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7年第02期

【写在能源边上】从锤子到种子

发布时间: 作者:
从锤子到种子

从锤子到种子

文·苏慧婷

又是雾霾!

睁眼看着窗外一片乌糟糟的混沌,心里就涌上这么一股怨怼——旁边要是有台相机待命,此刻拍下的一准儿是副狰狞的表情。

起身出门前,从兜里掏出已经熏黑的口罩,随手拿个新的,逼着自己忍下疑似甲醛的味儿,麻利戴上好把鼻子和空气隔离开。哦对了,差点儿忘了带糖浆,也不知道对这北京咳管不管用。

在因为限行变得更拥挤的地铁里,费力地刷刷朋友圈,好吧,一排排标题更让人闹心。

“雾霾侵入人体全过程”;

“雾霾:每呼吸一次,智商就下降一个百分点”;

“雾霾,中国人心中最痛的一块‘癌’”……

越看越惨,越看越沉。眉头已经拧成疙瘩的时候,忽然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在自怨自艾?还是在指责什么?

认真想,我并不是单纯的受害者,而多多少少已经从发展中获益。作为经济发展的副产品,集中爆发的雾霾,大概也符合荷塘效应——就像池塘里的荷叶,从一片开始每晚增加一倍,并不起眼,直到一夜之间从半个池塘到满塘荷叶,人们才惊觉变化之巨。其实一切早已开始。

的确,排山倒海的民怨能促使政府足够重视,加紧采取措施。不过,参与制造舆论之外,是不是也能干点儿什么?难吧,一来不是矿主厂长,没法停产减排,二来不是科研人员,没法建言献策。那,再想想?

一个美国小姑娘凯瑟琳,听说非洲每三十秒就有一个孩子死于疟疾受了触动,为了减少非洲小朋友被蚊子叮咬患上疟疾的危险,省下零花钱,卖掉心爱的玩具,发动亲友,甚至写信给比尔·盖茨,多方筹款购买泡过杀虫剂的蚊帐,通过“只要蚊帐”基金会送往非洲。靠着她的力量,超过一百万个非洲孩子获得了蚊帐的保护,最先收到她蚊帐的斯蒂卡村甚至改名“凯瑟琳蚊帐村”。

是的,这是个励志故事,但也是真人真事,为了遥远的非洲,那份爱心和行动分外珍贵。跟凯瑟琳比起来,为了自己每天呼吸的空气,主动做点儿什么,应该有更强的动力,也总好过只能耗费能量和传染坏情绪的抱怨吧。

今天都是过去积累的结果,而未来的样子又要靠今天的选择塑造。比如,少开一次车,少选一件不那么需要的衣服,少冲动地“买买买”,就能真正减少一份污染物排放。尽管知道雾霾形成的原因远不止这么单纯,但我打算这么干了,哪怕没有断舍离那么决绝,也可以让生活多点儿简单的快乐。

有句话说,当你是把锤子,就看什么都是钉子;面对雾霾,我们不能只像把锤子,看哪儿都不平,愤愤然一路撒气一样地砸下去。那样只怕于事无补,连自己也会觉得疼。倒是可以种下新的种子,期待明天发芽长大,一棵又一棵树连接、构筑、贡献、分享、才能长成大片的森林。

这个世界会好吗?或者至少空气会好吗?希望!来吧,试试一起亲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