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寻味彩云之南
文/石头
我常独自探索陌生的城市,跟着导航穿行于街头巷尾,去寻找或小众或热门的美食,一些有烟火气的特色美食总能吸引我。
受影视、音乐和文学作品的影响,去云南旅行成了很多人的心之所往。无论是在洱海旁开一家客栈,还是在版纳体验热带风情,又或是徒步穿行于雪山雨林间,如画般的云南总是给人很多惊喜。当飞机还在蓝天白云间畅行时,我对“彩云之南”的期待值已经拉满。
落地云南的第一餐,我选择来一碗蒙自菊花过桥米线。看着其他食客在出餐处熟练挑选花样繁多的搭配,我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但又恨不得把每种让人垂涎欲滴的配菜都加进碗里,只可惜食量有限。与一般过桥米线不同,新鲜的菊花花瓣是这道蒙自特色过桥米线中独特的辅料,为浓郁的汤底更添一丝清香。
在四季如春的云南,鲜花四时竞妍。云南人爱花、种花、赏花,也饮花茶、采花烹饪,“食花”的浪漫在云南依然盛行。春末夏初,石榴花开得正盛,像一簇簇燃烧的火苗在枝头跃动,一路跃到云南人的餐桌上。在这里,美丽的石榴花是一道时兴的食材,口感脆爽,带有回甘,无论爆炒还是凉拌,都是令人心花怒放的味道。
另一道大理白族特色美食是用海菜花煮成的汤羹,鲜嫩的海菜花有着秋葵一样的黏状汁液,还带有些许菌类的丝滑和韧劲儿,接受不了这种口感的食客怕是会望而却步了。海菜花这种水生植物被云南人称为“水质试金石”,对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极高,水清则花盛,水污则花败。在洱海近岸水域,洁白如贝壳般的海菜花在清澈见底的水中摇曳生姿,如蝴蝶般翩翩起舞,几尾鱼儿在花间“皆若空游无所依”。风起时,清秀淡雅的白色小花探出黄色的花蕊,随波荡漾。
据记载,很久之前,云南先辈们在大迁徙途中因食物短缺而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通过观察牛羊食用鲜花,他们发现有些花确实可以当作食物补给。这些在纳西族《东巴经》里便能探得一二。久而久之,这种习俗被推广,并延续至今,已逾千年。但也许是云南人舍不得春去花落,将鲜花的价值充分挖掘,采得百花之后,晾晒、腌制、留存起来,尽可能地将那一抹春色延长。
如今,在外地吃到云南美食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但人们还是愿意亲临这“鲜花之国”,在这里泡上一壶香气扑鼻的玫瑰花酱茶,搭配上外皮酥脆、内馅香甜、让人齿颊留香的玫瑰花饼,亲身感受云南食花文化。
依时而食,以花入馔,匆匆流逝的春天便绽放在舌尖,也留在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