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6年第5期

【悦读】“立竿”未必“见影”

发布时间:2016-06-02 作者:

 “立竿”未必“见影”

文·汥花

“立竿见影”本意为古人在阳光下竖立一根竹竿,然后根据竹竿投射日影的长度、方位等来测量自然界的变化,进而确定节气的方法。宋·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有云:“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因为在阳光下竖立竹竿,可立即见其影,故后人又用“立竿见影”来比喻迅速收到成效。

如今,我们对“立竿见影”的追求也越发到了极致。身体抱恙时,希冀于一针就能见效;沉溺股市者,梦想着一夜暴富;望子成龙的父母,恨不得给孩子报尽天下所有课外班;追求成功的人们,不少都按捺不住一飞冲天的欲望,等等。

然而殊不知,“立竿”未必能马上“见影”。从最原始的释义理解,要见到影子,是需要在阳光下,同时还应有合适的日照角度。若是正午当头,即便阳光灿烂,也不会出现影子。何况,大自然留给我的并不是阳光灿烂的每一天,也许要历经一段滂沱大雨的洗礼,才能拨开层层迷雾,迎来一个沐浴晨光的早上。所以,世间万物,因果之间,总是穿插着一个过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花草鱼虫如此;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日月星辰亦如此。西汉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8年;西晋左思写《三都赋》,花了10年;宋代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前后共用了19年;明代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共花了30年。

人类也如此,都是经历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在时间的长河中积淀出不朽的智慧。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为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味改变事物的生长周期与发展过程,得到的结果恰恰事与愿违。破茧成蝶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只蛹要成为渐入花丛迷人眼的蝴蝶,就要经历无数的艰辛,通过苦苦挣扎才能破茧而出,一跃而飞。曾有人不忍蛹的这种痛苦,尝试着用剪刀将蛹剪开,蛹蜕变成蝴蝶后,因为没有经历挣扎的过程,导致翅膀不够有力,失去了翩翩起舞的机会,不久后,便落在地上悲惨地死去。

佛曰:人生有八大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只有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在人生的历程中,喜怒哀乐、爱恨情愁,都将融化成生命的意义。所以,当我们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时,是否想着放慢自己的脚步,感受一下童年带给我们的天真烂漫,青年带给我们的热情洋溢,中年带给我们的成熟魅力,老年带给我们的出世豁达。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生存于自然法则之中,有时候“立竿”未必马上就能“见影”。一个人必须看得懂、放得下、悟得透,把人生当作一场历程来对待,才能得到自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是对生命的感叹,更是对自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