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6年第9期

【悦读】布哈拉:弥久厚重

发布时间: 作者:
布哈拉:弥久厚重

布哈拉:弥久厚重

文·以哥

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之间只有半天的火车路程,但这两座古丝绸之路上的双子城却有着天壤之别的气质。如果说撒马尔罕是帖木儿帝国在历史长廊转身后留下的伟岸颓圮,那么布哈拉就是深巷里的陈坛老酒,含蓄而内敛,弥久而厚重。我更青睐后者的王者之气、长者风范——看与不看,说与不说,他都在那里,静静地屹立着。

我清晨抵达布哈拉,这座世界遗产老城还未从静谧的夜色中苏醒。城中小巷内藏着众多中亚传统风格的民宿,不起眼的外观,推门入内却精美得令人惊讶。我寻得一家,放下行囊,然后按图索骥去探寻一番。展开地图,如同打开一幅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寻宝图,众多充满浓郁突厥斯坦特色的地标点缀其间。据说阿凡提的故乡就在这里,可惜我没有他的小毛驴,只能靠双脚穿梭于迷宫般的街头巷尾。

离我最近的是地毯博物馆,在一座9世纪遗留下的清真寺内展出着布哈拉特色的地毯和祈祷垫。传说这是中亚最古老的清真寺,之所以能在蒙古大军铁蹄下幸免于难,是因为当时被人用沙子埋了起来。清真寺更早是佛寺和拜火教遗址的一部分,16世纪又被犹太人用作犹太会堂,如今成为老城最神圣的地方,显示着布哈拉的博大宽容。

说起布哈拉的厚重绝非恭维之辞,那些老城中央众多的宏伟清真寺象征着伊斯兰文化的辉煌,沿用至今的神学院则代表着对数百年传统的尊重。

1417年建成的乌鲁别克神学院是中亚最古老的神学院,如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需要维修,但从展出的老照片里依然能够窥见当年伊斯兰学术中心的繁华。

喀龙清真寺对面的米里阿拉伯神学院还承担着学校的功能,所以门卫婉拒了我的参访请求。但从墙上的介绍可以看出,现在神学院安排了众多现代科学、体育、艺术课程,一直默默为全国输送着新时代伊斯兰学者。

清真寺和神学院的广场中间耸立着47米高的喀龙宣礼塔。1127年竣工时,它是中亚最高的建筑,因此成吉思汗到来时被其雄伟震惊而特意下令保留了下来。塔身14个装饰带各不相同,建筑风格早在帖木儿时期就传遍中亚,引领一代风骚。

当然,布哈拉的厚重还有着少有人知的血色印记。这里曾是19世纪英俄两大帝国在中亚的决斗场,两国的探险家、外交家千里迢迢来此合纵连横,却被残暴的布哈拉汗国埃米尔处死。如今的雅克古堡就是当时的皇家住所,内部已开辟出众多主题博物馆,介绍着那段历史。曾经的皇家城中城褪去了贵族的华袍,只在最显耀处保留了当年埃米尔的宝座。我小心翼翼审视墙壁上的黑白老照片,暗自感慨,土黄色的城堡里湮没了多少惊心动魄大博弈时代的故事。

在中亚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传统的痕迹之深与未知抉择的多变碰撞辉映着。布哈拉只是一个代表,弥久而厚重,又因厚重更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