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评论》>《能源评论》2018年第8期

【悦读】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发布时间:2018-08-17 作者: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程应峰

关于侠,《说文解字》有言:“夹,持也,从大,侠二人。”因此,“侠”的本意为跟从扶持大人物之人,最开始,即是供大人物差遣的人。战国四公子皆以养士名动天下,从博徒卖浆者到鸡鸣狗盗之徒,其间不乏任侠者。士阶层中的尚武者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化为侠,这一时期的侠多投身于他人门下为客,“侠客”便因此而来。

几百年后,在汉代独尊儒术的大背景下,司马迁看到了“游侠”的阳刚血性和英雄气概。最早为侠下定义,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后世侠文化的序幕由此拉开。

侠客不同于刺客。先秦时,刺客甘愿以性命报恩,实现人格信念和道德理想,重名好义的精神与游侠看似无二致,但司马迁并不认同。这在于刺客是报知己之恩,甘心舍命相报,刺杀政敌,如豫让刺杀赵襄子,专诸行刺吴王僚,要离刺庆忌,聂政刺韩累,荆轲刺秦王,皆因报恩而以性命赠人,而不管大是大非,沦为政客和豪强的工具,有“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之嫌。游侠虽然同刺客一样重然诺、轻生死,但在立身行事的动机上,并不只为了报恩,“施恩以仁”是侠客与刺客的本质区别。

《三侠五义》对“侠”作过这样的阐述:“行侠仗义的人,到处随遇而安,非是他务必要拔树搜根,只因为见了不平之事,他便放不下,仿佛与自己的事一般。”凡侠义做事,无须声张,保守机密,能够隐讳,宁可不露本来面目,只图剪恶除强,扶危济困。这种有侠义本色、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机智勇敢地扶贫济困的人,就是大众心目中的“侠”。

侠客来去无牵挂,不为世俗情感所牵绊,最后大多是孤身立世,退隐江湖,飘然远行,不知所终。但也有不足之处。《魏略勇侠传》记有施爱尚义、济危扶困、轻财重士、有游侠之风的孙宾硕趋人之难,冒死救助遭宦官迫害而逃亡的赵歧,“宾硕亦从此显名于东国,仕至豫州刺史”,与古游侠羞伐其德、不讲功利的精神截然不同。

在近代,特别进入晚清时期,仁人志士奋起。革命党人秋瑾、林觉民、徐锡林、陆皓东、喻培伦等人皆竭力提倡武侠精神。秋瑾自号为 “鉴湖女侠”。林觉民于黄花岗起义前留下绝笔《与妻书》,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视死如归。孙中山坚守“驱除达虏,恢复中华”的信念,告昭天下人,以侠义之精神,不惜粉身碎骨挽救河山。

古龙曾写道:“侠是伟大的同情。”侠客们的行事准则,不因朋友关系而有所迁就。他们见义勇为,济弱扶困,并非胡乱作为,不讲原则,不问是非。可以说,侠是一个人内在精神与行事准则的映象,是一个人的内心对公平公正的渴望与向往。武侠也好,文侠也好,都出于为国为民之心,不苟合当世,无半点私念。这样的侠肝义胆,最能让大众喜闻乐见。正如金庸所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