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3年第11期

【以学增智、以学促干,推动高质量发展】绘就山青水绿新画卷——浙江绍兴供电公司积极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发布时间:2023-11-14
  

_吴琪张小红

  在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带动下,浙江绍兴供电公司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屋顶、水库、山林等资源,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提升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助力绘就“山青水绿天蓝景美人富”的新画卷。

  借光发力 赋能千行百业

  10月11日,在新昌县镜岭镇冷水村大梁岗,绍兴供电公司运维人员穿梭在一块块光伏电池板间,开展日常巡检维护。山脚下是曾经裸露的荒坡,现今一块块光伏板在荒坡上排列成深蓝色方阵,摇身蜕变成了“金山”。

  冷水村光伏项目占地面积约234.21亩,采用16324块单面单玻光伏组件阵列组成,装机容量1.07万千瓦,采用“全额上网”模式。按照25年的使用年限来计算,该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为1076.21万千瓦时,累计发电量为26905.18万千瓦时。

  科学合理用能已在千行百业达成共识。绍兴建元电力集团市场营销部相关负责人周洋介绍,截至10月初,绍兴地区全产业链光伏容量已超过305兆瓦,累计发电3.4亿千瓦时。

  一直以来,绍兴供电公司一方面大力开拓用户侧储能建设运营、用户侧能效提升等市场业务,建成企业屋顶光伏、渔光互补、绿色校园等示范场景;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低压分布式光伏参与电网调控的模式和技术路线,解决大规模并网带来的安全接入问题和电网运行安全问题,有效提高局域网供电质量和设备抗风险能力。

  绍兴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运行方式室专职陈鲁介绍,截至目前,绍兴地区2023年光伏出力占全社会用电负荷比例最高达20%,供电更稳定、更可靠、更清洁。

  改造升级 复活绿水资源

  绍兴,自古七山一水二分田。八百里鉴湖明澈如镜,七千多条河道交错纵横,一叶乌篷穿梭往来,山水风光皆是零碳资源。

  绍兴共有277座水电站,装机容量14.7万千瓦,其中有相对稳定水源的坝式或混合式电站各占一半。绍兴供电公司充分挖掘潜能,升级改造小水电机组,构建水光强耦合系统。

  以往河道小水电发电必须依赖的“储水发电”,易造成河流流量缩减,甚至断流,影响生物多样性。小水电改造,有效降低水电机组对水位的依赖,不仅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还能助力乡村增收。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改造升级后,当地供电公司通过对水电站开启时间和出力的控制,把梯级电站中不可控的零散电站变成间接可控的电站集群,将小水电从单一的低碳供能单元转变为提高区域电网应急能力、调节城市电力峰谷的灵活“充电宝”。

  “相比之前,如今水电站发出的电能质量明显提升,无功问题得到了解决。另外,上游水库调节的灵活性大幅增加,有利于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灌溉,实现整个流域‘细水长流’。”新昌县水利水电局副局长裘炯说。

  此举得到了当地政府及行业的支持。10月1日,由绍兴供电公司牵头编制的浙江省电力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小型水电站变速恒频改造规范》正式实施。该标准将有力推动小水电改造工作,为实现清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奠定了基础。

  技术攻克、盘活资源、标准制订,绍兴绿色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加坚定有力。

  灵活互济 促进新能源高效消纳

  清洁能源快速增长,对电力消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地平衡电力供需,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绍兴供电公司构建数字化赋能源网荷储互动模式,丰富调控手段,最大程度发挥各类能源的合力作用,助力电网削峰填谷。

  在电网侧,该公司打造理想调度运行机制,建设以电网运行评估指标为最优化目标的决策分析程序,并搭建云边协同的电网调度AI智能体模块,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最优解”。

  “绍兴电力探索理想调度市域实践,建立日前推演、日后评估的新型调控体系,并在新昌回山微电网区域展开试点运行。”绍兴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运行方式室主管李康毅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理想调度决策分析程序共输出策略192条,实现水电就地消纳增加约43万千瓦时,线损电量减少约4600千瓦时,节约发电成本上千元。

  在电源侧,虚拟电厂凭借能源互联网技术,将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各类电力负荷资源有效聚合起来,统一调度,参与电网运行。

  在今年4月底“接入”虚拟电厂的浙江金凤凰电气有限公司,不仅可以利用电的峰谷价差节约生产成本,还可以通过虚拟电厂参与电力调峰获得额外收益。绍兴上虞区供电公司调控分中心主任王建军介绍,据测算,虚拟电厂平台每利用100小时,可提供电能269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0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

  创新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绍兴已有近百家用能、储能企业参与了“虚拟电厂”建设,有力推动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