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4年第3期

【新春走基层】从“山水城市”到“未来之城”

发布时间:2024-03-14
  

文_本刊记者 王晶 通讯员 马千里

  “列车运行前方到站是——雄安站。”

  2月4日一早,记者从北京西站出发,乘坐列车一路向南。列车行驶在京雄城际铁路上,穿梭于塔吊林立间,蜿蜒于连绵楼群之中。一小时不到,列车就到达了雄安站。雄安站地上三层、地下二层,从远处看,宛若一瓣青莲上的露珠。

  乘车沿着通畅的津雄高速一路向西,“雄安新区,未来已来”以具象的方式呈现在记者面前:崭新的居民住房错落有致,平坦的道路标线清晰,两边的绿化疏密有致……这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之城,每天都在书写新的历史。

  城市表面的平静,难掩塔吊林立下的脉动与期待。随着京津冀区域路网布局进一步完善,电网的转型发展正在为“雄安质量”增添更多可能性。

  看变化:春来雄安处处新

  立春时分的雄安,冷暖与冬日无二。走进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容东供电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雄安赋能”几个大字。

  “2020年8月,1000千伏张北—雄安特高压工程投产;2021年6月,220千伏剧村‘1+5+X’城市智慧能源融合站投产;2022年9月,220千伏雄东—昝西线路工程投产;2023年7月,500千伏雄安变电站开工建设……”听着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兼国网雄安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津的介绍,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世界一流城市电网正从规划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样板。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到“终端能源消费全部为清洁能源”。而对于雄安这张“未来电网”的架设,早已铺开。近年来,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持续推动能源供给多元化清洁化,积极引入区外绿色电力;因地制宜开发分布式光伏、生物质(垃圾)发电、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推广储能应用布局;分步构建“站园片村淀”五级示范,让智慧城市与绿色电网融合发展。

  “张北的风点亮雄安的灯”,这句话人们耳熟能详。走进剧村融合站,更能体会得真切。“剧村融合站一头连接着1000千伏张北—雄安特高压,一头连接着容东片区居民集中安置区,为数万客户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李津说。

  作为雄安新区重要的能源站点,剧村融合站致力于讲好能源绿色发展故事。站内通过沙盘、滑轨屏等多种形式,向公众直观展示了雄安新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雄安高铁站屋顶光伏清洁能源发电项目等系列绿色低碳创新实践。

  “碳达峰碳中和,你知道多少?”在变电站“双碳”互动专区,记者还看到了科普知识网络竞答平台,该平台通过游戏的方式科普低碳生活常识。

  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雄安,每一天、每一刻都不停变化着,逐渐成形的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为正在拔节生长的“未来之城”注入澎湃动能……

  探新路:变电设备换新貌

  早就听闻雄安新区的变电站都被赋予了优美而又充满诗意的名字,却从未近距离地观览过,记者不由得心生好奇。当日16时,记者走进“山水城市”——220千伏昝西变电站,感受这座“未来之城”的别样魅力。

  220千伏昝西变电站位于雄安站东南侧,承担为雄安站、高速铁路牵引站、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等重要客户供电的任务。刚下车,米黄色的外墙板、富有雕塑感的建筑就闯入记者的视线。“这怎么看也不像一座变电站,更像是一座山体景观公园。”这是昝西变电站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昝西变电站被称为“山水城市”。这座以《千里江山图》作为外观设计参考的能源站点,已成为城市的一处“写意山水”。“‘山’象征变电站,‘水’象征线路,如同滋养文明的山川河流一样,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雄安新区供电公司运检中心副主任孙文凯说。

  近年来,国网河北电力在雄安新区变电站工程主体和附属设施设计中,结合城市规划、建筑风貌、地域环境等,构建与周边景观融合、兼具美学和表皮功能的变电站设计模式,使传统的只具备单一输送电力功能的变电站融入城市整体环境。除了“山水城市”,雄安新区的每座变电站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桃园梦境”“廊桥翠谷”“城市森林”……变电站以一座座主题公园的形式点缀于城市之中。

  沿着昝西变电站外的小路,记者深入探访了电网绿色建造技术的创新应用。不止于美,昝西变电站建设全过程践行绿色理念,创新应用了多项先进环保技术。2023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昝西变电站入选。这是国内首个获得三星级绿色工业建筑标识的变电站工程。

  “在材料资源利用方面,昝西变电站采用了纤维水泥挂板,面积约9600平方米。”昝西变电站项目经理魏占宁介绍。该站采用的纤维水泥外挂板是由粉碎后的180吨建筑废料和水泥搅拌后制作而成,环保效益突出,经计算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3.6吨。

  开新局:创新创业再出发

  走进昝西变电站10千伏设备室,只见在配电柜周围,一台投影仪大小的白色机器人正沿着平滑的轨道,“行动自如”地读取表计数据、开展红外测温、检查局放状态,实时监测在运设备安全状态。

  “智能巡检机器人采用轨道式结构,搭载可见光、红外摄像头及气体、温湿度传感器,具备视频监控、红外热成像、环境监测等功能,可以实现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的实时同步。”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值班员张兴宇告诉记者,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无线信号向后台处理系统传输原始数据,自主预警和智能处置故障,完成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创新,不止于此。在昝西变电站内还有一条5G智慧电缆隧道——雄东—昝西220千伏线路隧道。“2022年9月底,在这条电缆隧道中,我们实现了高压电缆及其隧道‘物理电网+孪生电网’同步投运。”孙文凯介绍。这条16.15千米长的电缆隧道实现了基于数字孪生系统的全景展示、物联感知及自主巡检。

  另一边,电缆隧道内灵活跑动的智能巡检机器狗吸引了不少记者驻足观察。“机器狗其实是一个智能移动平台,可搭载摄像头、机械臂等多种设备,作为今后数字孪生系统的一部分,有充分的拓展空间。”张兴宇说。

  据介绍,由于雄东—昝西220千伏线路隧道很长,部署的电缆很多,如果出现问题,巡检人员贸然进入隧道可能会发生危险。该工程示范段将5G专网引入地下管廊,部署机器狗巡检,通过其配备的4K高清摄像头,可实现高清监测画面数据无损回传。在雄安新区的电网建设中,这样的“黑科技”不在少数。

  日升月落,四季轮转。雄安电力人孜孜创新,不断创新数字孪生应用,构建智慧运维体系,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增添智慧保障。

  奋进雄安,生机勃发。未来的雄安新区,将打造万物互联感知、汇集多维数据与新区同生共长的数字孪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