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电网》>2024年第6期

【特别策划·调查】塞上江南 风光无限——国网宁夏电力全力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11
  

文_本刊记者 王晶 通讯员 李莹洁 袁宏彦 刘宣烨

  从黄河之滨到贺兰山下,一座座铁塔牵引着一条条银线绵延千里,一座座白色的风机随风转动,一排排蓝宝石般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纵横交错的电力线路点亮了“塞上江南”的璀璨夜空,勾勒出一幅笔墨粗犷的大漠风光图。

  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在宁夏,丰富的风、光及煤炭资源,转换汇聚成充足的电能,经由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大动脉奔向远方;在宁夏,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抢滩蓝海、未来产业加紧布局;在宁夏,依托资源优势的转化,曾经有着“苦瘠甲天下”之名的“闽宁镇”已不再是贫困的代名词……近年来,宁夏把握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实施的契机,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电力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有力支撑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5月13~17日,记者走进宁夏,探访电力服务地方发展的有力实践,感受祖国西部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

  电网坚强,绿能奔涌惠四方

  旋挖钻机忙碌作业,运输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在百米高空加紧作业……5月15日,在位于中卫市中宁县的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现场,记者感受到“塞上风光三湘灯,千里奔赴一线牵”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

  宁夏电网强电网、大送端等特征明显,已率先在全国打造了覆盖全区的750千伏双环网主网架,有力支撑全国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大局。近年来,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送端优势,实施“风光火”打捆外送,加快推进以输送绿电为主的第三条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新能源电力外送规模逐年增长。到2024年年底,宁夏“西电东送”外送电量累计超7850亿千瓦时。

  2023年6月,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作为我国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电量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该工程将接入光伏发电9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为这片古老的沙漠带来新的生机。

  “宁电入湘”工程投运后输送电量的50%是新能源所发电量。预计到2024年年底,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这个“沙戈荒”新能源集群每年可产出近24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这些电能将全部通过“宁电入湘”工程送到湖南。“该工程投运后,既能实现湖南中长期电力供需平衡,也将大幅带动宁夏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有力推动宁湘共赢。”国网宁夏电力发展策划部新型电力系统及配网处处长马剑介绍。

  沙漠腹地,清洁能源从塞上江南向全国延伸;贺兰山下,绿色电能为塞上江南注入澎湃动力。目前,宁夏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3774万千瓦。随着能源转型步伐加快,预计到2025年,宁夏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6700万千瓦,其中风电2200万千瓦、光伏4500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

  5月14日,沿着盘山公路驶进永宁县闽宁镇,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光伏板、徐徐转动的白色风机、智慧便捷的充电桩……

  绿色是闽宁镇发展的底色。闽宁镇地处贺兰山东麓,风光资源条件优越,现有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为19.75万千瓦、20.37万千瓦,西北首个“绿电小镇”就坐落在这里。

  闽宁“绿电小镇”由银川市委市政府与国网宁夏电力共同打造。该项目通过绿色能源、绿色电网、绿色产业3个方面共33项重点工程项目,实现风光储充资源互补,新能源发电和用电负荷协调发展,项目将于2024年年底建成,届时闽宁小镇可实现24小时绿电供应全覆盖。

  在配电网侧,银川供电公司在闽宁供电所打造了闽宁源网荷储互动示范工程。“该工程作为‘绿电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展示了光伏发电、风电等的技术协同和应用控制,实现了多种能源与负荷的集中接入、能量与信息的交互。”永宁县供电公司副经理柳云告诉记者。

  目前,银川供电公司正在闽宁镇试点开展基于主配网协同的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分析应用,预计在今年6月完成建设,实现闽宁镇分布式电源的集中协调管控,全面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供电可靠,现代产业蓬勃发展

  俯瞰宁夏,这里拥有众多资源优势。

  宁夏创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打造国内碳化硅材料全产业链集群,填补了宁夏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领域的空白;

  宁夏300万吨CCUS示范项目,正在向着打造全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的目标全速前进;

  中卫建成西部云基地,已有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14个,在运标准机架6.8万个;

  …………

  今日之宁夏,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现代化工、轻工纺织“六新”产业如日方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为服务宁夏做优做强“六新”产业,国网宁夏电力不仅在服务上“做加法”,深化供电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广业扩报装管理业务集中管控模式,提升业扩报装效率,更在用能上“做减法”,主动提供能效服务,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卫分公司就是“六新”数字信息产业的重点引进项目。

  5月16日,记者走进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的中国电信宁夏数据中心机房楼,看到楼宇用能控制系统正实时显示着大楼内用电、用水等各项用能指标。

  据介绍,2022年年初,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中卫市先后获批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宁夏枢纽,成为全国首个“双中心”城市。

  “我们采用了全自然风冷蒸发制冷,结合封闭热通道+弥漫式送风的送风方式,实现全新风模式、混风模式和全回风模式,根据自然温度智能调节,大幅降低数据中心运行能耗。”中国电信宁夏数据中心主任任涛说,“近年来,我们对于可靠性和灵活性兼备的电力需求越来越高,供电公司经常为我们提供能耗监测预警、用电设备智能改造咨询等服务,让我们对碳排放心中有数。”

  中卫供电公司密切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从电网规划、报装接电到能效服务的全周期供电服务,确保“东数西算”中卫数据中心集群能源安全。“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借助‘网上电网’信息化手段,深入开展年度方式计算及2年至3年滚动方式计算等电网运行分析工作,制定电网发展规划,全力提升企业新增负荷接入能力。”中卫供电公司电力调控中心负责人刘军福说。

  目前,中卫供电公司先后投资4.56亿元,新建4座110千伏变电站,满足了7家云计算企业57.13万千伏安的用电需求。

  未来,国网宁夏电力将以更大力度支持宁夏、建设宁夏、发展宁夏,以更优质的电力服务助推“六新”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赋能乡村,拓宽特色致富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网宁夏电力发布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服务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特”产业,助力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等服务举措,为乡村振兴全面开花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穿行在闽宁镇原隆村阡陌纵横的田野间,透过车窗,一处欧式城堡建筑风格建筑群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柳云介绍,“这是我们服务的重点客户之一—— 宁夏立兰酒庄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已搭建起电气化种植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立兰酒庄位于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这里光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拥有40%砾石与60%沙质的绝佳比例,是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

  5月14日15时,记者来到立兰酒庄生产车间。此时,立兰酒庄葡萄园种植基地的苏文平手持电子设备,通过国网宁夏电力客户侧物联服务平台智慧检测APP查看基地电气化设备的实时监测情况。

  2021年11月,永宁县供电公司依托国网宁夏电力客户侧物联服务平台,在立兰酒庄选取了100亩葡萄园作为试验田,完成了4类共33台电气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数据模型建立等工作。

  “以前我们葡萄园主要靠手动开启阀门进行滴灌,灌溉多少水只能靠经验。但现在,种植人员不用到田间,通过手机就可以操控阀门进行精准控制,非常方便。”说起客户侧物联服务平台,立兰酒庄董事长助理马成云连连称赞。

  永宁县供电公司结合客户侧物联服务平台电力数据信息与立兰酒庄葡萄产值开展对比分析,义务指导立兰酒庄试验田实现精准灌溉,降低了人工劳动成本,葡萄异形果减少5%,酿酒出汁率提升10%。目前,立兰酒庄每年每亩节水约20%。

  智慧种植,精准灌溉,智能供暖……在这里,记者感受到,在更加智慧、可靠的电力支撑下,传统产业已经开始焕发新生机。

  中宁枸杞享誉全国,有土地肥沃、日照充足、物产丰富的天然优势。17日,记者来到了中宁县宁安镇洪漫地枸杞种植基地。一眼望去,绿油油的枸杞树摇曳生姿、昂扬向上,令人无比喜爱。4年前,洪漫地还是一片山洪冲刷形成的盐碱地,仅有零零散散开垦种植的几处枸杞田。但如今,这里已是千亩枸杞种植基地。

  “投资建厂前,我还担心过用电能不能保证。枸杞摘下来,最好是在24小时内完成烘干,这就需要24小时不间断供电,否则会影响枸杞产品的品质。”张小佳枸杞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小佳说,“这几年多亏供电公司的优质服务。供电充足了,我们每年都能生产出高品质的枸杞。”

  中宁县供电公司宁安供电所所长王文华对各家枸杞加工企业的用电情况了如指掌:“张小佳枸杞合作社的年用电量大约0.2万千瓦时,年产值为20万元。在洪漫地,差不多规模的枸杞加工企业有4家,都是我们服务的重点客户。”

  如今,宁安镇已形成枸杞种植、烘干、加工产业链。中宁县供电公司定期组织员工上门为种植户服务,了解用电需求,排查用电安全隐患,讲解安全用电知识,更好地服务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今年,国网宁夏电力将高站位高标准持续发力,以行业帮扶为“面”,以定点帮扶为“点”,大力开展“电靓和美乡村”行动,打造“村网共建”等一批具有电网特色的示范项目,推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点亮山村产业振兴的梦想。

  巍巍铁塔、条条银线,跨越山河,点亮万家。在坚强可靠电力的支撑下,塞上江南奋楫争先,绘就美丽新宁夏建设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