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7年特刊

【城市能源·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战场】推进能源革命在城市落地呼唤高端智库

发布时间:2017-11-06 作者:

  推进能源革命在城市落地呼唤高端智库

  文 · 景春梅

  城市消费超过7成的能源供应毫无疑问,城市是国家能源革命落地的主战场。城市的能源消费模式、能耗水平、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源发展的外部性,决定了能源发展对城市生态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城市中人民的生存质量。随着文明和生产方式的进步,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重要性,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证实。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有利于提升整体能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提升居民能源消费的清洁度、便捷度和安全性。但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被政府部门主要关注的领域,集中在水网、燃气、通讯和交通网络。对于能源特别是电力网络,缺乏统筹考虑。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中,鲜有关于电网的论述。在已有的关于城市能源的规划中,燃气、石油、可再生能源以及电力规划,基本上都是分散实施的,没有在决策层面形成统一规划。因此,从效率和效益等诸多方面看,我国现有城市中的能源系统普遍存在效率低下、能耗水平高、污染严重等问题。

  多品种能源的协同、优化使用,本应是能源革命的应有之义,在城市能源系统优化中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真正实现多能互补、多规融合,在“环境—经济社会—能源电力”中,寻求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最优均衡。但实际中,多规融合、多能互补却难以真正落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缺乏有效的知识与智力供给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关于能源规划的专业机构,大多集中在相对单一的能源品种,难以发挥对多种能源相关公共资源统筹优化的支撑作用。

  由于能源生产和供应侧大多数由中央企业或国有企业经营,技术创新和能效管理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对成熟。而用户侧的能源综合优化,则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技术方案、商业模式的创新缺乏足够的驱动力量。因而,用户侧能源综合优化解决方案的探索,也将是城市能源变革中的深水区。需要中央企业发挥骨干和牵引作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加速解决困扰能效提升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与能源相关的冷、热、水等公共资源,也处于分散供应的状态,与其他资源未能形成有效协同。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范围应用,为搭建城市级统一公共资源使用监测与控制平台,提供了实现手段。为深入推进“四革命、一合作”的能源革命战略在城市落地,迫切需要一个运用现代智库运营机制的高端机构,发挥行业平台智库作用,融合政策、技术、产业等诸多创新元素,集聚各方技术优势,为城市整体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方案、搭建技术平台、融通产业金融资源,构建顺畅的政策机制与保障制度体系。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内参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