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7年第12期

【悦读】一棵冬天的树

发布时间:2017-12-19 作者:

一棵冬天的树

文·马俊江

夜里,到露台上走走。壁灯下一棵枸骨树,幽暗的绿叶间,点点红光,是一簇簇圆圆的红果。冷的秋,寒的冬,黑的夜,能遇见一树鲜亮的红果,是多好的事,可惜没有人给枸骨树和它的红果写首诗,或者编个好故事。明代的《群芳谱》里没有它,这么好看的红果为什么入不得“芳谱”呢?到了清代,“御定”的《广群芳谱》中终于有了枸骨,但也只是抄了一段《本草纲目》。

李时珍写草写树有不少好文字,但写枸骨却实在不高明,甚至有造假的嫌疑。唐代的陈蔵器在《本草拾遗》中解释枸骨之名,说这棵树“肌白似骨,故名枸骨”。李时珍却抄成了“此木肌白,如狗之骨”。枸骨的“枸”读音和“狗”一样,李时珍望文生义,也生出一点孩子气的想象,想给这棵树的名字一个圆满的解释吧,悄悄篡改了古人。今人也是一样,嫌“枸”字太生僻,常把“枸骨”写作“构骨”。不知道这两个字的音和形都很相似,但却是两棵不同的大树:构是构树,枸是枳椇,俗称拐枣或者金钩梨。

枸骨树上也有弯曲的地方,但不是枝不是果,是叶:不仅翻转卷曲,而且尖角有刺。所以,枸骨名之为“枸”,和“狗”无关,和它奇葩的叶形有关。但世间事也真是巧得很,有一种枸骨的叶子居然没有刺,现在称无刺枸骨,它倒是能和狗扯上一点关系。清代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中称这种无刺枸骨为闹狗子,说狗吃了它的红果会小命难保。只是,我的枸骨即是无刺枸骨,家里也养着两条狗,但那棵树从没闹过狗狗,狗狗们也从不会去碰树上的果果。

枸骨果果好看,但让人一目了然的还是它有刺的叶子,所以,比起难解的怪名枸骨,这棵树多的是带刺的俗名:八角刺、猫儿刺、老鼠刺、老虎刺等等等等。简直像个动物园,一树的动物,真是热闹。更有人想象力异常发达,也给它取了个更好玩的名字:鸟不宿。

江南曾有朋友跟我讲,他小时候常采八角刺的叶子喂小兔子。我很惊异,问:小兔子不怕这样尖利的刺吗?问完就后悔,因为想起小时候喂猪的野菜中有俗名刺儿菜的小蓟。兔子吃有刺的叶子也实在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人还用枸骨叶浸酒泡茶呢。清代的《本经逢原》中说用枸骨叶浸酒可以补腰健脚,《本草从新》说枸骨叶泡茶“甚妙”,可“生津止渴”;《本草纲目拾遗》称之为角刺茶,也叫苦丁,说“味甘苦极香”。我喜欢苦丁茶的苦,可一直不知道江南苦丁曾是枸骨树张牙舞爪的叶子。

《植物名实图考》说以前旧俗,冬天,人们常剪一枝结满小红果的枸骨,插在瓶中,“红珠的皪”。的皪,光亮鲜艳的意思。民国初年,杜亚泉等人编著的《植物学大辞典》说日本人称枸骨为“柊”。柊树叶子也有刺,确实有点像枸骨,但也只是像而已,柊树和枸骨终究是两种不同的树。错误归错误,但“柊”字也真是一个好看的字:一棵冬天的树。枸骨也是冬天的一棵好树,可学学古人,剪一枝枸骨插瓶,置于冬天的几案,“红珠的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