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6年第8期

【悦读】且战且舞

发布时间: 作者:
且战且舞

且战且舞

文·胡续冬

说到世界上的武术种类,大家都熟悉中国功夫、韩国跆拳道、日本空手道、泰国泰拳,却很少有人知道巴西其实也是一个武术大国。

或许有人听说过,日本柔术大师前田光世20世纪初远赴巴西传艺发展出了一门全新的武术——巴西柔术,但在巴西最有“群众基础”的武术,还是由黑人带入巴西并在巴西发扬光大的卡普埃拉(capoeira),国内一般把它译为巴西战舞,因为它既是武术,看上去又像一种奇特的舞蹈,甚至还融合了空中杂技和音乐的元素。

巴西战舞堪称巴西国术,全国各地到处都开设有巴西战舞馆。在海滩、街头、公共绿地上,只要你留心,经常会看见穿着白色战舞服或者光着肌肉膀子围成一圈的巴西黑哥们儿。他们时而快速踢腿,时而花样腾空,动作以快闪、转身、扫绊、踢踹、空翻为主,下盘功夫极其扎实;一圈人里总有几个人拿着一些奇怪的乐器制造出一些类似于弹棉花的声响,所有人都会就着这个弹棉花声高唱一些听上去特别有兄弟情谊、特别“燃”的歌。这就是巴西战舞,在巴西随处可见。

据考证,巴西战舞起源于今天安哥拉一带的西非部落,年轻男性在成年礼上会举行一场“比武”,谁能把脚踢到对方的脸上谁就获胜,最终的胜者娶媳妇的时候不用给女方家庭任何彩礼。

16世纪后期起,安哥拉一带各个不同族裔的黑人被大规模贩卖到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充当黑奴,在一望无际的甘蔗庄园里像牲口般劳作。黑奴们私下聚集在甘蔗庄园附近的丛林里练习家乡的武艺,一是为了在围坐切磋中增进黑哥们儿之间的兄弟情谊,二是为了增强战斗力,以便一有机会就打败庄园主逃出生天。Capoeira(巴西战舞)这个全新的名词就此诞生,它本来不是什么好词,指的是奴隶从庄园里偷鸡拿到集市上去卖的时候半路上手舞足蹈的样子,但它很快就用来指称源于西非、形成于巴西的这种黑人武术。

逃出甘蔗庄园的奴隶往往会在荒野中建起所谓的“鸡笼堡”(quilombo,也就是逃奴堡的意思),过着水泊梁山一般的生活。他们明白正是巴西战舞帮他们摆脱了奴役,所以在“鸡笼堡”里,人人都苦练巴西战舞,这门武艺被研发得越来越彪悍。最有名的棕榈树鸡笼堡靠着代代相传的巴西战舞技艺,打败了无数次殖民政府的军事进攻,让这个黑人乌托邦存续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1822年,巴西脱离葡萄牙和平独立以后,黑奴的地位并没有多大改观,因为惧怕巴西战舞的攻击性,政府通过法令严禁黑奴练习战舞。1888年,奴隶制在巴西被彻底废除,巴西战舞也得到了暂时的解禁。但是没多久当局就发现,很多在废奴以后找不到工作的黑人会以巴西战舞谋生,要么直接抢劫,要么充当职业打手甚至杀手。于是政府又在全国范围内对巴西战舞下了禁令,里约热内卢、萨尔瓦多等大城市里很多身怀战舞绝技的黑人武师被警察围捕,甚至被殴打致残。

20世纪30年代,来自巴伊亚州的战舞大师宾巴改造了传统的巴西战舞,强化了它“武”的一面,并开发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进阶练习法。宾巴大师为了规避禁令,将改造后的战舞以“巴伊亚本地格斗术”之名大力推广,并公然开设了第一家巴西战舞馆。

恰逢当时执政的强权主义者热图里奥·瓦加斯在建立巴西民族工业的同时想对巴西进行“国民性改造”,希望国民身体素质更加强健,宾巴大师乘势大力在精英人群中推广、教授战舞,让巴西战舞的操练主体超出了非洲裔巴西人的限制,具有了“全民健身项目”的潜质。

1940年,巴西政府永久性地撤销了针对巴西战舞的禁令。不仅如此,一方面为了“增强国民体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政治正确”的当代政治语境中将“悲苦出身”的巴西战舞“民族符号化”,巴西政府不断抬高巴西战舞的地位。到现在,巴西战舞不仅是巴西最普及的运动形式之一,更是巴西“文化软实力”输出的重要内容,全球各地都有巴西战舞馆,连北京都不例外。

文章来源于《能源评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