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24年第4期

【能源地理】挪威:打造电动汽车“森林”

发布时间:2024-04-26 作者:

  文/宋炳茹 

  北欧雪国挪威的魅力是神秘多面的,诸多矛盾冲撞又和谐地交织在一起,让它的美立体又富于层次。挪威三分之一国土在北极圈以内,高纬度的空间“扭曲”了时间,长达数月的极昼之夏和极夜之冬不断交替。视觉上,夏季的葱茏植被与冬季的漫山白雪简化了壮阔山川的轮廓与色彩,鲜艳的建筑点缀其间,人类的痕迹在苍茫天地之间显得渺小又热烈。峡湾之中绝壁高悬,刀砍斧劈,深邃宁静又美得惊心动魄。还有神秘的北极光,以天空为布景旋转着变幻莫测的光之舞,仿佛世界尽头,让人无限向往又心生畏惧。 

  在人文和能源领域,光与影的交织也无处不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蕴藏了巨大的能量,成为光与热的持久输出地。多年来,挪威一直位列“全球幸福指数”排名前列,并在2017年摘得“全球最幸福国家”的殊荣。挪威环保气候领域的先行先试令全球瞩目,续航能力往往在高纬度地区受到严峻挑战的电动汽车,在这个最靠近北极的国家连年蝉联全球渗透率第一,挂牌新车新能源比率超过九成…… 

  在你追我赶的绿色赛道上,这个名字意为“向北之路”的极北雪国,是如何让生活与交通越来越“绿”的呢? 

    

  从自然中来,亦回归山川湖海 

  历史上,地处欧洲边缘的挪威既处于欧洲之中,又游离于欧洲之外。在中南部欧洲人心目中,挪威曾代表着危险、荒蛮与落后。即使在它的南部邻居丹麦、东部邻居瑞典人眼里,挪威也更像是一位突然发了财且性格孤僻的山里亲戚。连远在东亚的作家村上春树,写一部关于孤独的小说,也以《挪威的森林》命名。 

  但挪威人有着对幸福的独特理解,就如他们使用最多的姓氏,皆与山川、溪流、荒原相关,挪威人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在森林里,他们才最容易获得接纳,摆脱孤独,得大自在。在人均财富早已过百万克朗(100万挪威克朗换算人民币约为66万元)的挪威,奢侈品市场的规模一直很小,却有着多个经营超过百年的户外品牌,人们喜欢穿着便捷舒适的运动装,生活也十分简单,一有时间便要回归山川湖海,感受灵秀万物的律动与呼吸。 

  这种朴素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地理结构有关。挪威整个国家都处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之中,山川交错,少有低平处。因受到冰川的侵蚀,国土狭长的挪威的海岸线极其曲折破碎,直线距离只有1800千米的最南和最北两点之间,“极限折叠”了长度达2万余千米的海岸线,无数海湾环抱着数不清的海岛,曾为海盗提供了最佳的藏匿点,也给追逐着北大西洋暖流捕鱼的渔民提供了避风港。渔民、海盗、森林中的猎人、苔原上的牧者是这片耕地有限、农时短暂的土地上的原住民。沉浸在极夜之中的冬季格外漫长,靠农、牧、渔难以为继,早期进入这片荒原定居的人们不得不经常出海。 

  直到公元900年,一位武力值爆表的国王哈拉尔德征服了民风普遍剽悍的各部落,统一了挪威,这个国家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在国王的带领下,维京人开始征服更广阔大海,他们东南深入地中海,西北远到格陵兰,令中南欧洲国家闻风丧胆。在带回财富的同时,维京海盗们也带回了文明的种子。基督教逐渐将野性十足的维京海盗“驯化”,挪威开始在文化意义上成为欧洲的一部分。但地形破碎、山高路险,野性与自由的基因,始终是这个民族血液里的一部分。挪威曾一度处于丹麦、瑞典的轮流统治之下,直到20世纪初才真正获得了独立。20世纪70年代,挪威因为石油的发现和开采“一夜暴富”,终于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 

    

  内敛节俭,让财富和能源都可持续 

  据挪威石油管理局(NPD)资料显示,该国已探明和潜在的油气储量约为159亿立方米(石油当量),是全球第五大石油出口国和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也是西欧最大的石油生产国。这对于一个仅有五百多万人口的国家来说,可以说是一份泼天的富贵,但挪威人没有因富而奢。这个国家在历史上长期贫困,粮食不足以自给,因战争封锁等原因,曾数度发生大面积饥荒,这也是挪威长期地广人稀的原因。习惯冬储和简朴生活的挪威人对消费主义有着天然的警觉。在获得巨额的石油财富后,这个国家一边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国民教育,快速提升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增强财富创造能力,避免油气产业一枝独大,一边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国民福利制度,彻底疗愈国民对资源匮乏的恐惧,成为现代福利国家的先行者之一。挪威还将石油及天然气取得的收益以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形式汇集起来,通过专业化的金融配置与管理,投资全球的股票、债券,以确保其不断增值,作为在石油耗尽时的储备。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管理,这个国家管理的主权财富基金资产规模已高达1.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尽管化石能源储量丰富,挪威仍尽一切可能压缩自用份额,更多地把资源用于出口创汇。近几年,挪威天然气出口约占欧盟和英国需求的20%~25%。 

  挪威河流水系发达,水电资源丰富。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纬度极高的挪威享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境处于高峻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迎风坡上,雨雪量非常丰沛,瀑布河流密布,具有良好的水力发电条件。在归属瑞典管辖的19世纪,挪威境内就开发了大量小型水电设施。挪威独立后,在国力不足的前半个世纪中,其依然把发展水电作为其国家经济战略的重点。在石油开发启动后,资金充裕的挪威更是积极发展水电,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实现了电力供应的盈余。因自然保护等原因,挪威也禁止了部分水电资源的开发。截至2023年年初,挪威共有1769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3691兆瓦。 

  海岸线漫长的挪威风力资源同样丰厚,在偏旱的年份,风力发电是水力发电的有效补充。全境65个风电场,装机容量为5073兆瓦。另有少量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2023年,挪威的火力发电厂仅占总产能的1.5%,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超过了98%。挪威的近邻瑞典、丹麦和芬兰同样是新能源大国,四国电网联网,资源优势互补。拥有1240座水库、总储量高达87太瓦时的挪威更是为这个区域网络中的新能源提供备用,提高了自身电力出口能力,也提升了区域电网的韧性。 

    

  疏路强基,电动汽车畅行“向北之路” 

  善于投资的挪威人也像规划财富一样规划碳减排。要想实现2030年碳中和的激进目标,交通领域中的减排必不可少。1月,挪威纯电动汽车占挪威新车注册总量的比例已高达92.1%,预测全年市场份额可进一步升至95%。 

  挪威在电动汽车普及率方面遥遥领先,挪威一家大众汽车进口商确认,2024年起,大众汽车将只在挪威销售电动汽车。近年来,也有不少中国电动汽车纷纷出海奔向挪威,如比亚迪、蔚来、小鹏、上汽名爵等品牌皆有多款电动汽车车型受到挪威市场的青睐。与一些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正在放缓的国家相比,挪威的电动汽车增长势头正盛。 

  电动汽车能够畅行挪威,与政府的激励政策密不可分。虽然是产油国,但这个国家一直以高油价抑制国内石油产品消费,在交通领域将需求更多地挤压向绿色、丰沛又低廉的电力。为激励人们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不差钱的挪威政府在38.5万平方千米的国境内设置了超过1100个公共快充站及7500个公共普通充电站,常规路段十千米内都能找到充电桩,大密度、高覆盖的充电网络彻底解决了人们用电动车出行的里程焦虑。同时,挪威又推出了多项激励措施,包括对电动车免征25%的增值税、免征进口关税和养路税、免费充电、提供免费停车场、免路桥费等。政府还提高对燃油车的购置税率,决定最迟于2025年年底禁止买卖燃油车。通过堵疏并举的方式,2020年,挪威就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电动车销量占比超过50%的国家,并在近几年内蝉联榜首。 

  电动汽车也是挪威民众的主动选择。除了热爱自然、重视环保,挪威的客观条件对电动汽车也比较友好。纬度虽高,但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且人口集中在南部,电动汽车的冬季续航能力受影响并不严重。挪威国土面积不大,与欧洲大陆之间隔着海洋,长途驾驶需求不多,电动汽车的续航完全能够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电动汽车独有的能量回收和制动功能也比油车更适合多山路的挪威。 

  (编辑:王若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