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6年第6期

【产业与公司】阳光电源:向阿里“借数据”

发布时间: 作者:
在光伏运维已经不再是蓝海的当下,光伏互联网的机会,或许还是要挖掘自身的数据优势

在光伏运维已经不再是蓝海的当下,光伏互联网的机会,或许还是要挖掘自身的数据优势。

阳光电源:向阿里“借数据”

2015年互联网+的潮流下,光伏和IT的跨界组合开始出现。但让人眼前一亮的,无疑是光伏逆变器老大阳光电源和云计算行业老大阿里云。在当年41日,两位“老大”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了智慧光伏云(下文简称iSolarCloud)。

抛开复杂的名词,iSolarCloud其实就是一个智能运维平台,它通过逆变器和阿里云技术的跨界结合,实现对于光伏电站的数据统计、预警管理和收益结算等。阳光电源承诺,安装的iSolarCloud的电站业主,可以实现3%7%的收益提升,如果按照这个比例,1GW的光伏电站可以增加收入5000万。

20165月初阳光电源发布的最新年报中,iSolarCloud的成绩已经赫然在列——这款监控运维平台已应用于超1GW光伏电站。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推算,iSolarCloud或很快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当下,光伏运维和光伏互联网已经不再是2015的蓝海。半年多时间里,林洋电子的EasySolay智慧光伏云平台、木联能的光伏电站运维管理云平台和远景能源的阿波罗光伏云平台纷纷横空出世,行业大战局面彰显无疑。而一片厮杀中,阳光电源的必杀技,或是高调借力阿里云,在做大运维平台的同时,挖掘光伏互联网的核心价值。

 

不再低调

在众声喧哗的光伏行业,阳光电源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低调的逆变器老大。

早在1997年,阳光电源就开始研发和生产新能源产品。此后,当资本和企业在组件领域血拼时,阳光电源仍然一心一意地做逆变器,并成为国内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和第二大风电变流器制造商。直到2015年,逆变器的高出货量仍然足以支持业绩增长。

但是,好成绩背后存在黑马华为带来的压力。

2013年,华为选择用组串式逆变器打入市场,一年后的2014年年底,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的出货量4GW,订货量5.5GW,。到了2015年年末,到底谁是老大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之一,虽然没有定论,但从中民投2GW大单被双方平分这一事件来看,华为侵蚀阳光电源的市场已经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取得如此迅速的增长,并非是华为的技术路线和质量占优,因为小功率的组串级逆变器仅适用于分布式电站,也就是说,国内大型光伏电站的订单仍然很难拿到。但是,从光伏板块诞生开始,华为就明确一个原则——不仅提供硬件,而是搭售运维解决方案。同时,因为拥有庞大的销售和技术团队,软件费用打包到逆变器价格中,这或许是华为市场份额可以在短短2年内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阳光电源此前采取的运维模式,主要为电站业主提供的是系统解决方案,即监控电站每一块组件的运行情况,并为业主办理保险、三年的免费智能运维、发电量保值和申请碳交易等。两年前,阳光电源还认为,华为主打的是数据运维领域,但因为其数据基础较小,不管是电网数据还是光资源数据,阳光电源的数据量都超过华为。

但当下,华为的高出货量已经让其数据量今非昔比。而阳光电源要想迅速补齐数据运维的短板,进而保持市场份额撑起光伏互联网板块,必须寻找更厉害的大咖。而在大数据行业领先的阿里云,或是最合适的技术合作对象。

 

数据收益

与阿里云的跨界连接,光伏电站获得最大收获就是数据。

首先,逆变器和阿里云结合,通过逆变器整合数据流和信息流,结合数据的分析,即可以实施了解电站设备的状态、故障,最快速度安排维修,保证电站处于最好的工作状态。最大程度地实现电站可研发电量和投资回报。

而这仅仅是能源互联网的一个初级应用。再进一步看,“挖掘数据模型,进行智能数据分析”的发展前景或许更值得期待。这种模型,也就是通过数据的积累和计算,最终掌握一条接近最大投资收益的曲线,这就可以为下一次投资形成有效参考,减少错误,从投资层面减少风险。

在阳光电源与阿里云的合作中,还有一句话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将通过阿里云美国数据中心,向海外的太阳能电站提供运维服务”。

这里的海外太阳能,一方面可以理解为阳光电源应用在美国的项目,可以通过阿里云的数据中心,实现有效运维,此外,阿里云自身或许能够提供更多机会。

2015年后,阿里云在美国先后启动的两家数据中心,其主要的客户是面向美国企业和正在进军北美市场的中国企业。对于前一类企业,阿里云或许在短期内难以与微软、亚马逊、谷歌等媲美,但对于后一类企业,阿里云的优势就可以立即显现——企业可以在国内实现位于美国的网站、移动应用部署,免去之前需要租赁海外服务器等问题,减少多余的投资。

当下,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公司进军北美建立分部,比如网易于20152月在北美设立运营部门,将重点开发欧美移动游戏市场。再如近期高调在硅谷建立总部、誓言在美国卖电视的乐视。而如果这些企业都与阿里云合作,阳光电源或许将借此机会获得潜在客户。

据悉,在美国布局后,阿里云还将在欧洲、日本、中东等地选址建立数据中心。而上面两种盈利模式,或也将随着阿里云的布局持续放大。

 

身份障碍

在阳光电源的能源互联网战略中,运维平台无疑是重要的基础,但其自身的制造业身份,或将是推进运维战略的一个障碍。

众所周知,光伏电站的运维包括组件质量、故障处理导致停机过多、安全问题无法及时得到处理等种种问题,都会影响发电多少。而只有保证顺利发电,才能收回成本,保证现金流,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也是为什么电站业主寻找专业运维团队的原因。

阳光电源运维的最大优势,在于多年来作为逆变器供应商积累的兆瓦级数据。但是,逆变器供应商也让其失去了第三方运维者的身份。在当前缺乏监管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引入他人保证开放性和公正性,或是为自己的运维团队引入监管,都难以摆脱自说自话的担忧。相反,一些第三方运维的数据基础或许并非最好,但业主会认为,其相对客观的身份公开、透明,有助于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最大化的发挥电站的实际价值,保证投资回报率。

进一步看,身份还会对金融征信产生影响。

在光伏电站业主有融资或者交易需求的时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需要其出具认证。这种认证,包括对电站水平、产生收益,发电量和效率等方面的详细数据。如果没有认证,很难取得贷款。

当前,国家层面的认证范围仅限于组件等几个领域,而电站认证主要是业主的自发行为。但同时,认证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光伏电站主要存在的问题来自于设备质量、电站设计、电站施工和运维方面。如果认证者同时带有一个设备制造者的身份,必然会不及第三方认证的公信力。

在运维之路或许不那么一帆风顺的未来,光伏互联网的机会,或许还是要挖掘自身的数据优势。5月初,光伏大数据平台Opower被甲骨文收购,5.32 亿美元的收购价格,与收购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相比,溢价30%

被老牌软件企业看中的业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源公司可以通过Opower,了解客户是如何使用能源的;二是一般家庭使用Opower,了解自己家的能源使用情况。也就是说,Opower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数据。同时,这家公司还进一步利用自身的数据,用电方提供节能服务建议、与客户互动功能以及最近推出的恒温器管理等等。

占据大数据优势的阳光电源,或许可以在类似的方面抢占中国市场先机。 一直以来,阳光电源的主打产品为大功率的集中式逆变器,这是其获得企业数据的基础,然而,家庭数据需要小功率的逆变器。国联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马宝德指出,组串式逆变器约占公司出货量的 30%左右。而未来,家庭屋顶光伏,将是数据应用的主打市场。因此,丰富产品类型就显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