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7年第01期

【悦读】高加索的呼唤

发布时间: 作者:
高加索的呼唤

高加索的呼唤

文·以哥

儿时的印象里高加索山脉总是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一同出现,那遥不可及的崇山密林犹如巨人的臂膀,在自然地理上划分出欧洲和亚洲的界限。不想,首次进入高加索山脉的深处,最让我流连的竟是一座座古老的碉楼。

特意造访的是格鲁吉亚一侧的梅斯蒂亚小镇。尽管这里与世隔绝,但因其处于黑海和里海之间狭窄的通道上,北方民族的侵袭时有发生。从9世纪起当地人建起高耸的碉楼,作为防御骚扰侵略的哨所。碉楼下面几层用于储存水、乳酪等生活用品,战争时一家人躲避到碉楼里,最上层则用于作战。正因碉楼的庇佑,高加索的宁静得以延续。

通往梅斯蒂亚的路有点华山一条路的意思,在大、小高加索山脉中间有一片东西走向的平原地带,过了靠近黑海一侧的祖格迪迪就算正式进入了山地。车程大概有半天,这一路从湖溪山林到雪山草甸,山路崎岖而艰险,风光变换而旖旎。

抵达梅斯蒂亚后,我穿过镇中心径直前往当地的博物馆。踏上一座石桥时,瑟瑟寒风袭来,蜿蜒的河谷送来远处雪山的新风和汩汩的河流。盛夏来临前这里还不甚热闹,步行未远便少有人影。在山路拐角处,一座碉楼赫然屹立,它由石块垒成,足有五六层楼高,顶部的帽楼四周开着朝向地面的豁口,大概是射击投掷之用。走到博物馆跟前,我被门卫大叔拦下,原来当天闭馆休息,好在大叔告诉我可以登上博物馆楼顶。果然是一处绝佳的观景平台,葱郁的群山谷地里,一座座碉楼成群落地矗立在镇上不同方位,像好几队站岗的卫士,梯次错落环伺着小镇,从中世纪把守至今。作为冷兵器时代精心布置的防御设施,如今成了历史馈赠的独特印记。

离开博物馆,往高山牧场方向走去,泥泞的道路显出大山深处本来的模样。好些农家腾出房间作为家庭旅舍,碉楼被整理成小型博物馆供人参观。我小心翼翼爬上一座,靠的是几乎与地面成直角的木梯,上下皆不方便,搭建所用的滚木踩在上面咯吱作响,这或许是一般衰败的迹象,但物的意义却在时空中孳生出新含义。

曾经的军事设施泯然了肃杀凶气,和静谧的山野生活融为一体,用句时髦话讲叫做毫无违和感。或许,所谓“不违和”就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姿态,身物彼此沉浸,在自由的时空中焕发本真。

夜晚,月出云间,流水潺潺。橘红的灯光打在一座座碉楼的四壁,斑驳靓丽,硬汉形象转身为女神“缪斯”。

19世纪,从北方来的普希金用诗歌这样描绘:高加索沉入梦境的群山,已经披盖上云雾的帷幔。幽幽灯火照古今,高加索作为自由、纯真的象征从未消退,碉楼的历史身份就这样优雅地转换,始终在高加索深处呼唤着宁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