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8年第8期

【写在能源边上】通往幸福的路途

发布时间:2018-08-17 作者:

通往幸福的路途

/邹仕华

“怀此青云望,安能复久栖?路途信不易,风雨正凄凄。”这是唐朝元稹《青云驿》里的诗句。和元稹经历的不同,在我面前的这条路虽然蜿蜒崎岖,但并不凄凄。

这条路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四十多公里,还要穿越一段原始森林。放在全球版图上,这段距离很不起眼,甚至微乎其微,但与穿梭的水系交织在一起时,路就显得意义非凡。因为在另一端,一座名为色拉龙的水电站正在建设,它位于湄公河的二级支流上,是“一带一路”重要项目之一。

我们的越野车穿行其间,晴天时,全程单边耗时一个小时;雨天时,则要行驶一个半小时;若载上货物,全程耗时两个多小时。更多的时候,重型车辆频繁运送建筑材料和生活物资,水泥、钢材、木料、砂石骨料、水轮机组、发电设备等,都要穿越这四十多公里的原始森林,打通水电建设工地和今后电厂运行基地连接外界的生命线。

沿线,随时会遇上守护森林的持枪人,美式M4卡宾枪,全副武装,看似威严,实际和蔼,至少对中国人比较友好,笑脸相迎,“萨百尼〜萨百尼〜”(你好你好)。路途两边的树林看似上了年纪,树杈上隐约出现多种寄生植物,即便老树,也露新芽,还育出名曰“登呷菠”的热带林果,口味香甜,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森林深处还有多人合抱的千年古树,类同于滇西北独龙江流域比比皆是的参天松柏。

路上,坐在车上的我们被动地左摇右晃,路遥十八弯,每次总是难以盼到尽头,但颇有印度电影《大篷车》里吉普赛人“喇叭拉姑”的那种拉风感。眼福强劲者,还能看到竹叶青、大蟒蛇之类横穿路途,当地人能够与蟒嬉戏,令人肃然起敬。路边时而出现羊群、牛群、鸡群和流浪犬,温顺且慢行的节奏,与森林里间隔稀疏搭建的木楞房、杈杈房相匹配,形影相随,摇摆在路途中央,无论汽笛多响催促,仍是老态沉稳。

遇上纯朴的招手路人,便利的时候,也能顺车一程,离别时路人虔诚投向车辆以感恩的神情和目光,双手合一,喃喃有词,“阔普赛〜阔普赛〜”(感谢感谢)。

路上,农电线和网络线共用的电杆百米间隔,延伸始终,也标志着电源点和电力用户隐身在原始森林中,不远处呈现中国企业的门楼。进入门楼,大开眼界,豁然开朗。这是一座中型水电站、大(2)型的水库,坐落在湄公河的二级支流上,响应“一带一路”号召的前沿能源项目,走出去,立足当下,开创未来。

路途的尽头,与洪水赛跑的水电建设工地的热闹场面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