并维修21个大型储水池以保证雨季储水,满足了当地4000多人日常饮水及农业生产灌溉的基本需要。

  得益于“一带一路”,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菲律宾“光明乡村”公益项目为1000多名偏远无电地区的原住居民和两所无电学校送去光明。公司长期赞助支持的巴西马累贫民区青少年交响乐团,成功帮助6000多名贫困儿童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国网巴控公司荣获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社会责任管理最佳实践奖”,国网巴电CPFL公司获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相关公益项目入选联合国“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有人问,“一带一路”项目是否都被中国企业拿走,只有中方获益?“一带一路”建设从来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多数合作项目都是由中国企业和当地企业合作进行的。

  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二期项目70%以上的设备、材料和施工服务来自巴西本地,带动了当地电工装备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整个项目周期为巴西提供了约4万个就业岗位。

  默拉直流输电工程进入运营期后,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公司聘用巴基斯坦籍员工245名,为员工总数的78.5%。该公司加强本地人才培养,累计开展巴方员工培训7832人次,为巴基斯坦培养了首批直流技术与运维人才。由此可见,当地企业和人民是最大的获益者。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过去十年间,公司努力做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形象大使,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分享中国创新实践,推动所在国家和地区的能源电力保供和绿色转型,赢得了当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称赞。

  千百年来,遥远浩瀚的大海没有成为交往的阻碍,反而成为连接的纽带。过去十年,越来越多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赢,在文明交融中共同进步,乘着命运与共的大船破浪前行。携手同心,行而不辍。未来,公司在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起点上扬帆远航,在波澜壮阔的海面上将留下更多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