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观点】推动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文_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 张政 王佳佳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承担着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国有企业把职工技术创新作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基础、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通过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和创新潜能,国有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职工创新创效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新征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职工创新创效有助于推动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等领域集聚。通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国有企业能够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职工创新创效还能够促进国有经济区域间协调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区域合作,国有企业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推动形成更加均衡的区域经济布局。
自主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打造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职工创新创效发挥着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是职工创新创效能够推动国有企业形成完善的创新体系。通过构建以职工为主体的创新团队,国有企业能够集聚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二是职工创新创效能够促进国有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外部创新资源深度融合。通过产学研合作,国有企业能够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三是职工创新创效能够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文化。通过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国有企业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创新事业,形成持续创新的强大动力。
职工创新创效的生动实践
在国有企业中,职工创新创效的生动实践无处不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生产一线,职工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操作等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研发部门,职工积极投身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管理领域,职工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这些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职工创新创效的巨大潜力和价值。通过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和创新潜能,国有企业能够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职工创新创效催生了一大批大国工匠和技术能手。他们是职工创新创效的杰出代表和推动者。这些高技能人才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一方面,大国工匠和技术能手通过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推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他们注重细节、追求卓越,不断攻克技术难关,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传授技艺、分享经验,带动更多职工参与创新实践,提升技能水平。
职工创新创效不仅对国有企业的当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国有企业的未来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一是职工创新创效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让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二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三是通过创新实践,不断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企业储备更多人才资源。
加强创新文化培育和成果转化
创新文化是一个创新型企业的灵魂。通过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企业可以培养职工的创新意识,让他们敢于尝试、敢于突破,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
一是定期开展创新竞赛活动,鼓励职工提出新想法和解决方案。这不仅可以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还可以为企业挖掘更多的创新人才。二是设立创新基金,为职工的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有助于解决职工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能够更加专注于创新工作。三是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建立创新团队等方式,为职工提供更多的创新资源和支持。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内部创新交流平台,让职工分享创新经验和成果。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外部创新资源的合作与交流,是国有企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外部创新资源的深度合作,国有企业可以引入更多先进的创新理念和技术成果。这些机构往往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可以帮助国有企业了解最新科技动态,获取最新技术信息。二是国有企业可以利用外部资源开展联合研发活动。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研发,国有企业可以弥补自身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不足,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联合研发还可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形成更加强大的创新合力。三是国有企业可以借助外部资源开展合作。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项目,国有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能为企业带来真正的价值。一是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包括设立专门的成果转化部门或团队,负责对接和管理创新项目,确保创新成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转化。二是加强与市场、产业界的对接合作。通过合作,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市场支撑。三是注重创新成果持续跟踪和评估。通过对创新成果的应用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优化转化机制、提高转化效率。
此外,不断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还能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