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7年第06期

【封面策划】全绿时代的样本

发布时间:2017-06-20 作者:
城市是能源变革的主体,能源是城市转型的驱动。当城市转型遇到能源变革,如今已经擦出了一些明亮的花火。

城市是能源变革的主体,能源是城市转型的驱动。当城市转型遇到能源变革,如今已经擦出了一些明亮的花火。

全绿时代的样本

文·霍沫霖   陈睿欣

15年前,伦敦经济学院教授约翰·格雷在英国《新政治家》杂志上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悲观的未来图景,“21世纪历史将回到正轨,人们不再为了观念而战,大国将重新因能源展开争夺。”

令人欣慰的是,在一年一度的彭博《悲观者指南》(2017版)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能源战争的影子,而是特朗普时代、欧洲剧变、互联网危机,等等。实际上,马尔萨斯理论在过去100年间被彻底抛弃,人们相信伴随着技术进步,一切匮乏都将消失。

能源一直都是维系这个世界运转的“血液”,尽管因之引发的大规模战争逐渐远离,但当下仍面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这也为变革迎来了重要窗口。

纵观世界能源变革的历程,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主导能源的更替。当前这些问题,根源还是对化石能源也就是碳基能源的依赖,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当是发展低碳能源、零碳能源,遵循从高碳向低碳、从低效向高效、从局部平衡向大范围配置的发展规律,为世界提供更安全、更清洁、更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过,“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件大事。”抛开后者,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20%提升到57.35%,设市城市从193个发展到664个,成就令世人刮目。但你会发现,能否从拥挤的交通中挣脱出来,为孩子找到一所值得托付的学校,为父母找到一张安稳的病床,周末能到一个空气清新的公园散步,越来越成为让人焦虑的事情。

为了让居民摆脱这种焦虑,城市转型迫在眉睫,而转型的动力来自能源变革。有研究表明,城市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70%,到2040年,这一比重将提升到80%。可持续能源的广泛发展,将有助于塑造新型城市能源,实现城市用能方式与发展方式的共同转变,形成全面网络化、高度智能化、服务多样化、产业高端化的“典型样本”。

同时,城市也日益成为能源变革的试验场。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城市区域能源:充分激发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潜力》报告所指出的,城市在全球向可持续能源转型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作为相互关联的能源服务产业和公共设施的管理者,城市具有通过应用综合解决方案迅速提高能源效率并普及可再生能源的独特优势。

城市是能源变革的主体,能源是城市转型的驱动。可喜的是,这样的论述,并没有停留在理论维度。当城市转型遇到能源变革,如今已经擦出了一些明亮的花火。

德国“环保之都”弗莱堡坐落在德国西南边陲,年平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虽比不上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区,但在阳光相对“贫瘠”的德国,已是阳光最灿烂的城市。小城的20万居民没有浪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德国率先意识到了太阳能对环境保护与城市繁荣的意义,30多年前便开始向太阳能产业发展。弗莱堡早在1995年就建造了可随阳光照射方向旋转的“阳光屋Heliotrop”,不仅轰动了建筑界,也奠定了它在太阳能建筑界的地位。在政策支持下,全市公共和私人建筑屋顶上装有超过400万块光伏面板,是世界闻名的太阳能之城,而且城市能源与经济发展形成了良好互动,这里拥有目前全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开发利用研究机构,形成了太阳能研究所、太阳能企业、供货商和服务部门一体化的太阳能经济网络。

阿斯彭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以滑雪场闻名,是富人聚居区和度假胜地。为了将这座城市打造得更加“美丽”,该市已经实现“100%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目标。更值得称道的是,由于规模效应带来的风力发电成本的普遍下降,开发可再生能源导致电价上升的情况在阿斯彭并没有出现,该市的电价是科罗拉多州最便宜的。

日本千叶县柏市北部的柏叶智慧城,是日本在智能化系统性解决方案领域的首次尝试,被称作是面向未来的城市。在柏叶2.7平方公里的城区内,建有统一的智能数据收集中心和区域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能源供给和需求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并对城市整体的能源利用情况进行自动优化,同时还能承担灾情时期的能源信息管理、电力再分配任务。这种一体化的综合基础设施,大幅度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之下,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朝着“全绿能源”“智慧能源”方向突围。尽管现阶段能够实现这些目标的大都是一些小城市,尽管所有城市建设最终都不会符合单一理想,但是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布伦特兰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明确定义之后,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每一座城市的主旋律。如今,彻底摆脱传统能源的束缚,建设可持续的城市能源系统,成为了普遍性选择。 

文章由编辑部与国网城市能源院联合策划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