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7年第08期

【卷首语】安全生产新挑战不容忽视

发布时间:2017-08-21 作者:

安全生产新挑战不容忽视

/李毅中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推进期。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结构深入调整,城乡建设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也面临着新形势、新变化。 

一是随着工业规模扩大,产业集中度提升,危险源体量在增加、强度在升级。去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超过了24.8万亿,排名世界第一。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产业等主要部门总量也都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扩大不仅使危险源总量扩张,而且由于产业集聚、交会叠加,更使得单个危险源的强度升级,进而带来安全生产新挑战。高危行业仍然是安全生产的重点,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对煤矿、危险化学品、石油、民航、铁路、电力、民爆等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督体制,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完善。

二是能源、原材料、产品等市场的扩张给仓储运输带来巨大压力。去年,我国货物运输量为440.4亿吨,增长5.7%,其中公路运输占3/4,运输量为336.3亿吨,相应地带来仓储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仓储是静止的危险源,庞大的运输量是移动的危险源,在移动中,流量密度以及运输数量都在提升,更是安全的隐患。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我国的资源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市场又集中在东部,物流来往运输量很大,甚至造成无意义的大流量。前几年,我国物流费用占GDP比例是18%,这两年降至16.5%左右,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三是城市扩张、人口聚集,让安全生产社会化属性越来越明显。我国城镇化率多年来基本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去年城镇常住人口比例达到57.35%。城市建设扩张存在规划缺位、布局不妥、盲目扩张的情况,居民区逐渐包围危险源和污染源、基础设施严重缺失、交通拥堵等带来了新的事故隐患。虽然各级政府做了巨大努力,但是近几年发生的城市非生产性火灾、交通事故、坍塌、踩踏、游轮设施等安全生产事故,正在向社会蔓延,安全生产社会化属性越来越明确。

四是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大范围推广应用,控制中枢潜在的安全风险开始增加。信息化带来自动化控制,但是也潜伏着危机。比如供电、供气、供暖、网络调控、机场车辆、银行信息化管理这些都是技术经济进步的必然,但同时也存在着由于软硬件的漏洞或者缺陷、人工操作失当甚至是黑客攻击的可能,一旦发生问题便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神经中枢”的故障,形成大面积瘫痪,进而可能引发次生事故。不久前发生的“勒索病毒”,攻击了全球150多个国家30万台电脑,涉及到电力、石油、交通、医疗等行业,对工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无人操作的背后应该有精良的装备和精准的控制,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工业企业来讲,无人操作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让安全上台阶,要做到精神无懈怠、制度无漏洞、工艺无缺陷、设备无隐患、行为无差错,这就是我们一贯提倡的本质安全标准,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事故为零,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