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 2018年第5期

【封面策划】陈海生:我给自己做了一个规划

发布时间:2018-05-31 作者:

陈海生:我给自己做了一个规划

文/本刊记者  张琴琴

陈海生  |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  中国十大能源人物  |  科技部863项目首席专家  |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人总得要给自己定一个跳一跳才能达到的目标,别让自己过得太容易。”

25岁获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32岁任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35岁年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36岁年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38岁任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科技部863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40岁入选英国能源学会会士(Fellow)、中国新能源十大人物、获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奖。

今年41岁的陈海生,在常人眼里,有着“开挂的人生”。而他自己一听到这种称谓,急忙摆手解释,“其实是很普通的成长经历,比其他孩子早入学一年,小学又是五年制,就这样提前了两年,没跳过级,没破过格,很平常”。

有一点,他没有否认。他是一个有规划且善规划、能执行的人,尤其是对自己科研生涯。

 

从3万英镑到600万英镑

2005年去英国利兹大学做访问学者时,陈海生拿到的是一个软课题——3万英镑经费支持的“液氮汽车发动机热力分析”项目。对于这个“很小的课题”,陈海生做的很认真。他往前追溯,看前人在液态空气储能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往后追溯,分析这种移动式液态空气储能的弊端以及解决方法,同时提出液氮发动机能量密度小,做移动式前景有限,固定式液态空气储能系统前景更为广阔。

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形成一份详尽的报告提交给了项目方Highview公司。最终,3万英镑的项目变成了投入达600万英镑的项目,陈是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原定的一年的访问学者时间也变成了利兹大学4年的工作合同。

“提交后对方很满意,报告里的建议也都被采纳了,后续的项目研究很自然地就找到我们来做”,他将这一切归于自己对小项目认真细致的工作。

2009年这个项目实现MW级示范,陈海生在英国的工作也告一段落。回国之后做什么呢?当时他有多个研究方向选择:微纳尺度传热、可再生能源制氢和储能等。在英国的四年时间,对液态空气储能项目的跟进,也开启了他对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的思考,于是,在回国时,他将研究方向聚焦到了一点——储能。

“做战略规划,最难的不是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在采访期间,他不时会说出这句话。他分析到,能源结构转型中,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力能源是未来2030年内就会实现的事情。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一定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将低能源密度转化为高能量密度;二是解决它的间歇性不稳定性问题。虽然目前我们看到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性不稳定性的方法有很多,诸如依赖调度、风火打捆等,但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提高,储能将成为电力系统的必备支撑技术,是天下大势,是历史潮流,未来大有作为。

储能主要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陈海生的研究领域在物理储能,他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两点要求:一是可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长寿命;二是不受各种条件限制,适用性广。国际上抽水蓄能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虽具有成本低、规模大、寿命长等优点,但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初期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还会带来移民搬迁及生态破坏等相关问题。

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性能接近抽水蓄能,又和陈海生的研究基础吻合。经过认真的思考,陈海生将研究重点聚焦在了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并给自己制定了一份详尽的长达十五年的研究规划。

 

从1.5MW到100MW

“在能源领域做研究很难,前人已经做了很多了,你只能找最难的那个点突破,才有可能做出点东西来”,他说,传统压缩空气储能脱胎于燃气轮机,压缩空气存储在废弃洞穴中,受制于地理条件;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提升空气温度并驱动膨胀机发电,对化石燃料也有依赖。

陈海生决定另辟蹊径,研发不使用储气洞穴、不燃烧化石燃料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技术上攻克压缩机、膨胀机、蓄冷蓄热系统等方面的难点,来提高储能系统的规模、效率和性能。

“要立大志,干大事”,陈海生说。

立大志。在这份规划里,他给自己的时间表是:2012年突破1.5MW压缩空气储能技术,2015年突破10MW压缩空气储能技术,2020年突破100MW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2013年,陈海生团队建成了首个1.5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2016年,陈海生团队建成了首个1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目前已经实验运行了一年多时间。眼下,团队正在研发100MW系统,示范项目建成后系统效率将能达到65%~70%,比原来提高10%,规模成本降低30%,成本能够从现在的6000~7000/kW降到5000/kW左右,相当于约1200/kWh。而到2025年,他期望能够实现1.5MW10MW100M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产业化推广,如市场有需要,再补充其他的等级。

有人也好心劝过他,不要把目标立太高,就比如“当前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普遍在50%,定下65%70%的目标太高了,不担心到时候达不到目标吗?”,而他总是回应道,“人总得要给自己定一个跳一跳才能达到的目标,别让自己过得太容易”。

干大事,就是要专注,用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时间,来做有限的最主要的事情。他直言面临的诱惑不少,不少项目主动找上他,“虽然团队有100多个人,分些人做其他项目不是不可以,但我们现在要突破的是一堵墙而不是一张纸,我们只能集中力量用钉钉子的态度来突破它”。

这份专注和紧迫,一方面源于这项技术所面临的形势,“国际基本同步,国内追赶甚急”,虽然目前在国内外领先,但他们必须要争取时间上的更大优势;另一方则是这项技术的系统复杂,规模化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叶轮机械部件具有高温高压高转速的特点,虽然温度不是特别高,但是压力很大,转速很高,中间有流体动力学、传热学,转子动力学等多个科学技术问题,一个问题卡住了,对项目而言就是风险。

 

从储能研发中心到国际储能联盟

在陈海生给自己的那份十五年规划中,是没有考虑过管理这条路的。从2010年担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科技处处长到如今的副所长,他笑称是一场“阴差阳错”的结果。

他用半年的时间消化,将这份“阴差阳错”处理得娴熟有余,矩阵管理、二八原则、用人等词时不时从他口中蹦出。

现在的他,三分之一精力在科研,三分之一精力在行政管理,三分之一精力在找经费。“每天一睁眼,10万块钱没了,因为项目和人员的支出都不少”。纵向项目的经费有限,需要额外找投资。作为储能研发中心主任,陈海生一年差不多要见几十个投资人,“通常10个里面有一个能谈妥就很不错了”。

职务多了,责任也重了。今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英国伯明翰大学储能中心、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等国际顶尖储能技术研发机构及行业组织,共同发起成立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以下简称储能联盟),陈海生是总干事。对于这一职位,他说“就是要干些事情”,而这也是他目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储能联盟有四个定位:每年组织国际储能会议;发起成立国际储能技术共享平台;发起国际储能标准认证与互认;促进国际储能合作交流。在陈海生看来,“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储能领域中国要抓住这个契机,在技术上要力争上游,在国际影响力上也要“想的早,干的好”。作为联盟的总干事,习惯于制定规划的他,也制定了一个目标:联盟会员至少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单位会员不少于300个。

回首2010年回国之初给自己做的规划,陈海生自我评价,基本是在按照预期推进;对于储能联盟一事,他也有信心能达成目标。

当被问到,规划执行遇到困难时怎么办?他答:“屡败屡战,干大事,干正确的事,坚持干下去”。

 

Q&A

《能源评论》:怎么在中国储能市场定位您带领团队研究的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陈海生:是主要储能技术之一。中国市场对储能的需求是250GW左右,抽水蓄能的可装机规模在120GW,我们要做的就是弥补这个缺口。

《能源评论》:目前推进的100MW示范项目,除却技术,您希望什么?

陈海生:储能政策早日到来。

《能源评论》:管理事务多了,如何保持自己的科研能力不受影响?

陈海生:我一直坚持两件事情:一是看文献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国际国内前沿;二是帮助团队改论文,从头到尾的改,掌握团队研究工作细节。

《能源评论》:这个五一怎么过?

陈海生:一天在家陪家人,两天加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