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3年第12期

【特别策划·观点】扛起长周期能源保供重任

发布时间:2023-12-15
  

文_中电联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陈宗法

  又到能源保供的关键时刻,国务院近日召开今冬明春保暖保供会议进行专门部署。距2021年国家出台能源保供稳价措施,能源保供已经历“三长载”。其间,全国发电企业特别是五大发电集团,顶住压力,不惜代价,发挥了能源保供“主力军”的作用。今冬明春,面对复杂多变的能源保供形势,发电侧如何继续在挑战中扛起长周期能源保供的重任?

  保供压力小于预期 但挑战依然不小

  综合当前我国用电需求的变化和电力供应能力的增长,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结合能源保供政策的持续发力、煤电企业亏损有所改善的实际,2023年能源保供压力总体上小于年初的预期,也小于前两年。

  今年我国电力供需转向总体平衡。根据中电联通报,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进入第四季度,电煤库存整体处于历史同期较好水平,水电蓄水情况也好于去年同期,预计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

  国家能源保供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持久发力。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能源保供稳价的政策措施,建立能涨能跌电价机制,释放煤炭产能,实施长协煤“三个100%”,鼓励煤电“两个联营”等。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这些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煤电矛盾,推进了电力市场化改革,实现了今年煤电企业的整体扭亏,也有助于提升煤电企业的发电意愿与投资意愿,促进能源保供、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

  电力央企努力实现安全保供、经济保供、精准保供。近年来,国家要求发电企业“高比例开机、高负荷出力”,做到“应发尽发”。五大发电集团闻令而动,成立电热保供专班,层层压实责任,千方百计寻找煤源、协调运力,不计代价采购电煤、补充库存,全力以赴多发多供。

  尽管今年保供压力小于年初预期,但电力系统“双高双峰”“双随机性”的特征更加突出,特别是发电企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依然不小。具体表现在:

  一是在总体平衡下局部地区电力供需形势依然偏紧。今年冬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 13 亿千瓦左右,尽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华东、西南和南方区域的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需偏紧,甚至存在缺口。

  二是煤炭保供政策退坡,增加了电煤采购的风险。1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做好2024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正式明确,发电企业合同签订量最低应不低于签约需求的80%,鼓励按照100%签约。这意味着煤炭兜底保供底线改变,不再实施长协煤“三个100%”,放开了煤电企业采购20%的市场煤,而煤炭企业将更多地根据市场形势“弹性”生产,部分煤矿势必会减产。进口煤2023年预计达到峰值4.5亿吨,明年难以创新高。同时,电煤长协签订难度明显增大,长协合同量下降20%左右,煤电企业保供的压力较大。

  三是煤电上浮20%政策将打折扣,电力交易价格出现小幅下降。在近期全国电力市场供需总体平衡的形势下,煤电交易电价已开始小幅下行。燃机发电的两部制电价也在逐渐退坡,在气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燃机发电边际贡献进一步下降。这对火电企业保供、扭亏无疑是不利的。

  四是煤电企业尽管实现整体扭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脱困。受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影响,煤电装机份额和利用小时呈逐年下降趋势。截至2023年9月底,煤电装机11.5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为41.3%,同比降低3.5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装机13.84亿千瓦,占总装机的49.6%,同比增长20%,历史性超过煤电。近年来,受煤价等因素影响,煤电企业亏损,今年前三季度实现整体扭亏,但亏损面仍有50%左右,不少煤电企业存在现金流短缺等困难。这也将影响煤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五是新上煤电将有所增加,但能否达到预期有待观察。“十二五”以来,我国年均煤电新增装机逐年下降。2022年新增煤机1465万千瓦,同比减少1472万千瓦,下降50.1%。为确保能源安全,2022年国家提出煤电“三个8000万”目标,并将2025年的发展目标由12.5亿千瓦调增到13.6亿千瓦。随着煤电发展目标的提高、沙戈荒大基地配套煤电项目以及容量电价的出台,预计2030年前煤电发展将会有所复苏。

  面对挑战持续发力 扛起长周期能源保供重任

  保暖保供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面对未来能源保供的挑战与压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需要国家、社会、企业从长计议,统筹协作,共同发力。制订能源电力规划、调整能源保供政策、推出具体的保供方案,既要从“风光水火储”“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出发,也要从“煤电油气运”“能源产供储销”出发,还要从煤电上下游产业链出发,进行前瞻性谋划和整体布局,并推出切实有效的保供政策与措施,实现“能源保供、清洁转型、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作为电力央企更不能“松绑歇脚”,要持续扛起长周期能源保供重任,当务之急要抓实抓好今冬明春的保暖保供工作。

  一是做好签约履约,着力保障电煤库存安全。要统筹考虑今冬明春用煤需求,强化长协煤履约兑现,周密做好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确保岁末年初电煤供应稳定。 此外,要争取运力支持,确保电煤资源和铁路运力相匹配,做好冬季电煤接卸工作。要保障长协气稳定供应,积极争取供热季政策支持。同时,要坚持电力中长期合同高比例签约、分时段签约,做好优先发电、优先购电计划与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的有效链接。

  二是持续强化设备管理,确保电力安全生产。各发电企业要统筹安排好生产与检修,做好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保障电力安全生产可控在控,确保以健康状态迎峰度冬、供电供暖。重点要推进“三改联动”,进一步提高煤机的可靠性、灵活性,更好地适应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推行机组精品大修,实行非停机组挂牌抢修,抓好典型问题专项整治,严控非停和出力受阻;着力抓好一流机组创建工作,加大能耗对标分析与现场督查力度,强化能耗管控;推动落实生产人员持证上岗,进一步研发、突破燃煤发电技术,努力实现灵活发电、高效发电、清洁发电、低碳发电和智能发电。

  三是狠抓热网治理,提升供热应急处置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供热设备检修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企业要督导重点供热区域做好“冬病秋治”工作。高质量开展一次网隐患排查工作,高度重视供热一次网井室、架空管线、补偿器、重要关断阀门等危险源治理,确保今冬明春供热季“供得上、供得足、供得暖”。完善供热应急预案,细化现场处置方案,强化应急演练,确保预案和相关处置方案关键时刻“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

  四是多措并举落实资金,保障燃料款与重点工程款的需要。迎峰度冬期间,面对持续亏损的困难火电企业,要通过发行保供特别债、落实信贷资金,做好预付款和煤款、天然气款结算工作,保障资金链安全。同时,要加大能源保供关键项目、重点区域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在建项目完成进度。近期,要抓紧做好2024年资金预算、投资计划,有序安排明后年机组投产计划,大力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海上风电集群化基地、西南水风光的综合开发基地以及配套煤电项目的建设,积极发展储能、氢能等灵活调节电源,扩大水电、核电、生物质、海洋能、地热能等并举的“清洁大家族”,开展煤电与煤炭、新能源“两个联营”,推进煤电“三改联动”,强力支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